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對電動自行車管理愈加嚴格,「掛牌上路」的要求也即將生效,從2024年11月30日起,所有電動自行車必須掛牌及投保強制險才能合法上路。這個政策讓我不禁想起多年前在北京工作時,購買電動自行車的經歷,當台灣電動自行車即將迎來「掛牌上路」的時刻,這條法規像是把我帶回了那段北京的回憶。在那座繁華而擁擠的城市裡,初來乍到的我,與北京老同事因電動自行車而建立起一段深刻的友誼,幾度波折,也讓我見識到一座城市的真實與溫情。
初到北京:電動自行車初體驗的忐忑
回想起以前在北京工作時也買了一輛電動自行車作為代步的工具,這種在北京隨處可見的交通工具似乎是解決通勤的最佳選擇。然而,在我滿心歡喜地推著剛買好的車回到公司,卻被一位北京同事攔下:「喂,你這車要掛牌才能上路,不然小心被警察抓啊!」
我一愣,第一次聽說電動自行車也要掛牌。身為台灣人,對這樣的規定有些不解,但更擔心的是如何申請車牌,畢竟我沒有大陸身分證。當時我還一臉困惑地問道:「台灣人也可以掛牌嗎?我這不懂該怎麼辦理……」同事立刻說我幫你申請,跟我要了一些資料後,他就去申請,第二天就拿著車牌及一份類似台灣行車執照的證件給我,要我隨身攜帶,如果被警察攔下來,可以拿給警察看,但是罰款要自己付,如果警察覺得有問題,就讓警察打電話給他,他會幫忙作證。這份真摯的關懷讓我非常感動,這不是一般同事間的幫助,而是跨越身份、跨越地域的友情,雖然在北京從來沒有被警察攔下來檢查過這份證件。
五環之外的自由:摩托車的年輕故事
後來,我的公司搬到位於四環外的798藝術區。為了房租便宜,許多年輕的同事選擇住在五環外,但他們的上班方式卻讓我大開眼界——這些人騎的,竟然是摩托車,一輛像是上世紀的台灣三陽125機車,大概2000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
但是北京為了空污問題,對摩托車有諸多限制,早已停止發放車牌,並且禁止進入市中心。而以前發放的機車牌照,就成了奇貨可居。我問同事,買了機車,車牌怎麼辦?不是無法申請嗎?而他們薪水應該不足以去買那些在拍賣的機車車牌。
他們說網上就可以買到假車牌,就懸掛假車牌唄!而買假車牌的目的是因為北京政府為了禁止機車橫行,所以下令要求加油站不讓沒車牌的機車加油。所以他們只好掛著假車牌,才能加到油。
同事告訴我就只是從五環外騎到四環,這邊警察比較少,應該不會被抓。就算被抓就罰錢了事。這一回答讓我哭笑不得,年輕人特有的隨性與無畏在這裡展露無遺。他們的生活方式在北京,是一種自我調適的妥協,一種在繁華都市邊緣掙扎求生的勇氣。
我也曾借過他們機車騎騎看,有離合器,要踩換檔。念大學時也曾經騎過,完全不費功夫。也把同事看得一愣一愣的,他們以為台灣人只會騎先進的自動變檔機車。
有一次我也借了一輛摩托車,打算體驗一下這「五環生活」。當我駛向四環加油站,心裡有些忐忑,擔心加油站的員工會發現我的假車牌,但令我驚訝的是,員工竟然視若無睹,輕描淡寫地幫我加油,這一刻,我才真實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獨特氛圍,無形的規則在這裡交織著,形成一種默契般的共識。
「狗牌」風波:意外收穫的友誼
北京生活中,我不僅擁有電動自行車和摩托車的經歷,還因一時心動,收養了一隻小狗,卻沒想到這也讓我捲入了「狗牌」的風波中。
那天,我在路邊看到一隻剛出生的小米克斯,不禁被牠的可愛吸引,便隨口問賣狗人多少錢,對方開價300元,我隨意還了價:「30元吧?」沒想到對方居然同意了。第二天上班跟同事說,還被老北京同事笑我:「這肯定是郊區農民隨便賣的狗,10元他都願意賣!」
但他對我說,你要小心,北京養狗是要上狗牌的,第一年要5000元,以後每年2000元。我嚇了一跳怎麼會這麼貴。他說原本大家一窮二白,吃不飽穿不暖,自然也不會養狗,後來78年改革開放,80年代逐漸有錢了,北京人便開始養狗,但都沒有公德心,結果路上都是狗大便,引起許多市民的抗議。於是北京市政府就下令養狗要上狗牌,而且價格很高以抑制大家養狗。養狗的人就逐漸變少了。
但現在又開始很多人在養狗了,但都沒上狗牌,一般人也忘記這事。他說每年會有一個月嚴格查狗牌,那一個月把狗送去郊區給朋友養,之後再接回來。後來每年到了那一個月,他也會提醒我,不要把狗帶出門,我也曾把狗寄養在郊區朋友家躲避查緝。後來狗牌降到第一年2000元,以後每年1000元,但還是幾乎沒有人去申請。一直到我回台灣,把狗送給朋友,我都沒有去申請狗牌,但也沒被抓過。
離不開的情感:回憶如影隨行
多年過去,北京的這些片段成為我人生中一段特別的記憶。從陌生到熟悉,我體會到這座城市的規範與自由、無奈與溫暖。電動自行車的掛牌、摩托車的禁令、狗牌的查緝,這些本是冷冰冰的政策,卻因同事間的支持和協助,變得溫馨而有趣。
這些經歷成為我與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聯結,讓我理解到,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脈搏,讓人一方面想逃離,卻又情不自禁地懷念。我真心希望,兩岸能夠繼續加深交流,讓彼此的文化、生活方式更加貼近。畢竟,我們在這片土地上都一樣,努力適應生活,尋找彼此間的理解與包容,這才是兩岸間最美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