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是否存在好品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的 2021 年 11 月發佈的文章,文章來自 Is There Such a Thing as Good Taste?

raw-image

小時候的我會斷然否定這種說法。這是我父親教我的觀念。有些人喜歡某些東西,另一些人則喜歡其他東西,誰有資格評斷誰對誰錯?

「不存在所謂的好品味」這個觀念曾如此不言自明,以至於我必須透過間接證據才意識到父親的錯誤。在此我將運用歸謬法來證明:若我們從「不存在好品味」的前提出發,最終將導出明顯荒謬的結論,因此前提必然錯誤。

首先必須界定何謂「好品味」。狹義而言指美學判斷,廣義則涵蓋各種偏好判斷。最強力的證明應從最狹義處著手,故本文將聚焦藝術品味。若你喜愛的藝術品比我喜愛的更優秀,即代表你擁有比我更好的品味。

若否定好品味的存在,勢必連帶否定優秀藝術的存在。因為一旦承認存在優秀藝術作品,就很容易區分兩人品味優劣:只要讓他們從未見過的藝術作品中挑選最佳者,選擇更優秀作品者自然擁有更佳品味。

因此,若欲拋棄「好品味」概念,就必須同時捨棄「優秀藝術」概念。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否定藝術創作能力的優劣之分,所有領域的藝術家都無法精進技藝。不僅視覺藝術家如此,任何意義上的藝術家皆然——不存在優秀演員、小說家、作曲家或舞者,只有受歡迎與否的區別。

我們尚未完全意識到拋棄「好品味」概念將導致的深遠影響,因為我們甚至不再討論最顯著的案例。這不僅意味著無法比較兩位知名畫家的優劣,更代表我們無法斷言任何畫家比隨機選擇的八歲孩童更具造詣。

這正是我領悟父親謬誤的契機。當我開始研習繪畫時,發現這與其他工作並無二致:存在優劣之分,且可透過努力精進。達文西與貝里尼的造詣顯然遠勝於我,這種差距絕非虛構。既然他們能臻至卓越,藝術確有優劣之分,好品味自然真實存在。

闡明如何證明好品味存在後,必須解釋人們質疑的原因。其一是品味判斷總存在巨大分歧。多數人對藝術的反應源於未經檢視的衝動糾結:作者是否著名?題材是否討喜?是否符合應然喜好?是否典藏於知名博物館或刊載於昂貴畫冊?實踐中,這些外在因素往往主導藝術認知。

自詡品味卓越者也常犯錯。所謂專家推崇的畫作,往往與數代前的評價大相逕庭。這容易使人得出「毫無真實標準」的結論。唯有當你隔離這些外力影響——例如親自繪畫並與貝里尼作品比較——才能真切感受其存在。

第二個質疑源於藝術的「優秀」屬性似乎無處寄託。論證如下:當眾人觀賞藝術品並評判其優劣,若優秀確屬客體屬性,理應存於客體本身。但實際上這看似僅是觀者主觀感受。當意見分歧時,如何仲裁?

解答此謎在於理解藝術旨在作用於人類觀眾,而人類具有高度共通性。當客體引發的受體反應趨於一致時,即可謂該客體具備相應屬性。若粒子與萬物互動時皆表現質量m,則其質量即為m。因此「客觀」與「主觀」並非二元對立,而是程度問題,取決於主體共通性多寡。粒子互動處於光譜一端,人類對藝術的反應雖非另一端極致,但絕非隨機。

正因人類對藝術的反驗非屬隨機,藝術品可被設計來影響觀者,其優劣取決於影響效力——正如疫苗原理。若有人質疑「賦予免疫力」是否為疫苗真實屬性,只因免疫作用發生於個體免疫系統,此質疑顯然輕率。誠然個體免疫系統存在差異,疫苗效果或有不同,但這不影響討論疫苗效力的意義。

當然藝術情境更為複雜。我們無法像測量疫苗效力般簡單投票表決,必須設想具備深厚藝術修養、能摒除作者名氣等外在影響的觀者反應。即便如此仍存分歧。個體差異確實存在,藝術評判本就艱難,當代藝術尤甚。藝術作品與評判能力的排序雖非全然有序,但確存在部分有序性。因此,完美品味雖不可得,但優秀品味確實存在。

avatar-img
116會員
175內容數
歡迎來到「最近學什麼」!學習是輸入、吸收、轉譯和輸出的過程,在這裡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學到的一些有趣知識和見聞。不限於任何主題,只要是最近學到的知識,我都會分享,歡迎大家可以持續追蹤!有寫錯的地方,也歡迎格友不吝指教,讓我們一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近學什麼 的其他內容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的 2022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Putting Ideas into Words》,探討寫作如何將模糊思維轉化為精準論述,因為書寫的過程實為思想淬鍊的熔爐,初稿往往暴露認知漏洞,唯有反覆修改並以陌生讀者視角的檢驗,才能打磨成完整觀點。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2 年 11 月發表的文章《The Need to Read》,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的不可替代性。Graham 提出「寫作即思考」的核心觀點,強調唯有透過書寫才能進行深度思辨,而這種思考能力又奠基於廣泛閱讀優質內容。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03 月的文章《The Best Essay》,探討一篇優秀文章的特質,指出最有價值的文章應探討深刻且出人意料的主題,啟發讀者,並帶來新穎的見解。撰寫優秀文章的關鍵在於選擇值得深入的問題,嚴謹的思考與重寫,使文章富有創意且具備啟發性。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的 2022 年 02 月發佈的文章《Putting Ideas into Words》,探討寫作如何將模糊思維轉化為精準論述,因為書寫的過程實為思想淬鍊的熔爐,初稿往往暴露認知漏洞,唯有反覆修改並以陌生讀者視角的檢驗,才能打磨成完整觀點。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 於 2022 年 11 月發表的文章《The Need to Read》,探討閱讀與寫作能力的不可替代性。Graham 提出「寫作即思考」的核心觀點,強調唯有透過書寫才能進行深度思辨,而這種思考能力又奠基於廣泛閱讀優質內容。
本文翻譯並重新詮釋自 Paul Graham 於 2024 年 03 月的文章《The Best Essay》,探討一篇優秀文章的特質,指出最有價值的文章應探討深刻且出人意料的主題,啟發讀者,並帶來新穎的見解。撰寫優秀文章的關鍵在於選擇值得深入的問題,嚴謹的思考與重寫,使文章富有創意且具備啟發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始終覺得精進(Mastery)、偉大(Great)這些概念是個好的目標,但要如何理解或追求似乎又變得很抽象。 這問題在 Paul Graham 寫出〈How to Do Great Work〉後,讀了數次後,對偉大的概念還是有點模糊。這問題在寫到偉大的公司和人物時,時不時就會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設計始於發現價值的本質。」這句話,是貫穿全書所有案例的最佳註解。本書精選二十六個日本地方創生案例,從案例解析設計師梅原真如何發揮設計力,為沒沒無聞的地方開創新機。
Thumbnail
夸勒氐是一位品保從業者的自由工作者,從20年的品保工作經驗出發,分享了從改善品質到投資之路的心得,並在方格子上提供投資之路陪伴師、產品檢驗等服務。
Thumbnail
PAUL GRAHAM 的《如何反駁》是網路上多數人公認理想的討論及表達不同意見的方法。本文以詳細分析與探討,希望讓網路上的討論能更好的瞭解彼此立場,並解決紛爭。本文是對 PAUL GRAHAM《如何反駁》的深入研究和闡述,以供討論、深究和研究參考。
Thumbnail
Paul Graham ,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2023 年七月,他發了一篇一萬兩千字的長文《 How To do Great Work 》,探討什麼是「偉大成就」的底層邏輯,橫跨所有領域皆適用。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始終覺得精進(Mastery)、偉大(Great)這些概念是個好的目標,但要如何理解或追求似乎又變得很抽象。 這問題在 Paul Graham 寫出〈How to Do Great Work〉後,讀了數次後,對偉大的概念還是有點模糊。這問題在寫到偉大的公司和人物時,時不時就會
Thumbnail
彼得提爾的《從0到1》提出了關於創業、壟斷推動進步、資源配置最佳化、持續壯大和尋找價值的見解。這本書不僅能啟發企業家,也適用於個人的發展及投資領域。作者引用實例說明成功投資的策略、企業的發展重點及擴大市場到每個角落。同時,也呼籲讀者在獲得價值的過程中持續探索問自己什麼是你覺得很重要的事實。
Thumbnail
「設計始於發現價值的本質。」這句話,是貫穿全書所有案例的最佳註解。本書精選二十六個日本地方創生案例,從案例解析設計師梅原真如何發揮設計力,為沒沒無聞的地方開創新機。
Thumbnail
夸勒氐是一位品保從業者的自由工作者,從20年的品保工作經驗出發,分享了從改善品質到投資之路的心得,並在方格子上提供投資之路陪伴師、產品檢驗等服務。
Thumbnail
PAUL GRAHAM 的《如何反駁》是網路上多數人公認理想的討論及表達不同意見的方法。本文以詳細分析與探討,希望讓網路上的討論能更好的瞭解彼此立場,並解決紛爭。本文是對 PAUL GRAHAM《如何反駁》的深入研究和闡述,以供討論、深究和研究參考。
Thumbnail
Paul Graham ,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2023 年七月,他發了一篇一萬兩千字的長文《 How To do Great Work 》,探討什麼是「偉大成就」的底層邏輯,橫跨所有領域皆適用。
Thumbnail
Paul Graham ,電腦科學家,Y combinator 創辦人,人稱矽谷創業之父。 在他的 12000 字部落格長文《How To Do Great Things》中,他整理了許多不同領域中「如何做出偉大成就」的心法。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保羅.多倫(Paul Dolan),為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 以下介紹書中提到觀念,以及我想到的一些心得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