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現形記 - 不沾鍋同事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職場中,「不沾鍋」形容的是那些擅長規避責任、避開問題核心,卻又能讓自己保持良好形象的人。他們擅長模糊責任、避免承擔風險、專注表面功夫,甚至巧妙地將壓力轉移給他人。這類型的同事,俗稱「不沾鍋」,因為無論是工作壓力、錯誤或責任,都難以「沾」到他們身上。他們可能看似積極參與,但實際上並不會真正承擔責任、風險或深入參與解決問題。

而這種行為雖然在個人職涯上可能是種生存策略,但若過度,往往會影響團隊效率和士氣,甚至造成其他人的負擔。

  

「不沾鍋」同事的特徵

以下是這類人在職場中的一些特徵:

1.善於模糊責任界限

這類人精於話術,擅長模糊責任分配,在需要承擔工作時,總能找到「合理」的理由讓自己置身事外。

例如:

當上級指派任務時,他們會說:「這應該主要是某某負責的,我可以提供協助。」

當問題發生時,他們則強調:「這部分不在我的職責範圍內。」

甚至在團隊會議上,他們會故意說得模棱兩可,使他人誤以為他有參與,但實際上並未實際承擔任何工作。

 

2.回避關鍵決策

這類人不喜歡做出重大決策,尤其是可能會帶來風險的決定。他們的典型行為包括:

當需要拍板定案時,他們會說:「我們應該再討論一下,確認所有風險。」

建議召開會議,但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避免表態。

當被詢問意見時,會回應:「我尊重大家的決定。」讓他人背負決策壓力。

 

3.專注表面功夫,避免深入核心

這類人擅長營造「努力工作」的形象,但往往只做表面功夫,避免真正深入專案核心,例如:

喜歡負責曝光率高的專案,但不願花時間解決實際問題。

擅長製作精美簡報或報告,但內容流於表面,缺乏具體可行方案。

偏好參與跨部門討論,但在真正需要執行時卻退縮不前。

 

4.喜歡「分享功勞」,但避免承擔責任

當專案成功時,他們會說:「這是大家的努力」,暗示自己有貢獻;但當專案失敗時,則將問題歸咎於:

「決策是團隊討論的結果,不能只怪某個人。」

「這是系統或流程的問題,不是個人因素導致的。」

「客戶需求變動太大,我們也無法完全掌控。」

他們的目標是確保自己永遠不會成為責任對象,無論成功或失敗,都能全身而退。

 

5.過於謹慎與保守

他們通常選擇最穩妥但影響力小的任務,避免涉及可能導致爭議或高風險的工作,例如:

喜歡負責「例行性」工作,而非挑戰性專案。

在需要創新或突破的情況下,選擇站在安全的一邊,不願貢獻創意。

面對上級時,迎合對方意見,但不會多做承諾,確保自己不會被牽連。

 

6.擅長將壓力轉移給他人

他們有很高的「轉嫁壓力」技巧,擅長讓他人接手工作,例如:

總是「請教」比自己更有能力的同事,最後讓對方直接處理問題。

當專案遇到困難時,會說:「你對這方面比較熟悉,交給你應該更適合。」

面對突發狀況時,第一時間尋找替代人選,而非親自解決。

 

7.善用人際關係,確保自己不可或缺

他們非常擅長維持與關鍵人物的良好關係,以減少責任壓力。

例如:

總是積極討好上級,確保自己有「靠山」。

與關鍵決策者維持良好互動,即便貢獻不多,也能獲得認可。

避免與他人發生正面衝突,以維持自己在團隊中的良好形象。

 

8.總能找到理由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面對批評或問題時,他們總有一套精密的邏輯來解釋自己「為什麼無辜」:

「當初的情境和現在不同,不能這樣看。」

「我原本有提醒過大家,但可能沒有傳達清楚。」

「這件事本來就應該由某個單位負責,我只是提供協助。」

即使是明顯的錯誤,他們也能成功轉移焦點,避免自己成為被責備的對象。

 

「不沾鍋」同事對團隊的影響

雖然這類同事可能因擅長自保而在職場上生存得很好,但對團隊來說,可能帶來以下影響:

1.團隊分工不均:部分成員可能需要承擔額外工作,導致負擔加重,甚至影響工作效率。

2.決策過程延宕:關鍵時刻無人願意承擔決策責任,可能導致延遲,甚至錯失機會。

3.團隊士氣受挫:當其他成員發現有人「躲避責任卻享受成果」,可能會產生不滿,影響合作氛圍。

4.影響組織發展:如果這種行為在組織內部普遍存在,將削弱團隊執行力,最終影響企業競爭力。

 

 

如何有效應對「不沾鍋」同事?

面對這類同事,建議可以進行下列應對:

1.清楚界定職責,避免模糊空間

(1)在分配工作時,確保每個人的職責範圍清楚界定,讓對方無法推託。

(2)具體分配工作,例如:「這項專案的報告部分,由你負責撰寫,預計週三完成。」

 

2.要求書面確認,避免口頭承諾

(1)透過電子郵件、會議記錄或專案管理工具,確認每個人的工作責任。

(2)當對方試圖推託時,可提醒:「我們之前確認過這是你的部分,我們也有書面紀錄。」

 

3.避免被話術影響,要求具體答案

當對方試圖用模糊語言推卸時,可直接要求明確回應,例如:

「你的建議是什麼?」

「你是否願意負責這項工作?」

「你可以提供完成時程嗎?」

 

4.建立責任追蹤機制

(1)透過定期回報與檢討會議,確保每個人對自己的工作負責,避免讓「不沾鍋」的人逃避責任。

(2)使用專案管理工具,讓每個人的進度公開透明。

 

5.尋求上級支持

若「不沾鍋」行為影響工作進展,可適時向主管反映,請求指導或直接干預。

 

6.保持專業,不被情緒影響

這類同事的行為可能讓人感到挫折,但應保持專業態度,不讓情緒影響自己的工作表現。

專注完成自己的目標,確保自己的責任範圍內工作順利推進。

 

7.善用團隊機制,減少個人對抗

透過團隊共同決策,減少「不沾鍋」者逃避的空間,例如:「這件事我們團隊共同討論,請每個人確認自己的部分。」

強調影響,而非個人對抗,例如:「目前因為某些關鍵決策未能落實,導致專案進度受影響,希望能有更明確的指導方針。」

提升團隊文化,讓「負責任」的價值觀成為共識,讓這類行為難以生存。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沾鍋」同事雖然擅長自保,但透過明確分工、提高透明度、強化責任追蹤機制,可以有效減少他們對團隊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專注於自己的專業與價值,確保團隊能夠朝著共同目標前進,而不被這類行為影響團隊士氣與效率。

 

以上,是我的觀點分享,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佐洢的沙龍
24會員
61內容數
20幾年人資主管經驗,具備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 美國生涯發展學會NCDA認證通過)、國際專案管理師(PMP)認證通過、CCAP職涯錨定解測師認證通過。分享我在職場中的觀察、想法與心得,希望透過相互交流,讓大家能有所收穫。分享主題包括書籍、職涯發展、成功習慣、人際關係、人力資源、領導管理...等。
佐洢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Thumbnail
2025/04/26
作為一位人資,我參與過無數場離職面談。你會發現員工離開的理由五花八門,而絕大多數不會坦白說出來。 分享給大家,我真實觀察到的五件事!
Thumbnail
2025/04/26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Thumbnail
2025/04/26
獲1111人力銀行新設立的1111職點新站邀請為專欄作家。 很開心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Thumbnail
2025/04/19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
Thumbnail
2025/04/19
再次獲1111人力銀行測評中心邀稿授權文章:《只要掌握履歷三大訣竅,履歷投遞無往不利!》 文章刊登網址如下: https://career.1111.com.tw/tipDetail.aspx?no=3615 歡迎大家閱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明明自己犯錯,卻總是不願意承認,還喜歡把錯誤推給別人。遇到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常常感到很無奈?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職場甩鍋高手」,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 小芳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專案經理,最近接手了一個重要的客戶案子。
Thumbnail
在職場中,總有那麼幾個人,明明自己犯錯,卻總是不願意承認,還喜歡把錯誤推給別人。遇到這種情況,你是不是常常感到很無奈?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如何面對這種「職場甩鍋高手」,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圍。 ​ 小芳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專案經理,最近接手了一個重要的客戶案子。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推卸責任的主管時,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蒐集證據,合理表達,尋求支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才能在困境中保護自己,並爭取到公正的對待。本文提供了在不同情況下更好地應對推卸責任的主管的五大建議。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推卸責任的主管時,我們需要保持冷靜,蒐集證據,合理表達,尋求支持,學會保護自己。這樣才能在困境中保護自己,並爭取到公正的對待。本文提供了在不同情況下更好地應對推卸責任的主管的五大建議。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遇過哪幾種為職涯帶來負面影響力的同事類型? 這篇文章就來聊聊,那些可以考慮保持一定安全界限的同事樣貌。
Thumbnail
在組織中,不少人做了壞事,卻會認為結果與他們無關,他們認為自己只是按照上層意思而行,責任不應該由他們承擔。其實這樣想法看起來有點不負責任,但這樣人性的確是存在的。在組織中,下層成員往往認為自己只是上層的工具,他們在執行時不用動腦筋,也不用思考上層決定是否正確,反正他們唯一責任就是將上司囑咐的任務做好
Thumbnail
在組織中,不少人做了壞事,卻會認為結果與他們無關,他們認為自己只是按照上層意思而行,責任不應該由他們承擔。其實這樣想法看起來有點不負責任,但這樣人性的確是存在的。在組織中,下層成員往往認為自己只是上層的工具,他們在執行時不用動腦筋,也不用思考上層決定是否正確,反正他們唯一責任就是將上司囑咐的任務做好
Thumbnail
為何要在職場裝傻? 適度地裝傻可以幫助人們避免矛盾,融入團隊,並提升與同事、上司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每個人的處境和職場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內容僅供參考囉。 裝傻有助於寬容大度 在職場中,如果你太過清白或是計較小事,容易引起同事間的矛盾和爭執。裝傻可以讓你對一些麻煩事情輕描淡寫,保持寬容
Thumbnail
為何要在職場裝傻? 適度地裝傻可以幫助人們避免矛盾,融入團隊,並提升與同事、上司的關係,從而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每個人的處境和職場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內容僅供參考囉。 裝傻有助於寬容大度 在職場中,如果你太過清白或是計較小事,容易引起同事間的矛盾和爭執。裝傻可以讓你對一些麻煩事情輕描淡寫,保持寬容
Thumbnail
這句話,從我的同事身上得到很明顯的驗證。 坐在她旁邊的日子,幾乎一整天都不會講話,大概一個月會講個兩三次,而且還是工作上的詢問, 早上默默的來,下班也是默默的走,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也透露出很明顯的意圖:我只想安靜上班八小時,不要跟我講話。
Thumbnail
這句話,從我的同事身上得到很明顯的驗證。 坐在她旁邊的日子,幾乎一整天都不會講話,大概一個月會講個兩三次,而且還是工作上的詢問, 早上默默的來,下班也是默默的走,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也透露出很明顯的意圖:我只想安靜上班八小時,不要跟我講話。
Thumbnail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職場多年有多少黑鍋是替同事背的、替主管扛的,但最有價值的黑鍋,是替老闆檔的,只要背得好,升得又快又好。
Thumbnail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職場多年有多少黑鍋是替同事背的、替主管扛的,但最有價值的黑鍋,是替老闆檔的,只要背得好,升得又快又好。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若在工作上屬於監督、管理的角色,要怎麼在各種詭譎狡詐的謊言中挑出錯誤,並且承擔萬人皆醉我獨醒的壓力,讓自己的論點得以立足,最近深深的學到了一課。 語氣要和緩,但是態度堅定 「阿~ 好抽象」,初次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主管正邊泡茶邊跟部門同仁們曉以大義的時候說了這句話,但當我親身經歷一些被挖坑、被陷害的事
Thumbnail
若在工作上屬於監督、管理的角色,要怎麼在各種詭譎狡詐的謊言中挑出錯誤,並且承擔萬人皆醉我獨醒的壓力,讓自己的論點得以立足,最近深深的學到了一課。 語氣要和緩,但是態度堅定 「阿~ 好抽象」,初次聽到這句話的反應,主管正邊泡茶邊跟部門同仁們曉以大義的時候說了這句話,但當我親身經歷一些被挖坑、被陷害的事
Thumbnail
圖片來源-穿著prada的惡魔    我們有時會發現,總有些人在職場中似乎和同事建立不了太良好的關係,儘管每個人在職場中存在的模式和路數不同,沒有絕對的好壞,但「職場」絕對不是只有專業能力這件事 !
Thumbnail
圖片來源-穿著prada的惡魔    我們有時會發現,總有些人在職場中似乎和同事建立不了太良好的關係,儘管每個人在職場中存在的模式和路數不同,沒有絕對的好壞,但「職場」絕對不是只有專業能力這件事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