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進化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許多年輕人和職場人開始擔心「自己的未來」。職場人擔心的工作會被AI取代;年輕人焦慮該選哪個科系才能在AI時代存活。
更可怕的是,社群媒體的「短、躁、快」的內容正在侵蝕「人的大腦」。
2024年牛津出版社票選出來的年度詞彙「Brain rot (腦腐)」說的就是這種現象,指的是人們過度吸收「低品質的網路資訊」,造成大腦思維能力下降。
然而有許多事情,都需要「長期的高強度注意力」才能「取得卓越成果」。
比如做研究、經營事業、學習一門技能,或是訓練體能與心智。
也就是,未來人類會「兩極化」更明顯。愈來愈沈迷於「多巴胺」的人,思維能力、情緒調節能力越來越差,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而擁有自制力,依然能保有「高度專注力」的人,能取得更大成就。
寫作是「長期主義」,是長時間需要「高強度注意力」的訓練。
依照AI強大的「資訊搜索」及「信息整合」能力,可以想見以後一定不缺乏「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
當專業知識的「門檻降低」,過去依照「專業知識」樹立「權威形象」及「市場壁壘」的作法可能被顛覆。
一個「毫無醫學背景」的小白,在AI的協助下,也可能寫出「具備深度醫療專業知識」的文章。同樣地,一位從「未接觸過法律」的小白,也能藉助AI,寫出具備專業法律分析的報告,甚至解答複雜的法律問題。
因此,人與人之間如何塑造「最大的不同」?
那就是故事。
我們每個人的指紋都不同,大腦的迴路也不同,注定保證每個人「看待世界的思維方式」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專業知識是死的,是AI可以輕易複製的「標準答案」,那麼個人故事就是「活的」,注定是「獨一無二」無法被複製的。
而你如何說出「吸引人」的故事,才是重新樹立市場壁壘的關鍵。
雖然AI很強,能做很多工作,但是無法取代的是「人的信任」。
我們無法確信AI的資料是否準確,也無法百分百肯定AI所做的結論不是「胡編亂造」,這也就導致目前的AI,對人類而言是「得意的助手」,但不是「權威的資訊來源」。
我們依然會更信任「有影響力的人」所說的話,而不是AI。
但為什麼我們會信任特定的人所說的話?
背景資歷是一部分原因。
更關鍵在於他們長時間所累積的「信用」——他們長期對外輸出「有理有據、值得信賴」的觀點。人們曾經因為他們的「內容」受惠,因此對於他們「未來輸出的內容」具有更高的信賴。
這種信賴是無形的「社會資本」,能撬動更多資源。
一個有更高「信用」的人,會在社會上越混越好,因為人們信賴他,願意給予他更多機會。人們會因為有「很多人願意聽他的話」,而邀請他出書、上新聞台、當講師。
但如果今天是由一個「阿貓阿狗」來講一樣的內容,你會發現影響力和傳播度不如一個「已經擁有更高社會信用」的人士。
「信用」是除了「金錢」以外,最重要的「個人資產」。
當你個人累積信用越高,你會發現工作越來越輕鬆,你的談資變多了,因此時薪變高了。不用再像以前一樣,工作的勤勤懇懇,依然是微薄的薪資。
人老了最怕「別人依然不認識你」,還得繼續跟年輕人「拼體力與時間賺錢」。
我也才理解張愛玲所說的「成名要趁早」,原來是為了儘快提升「個人價碼」,擺脫牛馬的命運。
因此,如果你焦慮未來AI會取代你的工作,你應該儘早累積你的「信用」,開始對外輸出你的故事、你的觀點、累積自己的「品牌力」。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這個快節奏、AI取代人為技術的時代,還真是不行。
...(下篇續)
我是Eve,前新加坡管理顧問,2024年開始在Threads上寫自己的故事,3個月內寫出200萬流量,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Z世代:找到突破危機的藍海》,個人故事獲主流權威媒體(《商周》、《遠見》、《1111》)轉載。
我正在考慮將「我是如何透過寫自己的故事,寫出自信與影響力」,做成一系列教學,想知道大家最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