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二):存在於臉之中的溝通性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二):存在於臉之中的溝通性

台灣女子簡阿貞-avatar-img
發佈於永續的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們曾經談到,沙特認為人的「在己存在」(being-in-itself)、「為己存在」(being-for-itself)以及「為他人存在」(being-for-others),三者互相交織,構成了身體在存有學上的三個維度。


  在第一維度中,沙特將「在己-為己」視為人的存在結構,我總是是我的身體,是肉身、是那個實存的,但同時又具有對此的否定,把自身帶向虛無。第一維度是我總是我所不是,因為我總是拋棄(否定)在己去朝向尚未實現的未來。在第二維度中,我的身體被他人把握為客體,像是醫生檢查我的身體,他掌握了我的心臟律動、骨骼肌肉、癌細胞分佈,這些之於我都是全然陌生的,造成我與自身的異化。至於第三維度,我必須認識別人眼中的我,才能更完整的掌握自己。像是我看不見自己的背和脖子,必須透過他人的注視來了解自己的身體。

  第一維度未涉及具體的他人。第二維度雖有他人在場,但我的身體是外於我的東西,客體化的了解,對我主體性之建構影響並不大。第三維度則是關鍵所在,我是透過與他人的交流,方能確認我的主體性,而這個交流的第一步,沙特認為是「注視」。列為納斯的「面容」概念,在展開關於他者的倫理主題時,不謀而合的,第一步也是「辨認出(看出)對方的臉長怎麼樣」。


  可以由此延伸上一次的討論,對「如何判別有沒有臉?」、「臉的純粹性有何依據?」給出初步回應:溝通性。當我們看著他者的面部認為他有臉的,代表認為是能與之溝通的,而越純粹的臉則意味溝通程度越高。這不只是再用一個新概念當作基礎的說法,而是更加強調更本源、更廣義的肉身接觸,包含目光交流與心領神會。


  溝通的可能性與相關的試探存在於臉之中,不限於臉,但卻是第一位。因為臉,或說注視,是建構可被理解的世界形象之肉身。




【延伸閱讀】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一):動物有沒有臉?

永續,從他者的倫理學開始(三):在人之外,融於大地的面容

永續系列筆記(一):趨勢概述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2會員
110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台灣女子簡阿貞 的其他內容
  Connell真正要談的東西是「性別如何作為歷史」,而在這之下,劃定性別身體性意義範圍與界線的「性別範疇」,以及透過階層來立體化性別關係並架出來的秩序結構,其實是企圖說明「性別即歷史」的兩大工作。前者引入水平向度的時間感,後者則展示重直切面的空間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歷史的身體,就是性別。
  在上次跨性別研討會最後,我開始疑惑,性別到底是什麼?後來在澳洲女性主義學者,同時也是一名跨女,Raewyn Connell《性別的世界觀》裡找到理論資源。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
  Connell真正要談的東西是「性別如何作為歷史」,而在這之下,劃定性別身體性意義範圍與界線的「性別範疇」,以及透過階層來立體化性別關係並架出來的秩序結構,其實是企圖說明「性別即歷史」的兩大工作。前者引入水平向度的時間感,後者則展示重直切面的空間感。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歷史的身體,就是性別。
  在上次跨性別研討會最後,我開始疑惑,性別到底是什麼?後來在澳洲女性主義學者,同時也是一名跨女,Raewyn Connell《性別的世界觀》裡找到理論資源。
  如今常言,女人是小貓咪、大地是母親,貓咪和大地為何擁有人臉,而且是女性的臉,此一問題在現代科技的智慧妻子(女聲)上再次上演。這次「被」流動的是單一性別的身體,女人被移花接木到「物」上,自然物、動物、科技物,女人既與新的身體強迫同一又與之異化,成為為主體(使用者)而存在的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