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全解析:電商霸主的全球布局與未來展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公司介紹

基本概況

  • 公司名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 股票代號
    • 美國:NYSE: BABA
    • 香港:HKEX: 9988
  • 成立時間:1999 年
  • 總部:中國杭州
  • 創辦人:馬雲(Jack Ma)、蔡崇信(Joseph Tsai)等
  • 執行長:吳泳銘(Eddie Wu)(截至2024年)
  • 主要業務:電子商務、雲計算、數字媒體與娛樂、金融科技、物流等

核心業務

  1. 電子商務(E-Commerce)
    • 淘寶(Taobao):中國最大C2C電商平台。
    • 天貓(Tmall):主要針對品牌商家的B2C電商平台。
    • 阿里巴巴國際站(Alibaba.com):全球B2B交易平台,連接國際買家與中國製造商。
    • 速賣通(AliExpress):面向國際市場的B2C跨境電商平台。
    • Lazada、Trendyol、Daraz:分別為東南亞、土耳其和南亞市場的電商平台。
  2.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
    • 阿里雲(Alibaba Cloud, Aliyun):中國領先的雲服務供應商,提供雲計算、數據分析、AI運算能力等,競爭對手包括AWS、Azure和Google Cloud。
  3. 數字媒體與娛樂(Digital Media & Entertainment)
    • 優酷(Youku):中國主要的視頻流媒體平台,類似YouTube和Netflix。
    • 阿里影業(Alibaba Pictures):專注於電影製作、發行及投資。
    • 大麥網(Damai):票務平台,涵蓋演唱會、電影和體育賽事。
  4. 金融科技(FinTech)
    • 螞蟻集團(Ant Group)(持有部分股權):支付寶(Alipay):中國最大移動支付和金融服務平台,競爭對手為微信支付。花唄、借唄:消費信貸產品。網商銀行:為中小企業和個體商戶提供金融服務。
  5. 物流與供應鏈(Logistics & Supply Chain)
    • 菜鳥網絡(Cainiao Network):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台,整合中國及全球物流服務,提升配送效率。

產品開發進度

  • AI發展:阿里雲積極發展人工智慧技術,包括自研大模型「通義千問」,應用於智能客服、內容生成及企業數據分析領域。
  • 雲計算:2024年阿里雲宣布推出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倚天710」,進一步提升雲端運算能力。
  • 國際市場擴張
    • 速賣通(AliExpress)進一步擴展歐洲和南美市場,採取本地化策略,與當地物流企業合作。
    • Lazada 在東南亞市場加強與本地中小企業的合作,以提高市場滲透率。


各部門營收佔比

以下是各主要業務部門對總收入的貢獻比例:

1. 淘天集團(Taobao & Tmall Group)

  • 收入:989.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
  • 佔總收入比例:約41.8%。

2. 雲智能業務(Cloud Intelligence Group)

  • 收入:29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
  • 佔總收入比例:約12.5%。

3. 國際數字商業(International Digital Commerce)

  • 收入:31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
  • 佔總收入比例:約13.4%。

4. 本地生活服務(Local Consumer Services)

  • 收入:13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
  • 佔總收入比例:約5.9%。

5. 菜鳥網絡(Cainiao Network)

  • 收入:23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
  • 佔總收入比例:約10.1%。

6. 大文娛(Digital Media and Entertainment)

  • 收入:7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
  • 佔總收入比例:約3.1%。

7. 創新業務及其他(Innovation Initiatives and Others)

  • 收入:31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
  • 佔總收入比例:約13.1%。

總體而言,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淘天集團)仍是主要收入來源,但其他業務板塊,如國際數字商業、雲智能業務和菜鳥網絡,正在快速增長,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近期發展

  1. 業務重組:2023年阿里巴巴宣布拆分為六大業務集團,包括雲智能、淘天集團、本地生活、菜鳥、國際電商及數字媒體,目標是讓各業務獨立運營,提高靈活性。
  2. 投資與併購
    • 2023年底,阿里巴巴出售部份螞蟻集團股份,以調整戰略重點。
    • 2024年加強對Lazada和AliExpress的投資,以應對跨境電商競爭。
  3. 回購計畫:2024年1月宣布將擴大股票回購計畫,以提升股東價值。


財報分析

阿里巴巴集團於2024年11月15日公布了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第二財季業績。以下是財報的關鍵摘要與分析:

主要財務指標

  • 總收入:達到2,3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略低於市場預期的2,395億元。
  • 淨利潤:達到43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8%,顯著超出分析師預期的258.3億元。
  • 每股收益:每股美國存托憑證(ADS)收益為15.06元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的14.82元。

業務板塊表現

  • 雲智能業務:收入增長7%,達到296.1億元人民幣。其中,公共雲產品收入實現雙位數增長,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五個季度錄得三位數增長。
  • 國際電商業務:收入增長29%,達到316.7億元人民幣,主要受益於Lazada和速賣通等平台的強勁表現。
  • 中國零售業務:收入基本持平,達到2,124億元人民幣,反映出中國市場消費者支出放緩的影響。


淨利潤增長比總收入增長高的原因

1. 高毛利業務貢獻提升

  • 雲智能業務(Alibaba Cloud):毛利率較高,且AI相關收入增長超過三位數,帶動利潤率提升。
  • 國際電商(AliExpress、Lazada):增長29%,且跨境業務毛利較高,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2. 股票回購降低股份數量

  • 大規模回購:阿里巴巴回購了41億美元的股票,減少了流通股數量,提高了每股盈餘(EPS),使得淨利潤增長率看起來更高。


阿里巴巴國際電商業務(AliExpress、Lazada)介紹

阿里巴巴的國際電商業務主要涵蓋 AliExpress(速賣通)、Lazada、TrendyolDaraz,這些平台針對不同市場,承擔阿里巴巴的全球化戰略。以下針對 AliExpressLazada 進行詳細介紹:


1. 速賣通(AliExpress)

概覽

  • 成立時間:2010年
  • 主要市場:歐洲、拉美、中東
  • 業務模式:B2C(企業對消費者)
  • 特色
    • 全球直送:中國商家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銷售商品。
    • 本地倉儲:在西班牙、法國、巴西等市場設立海外倉,加快物流配送。
    • 跨境電商直播:推出直播購物功能,吸引年輕消費者。

近期發展

  • 拓展歐洲市場:速賣通加強在法國、西班牙、波蘭市場的本地運營,提供更快物流服務。
  • 拉美市場增長:巴西市場需求旺盛,阿里巴巴與當地物流公司合作,提升交付效率。
  • AI 應用提升用戶體驗:應用AI技術優化搜索推薦,提升轉化率。

挑戰

  • 與亞馬遜、Temu 競爭激烈:尤其在美國市場,速賣通面臨來自Temu(拼多多旗下)的低價競爭壓力。
  • 物流成本與時效問題:相比亞馬遜的Prime,速賣通仍需進一步縮短跨境運輸時間。

2. Lazada

概覽

  • 成立時間:2012年(阿里巴巴於2016年收購)
  • 主要市場: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新加坡)
  • 業務模式:B2C + Marketplace(品牌旗艦店+第三方商家)
  • 特色
    • 本地化運營:各市場獨立運作,適應當地消費習慣與支付方式。
    • Lazada Logistics:建立自有物流網絡,提高配送時效。
    • 直播與社交電商:借鑒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推動KOL帶貨模式。

近期發展

  • 與阿里雲整合:利用阿里雲的數據分析與AI技術提升個性化推薦。
  • 本地支付系統優化:強化與當地銀行和數字支付平台的合作,降低交易摩擦。
  • 強化自營物流:減少對第三方物流的依賴,提升配送效率,尤其在印尼和菲律賓等島嶼國家。

挑戰

  • 與Shopee競爭激烈:新加坡的Shopee擁有更高的市場佔有率,Lazada 需要通過差異化策略吸引消費者。
  • 基礎設施挑戰: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物流與支付基礎設施仍需改善,影響電商增長。

競爭者分析

1. 電子商務(E-Commerce)

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仍然是電商,主要對手包括 拼多多(Pinduoduo)、京東(JD.com)、亞馬遜(Amazon)、Shopee 等。

(1) 拼多多(Pinduoduo)

  • 優勢
    • 社交電商模式(團購拼單),透過微信生態圈快速滲透市場
    • 極端低價策略,憑藉供應鏈優勢直接對接工廠,降低成本
    • 農產品供應鏈強勢,中國農村市場滲透率高
  • 挑戰
    • 低價模式影響品牌形象,較難吸引高端品牌
    • 物流與售後服務體驗較阿里與京東略遜

(2) 京東(JD.com)

  • 優勢
    • 強大供應鏈與物流能力(自營倉儲與配送)
    • 高端消費市場占比高,客單價較高
    • 數字供應鏈與B2B業務拓展
  • 挑戰
    • 相較於阿里,第三方商家生態較小,市場規模有限
    • 高物流與倉儲成本壓力較大

(3) 亞馬遜(Amazon)

  • 優勢
    • 全球市場佔有率最高,在歐美電商市場佔主導地位
    • 強大的物流與倉儲系統,FBA(Fulfillment by Amazon)模式提升交付效率
    • 會員制(Prime)增強用戶黏性
  • 挑戰
    • 中國市場競爭力較弱,已退出大部分中國業務
    • 供應鏈成本上升,影響盈利能力

(4) Shopee(東南亞市場)

  • 優勢
    • 東南亞市場龍頭,本地化運營能力強
    • 免費運費補貼與促銷策略吸引用戶
  • 挑戰
    • 依賴補貼策略,盈利能力仍需驗證
    • 阿里巴巴旗下 Lazada 仍具一定競爭優勢

2.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

阿里雲(Alibaba Cloud)是中國最大的雲計算供應商,但在全球市場面臨 AWS、Microsoft Azure、Google Cloud 的競爭。

(1) Amazon Web Services(AWS)

  • 全球最大雲服務供應商
  • 優勢
    • 產品成熟度高,企業用戶穩固
    • 全球基礎設施完善,覆蓋範圍最廣
  • 挑戰
    • 進入中國市場受監管限制
    • 相對阿里雲,在中國市場本地化不足

(2) Microsoft Azure

  • 企業客戶市場領先
  • 優勢
    • 微軟企業級應用與 Azure 深度整合,吸引 B2B 企業客戶
    • 多元混合雲解決方案,適合大型企業
  • 挑戰
    • 在中國市場影響力仍不如阿里雲

(3) Google Cloud

  • 優勢
    • AI、數據分析技術領先
    • 開源生態強大(如 Kubernetes)
  • 挑戰
    • 與 AWS、Azure 市場份額仍有差距
    • 退出中國市場,無法直接競爭阿里雲

3. 金融科技(FinTech)

螞蟻集團(Ant Group)旗下的 支付寶(Alipay) 在中國市場的主要競爭對手是 微信支付(WeChat Pay)

(1) 微信支付(WeChat Pay)

  • 優勢
    • 依賴微信生態,支付場景更為豐富
    • 更強的社交支付模式,紅包、轉帳使用率高
  • 挑戰
    • 主要依賴中國市場,國際化程度不及支付寶
    • 廣告與電商業務相對較弱

4. 物流與供應鏈

阿里巴巴旗下 菜鳥網絡(Cainiao Network) 主要競爭對手包括 京東物流、順豐速運

(1) 京東物流(JD Logistics)

  • 優勢
    • 自營倉儲與配送,時效性極強
    • 物流網絡廣,適合中高端市場
  • 挑戰
    • 成本較高,盈利壓力大

(2) 順豐速運(SF Express)

  • 優勢
    • 主要服務中高端物流市場,快遞品質佳
    • B2B 供應鏈解決方案優勢
  • 挑戰
    • 定價較高,不適合低價電商市場


阿里巴巴在各個領域的競爭對手如下:

raw-image


總結

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是中國最大的電商和科技企業之一,核心業務涵蓋電子商務、雲計算、數字媒體、金融科技及物流。旗下淘寶、天貓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商平台,而阿里雲在中國雲服務市場領先。

電商業務方面,阿里巴巴透過淘寶、天貓、速賣通(AliExpress)及 Lazada 等平台,佔據中國及國際市場。雲計算業務(阿里雲)則持續增長,特別是 AI 應用推動了高毛利收入。物流則由菜鳥網絡支撐全球配送。

根據最新財報,阿里巴巴 2024 年第二財季收入達 2,365 億元人民幣,年增 5%,但淨利潤成長 58% 至 439 億元,主要受高毛利業務及股票回購影響。淘天集團貢獻 41.8% 營收,國際電商(AliExpress、Lazada)增長 29%,反映全球擴張策略奏效。

面對拼多多、京東及亞馬遜競爭,阿里巴巴聚焦 AI、直播電商及跨境業務,並透過業務拆分提升靈活性。未來挑戰在於中國市場增長放緩,但國際化與技術創新將成為關鍵驅動力。

avatar-img
3會員
103內容數
分享投資相關、生活健康、商業管理等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投資小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WatsonX 推動 AI 業務增長,帶動 IBM 軟體部門營收上升 10.4%。雖然一次性退休金支出影響淨利潤,但調整後 EPS 仍增長 1%,提振市場信心,股價上漲 8%。隨著 AI 和混合雲發展,IBM 是否能持續推動股價創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Accenture 是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與 IT 服務公司,2024 年營收 648.96 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長 8.9%。公司專注於 AI、雲端運算、數位雙胞胎技術與外包服務,並透過併購與技術創新擴展市場,與 IBM、Infosys、Cognizant 等競爭,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成長。
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專注於混合動力、氫燃料與電動車技術,致力於2030年前實現全面電氣化與永續發展。面對日本市場需求疲軟、北美利潤下滑等挑戰,豐田透過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及市場策略調整,穩固歐洲與亞洲市場增長,並加速新能源車布局,以保持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金融巨頭,核心業務涵蓋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達51.1億美元,非利息收入增長12%,但淨利息收入受存款成本上升及貸款餘額下降影響而下滑。面對資產上限限制及監管壓力,富國銀行聚焦數位轉型,穩固市場地位。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IHC) 是阿聯酋阿布達比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國控股公司,業務涵蓋房地產、健康醫療、科技、食品及海洋物流。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顯著增長,重點投資Modon Properties、ADNEC與MIZA,專注國際擴展、可持續發展及技術創新。
中國農業銀行(ABC)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專注於支援農村金融、綠色信貸、製造業貸款及普惠金融。透過數字化轉型與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並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與鄉村振興。2024年財報顯示,營收與淨利穩步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健。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和國際化佈局,鞏固其在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
WatsonX 推動 AI 業務增長,帶動 IBM 軟體部門營收上升 10.4%。雖然一次性退休金支出影響淨利潤,但調整後 EPS 仍增長 1%,提振市場信心,股價上漲 8%。隨著 AI 和混合雲發展,IBM 是否能持續推動股價創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Accenture 是全球領先的管理諮詢與 IT 服務公司,2024 年營收 648.96 億美元,營業收入增長 8.9%。公司專注於 AI、雲端運算、數位雙胞胎技術與外包服務,並透過併購與技術創新擴展市場,與 IBM、Infosys、Cognizant 等競爭,推動企業數位轉型與成長。
豐田汽車(Toyota)是全球領先的汽車製造商,專注於混合動力、氫燃料與電動車技術,致力於2030年前實現全面電氣化與永續發展。面對日本市場需求疲軟、北美利潤下滑等挑戰,豐田透過技術創新、成本優化及市場策略調整,穩固歐洲與亞洲市場增長,並加速新能源車布局,以保持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富國銀行(Wells Fargo)是美國金融巨頭,核心業務涵蓋零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與財富管理。2024年第三季度淨利潤達51.1億美元,非利息收入增長12%,但淨利息收入受存款成本上升及貸款餘額下降影響而下滑。面對資產上限限制及監管壓力,富國銀行聚焦數位轉型,穩固市場地位。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mpany (IHC) 是阿聯酋阿布達比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跨國控股公司,業務涵蓋房地產、健康醫療、科技、食品及海洋物流。2024年第三季度收入顯著增長,重點投資Modon Properties、ADNEC與MIZA,專注國際擴展、可持續發展及技術創新。
中國農業銀行(ABC)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專注於支援農村金融、綠色信貸、製造業貸款及普惠金融。透過數字化轉型與金融科技,提升服務效率,並積極推動綠色金融與鄉村振興。2024年財報顯示,營收與淨利穩步增長,資產質量保持穩健。不斷加強風險管理和國際化佈局,鞏固其在金融市場的領先地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2024 年雲端與資訊服務業預計全年營收成長趨向 10~15%,競爭激烈。本文從法規與技術演進的影響、技術發展、雲端產業趨勢、哪些產業在雲端預算成長最高等多個方面分析,從中探討台灣企業在產業趨勢下,相應的競爭力與機會。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ASML於24日公布2023年第四季營收數據,相關數據均優於預期。值得注意的是,Q4的淨接單金額高達92億歐元,較Q3的約26億歐元激增近2.5倍,其中,EUV微影系統訂單高達52億歐元............
Thumbnail
1/18 今日加權指數開高走高在9:20左右遇到賣壓下殺,震盪。外資賣超87億,投信買超33億,季線附近反彈收紅K。臺積電法說:AI繼續衝,3nm營收佔比增加三倍。工業電腦大廠樺漢以44億元買下德商股權。三星與Google Cloud合作。這是個人研究看法整理,投資風險自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專欄將提供給您最新的市場資訊、產業研究、交易心法、精選公司介紹,以上內容並非個股分析,還請各位依據自身狀況作出交易決策。歡迎訂閱支持我,獲得相關內容,也祝您的投資之路順遂! 每年 $990 訂閱方案👉 https://reurl.cc/VNYVxZ 每月 $99 訂閱方案👉https://re
Thumbnail
2024 年雲端與資訊服務業預計全年營收成長趨向 10~15%,競爭激烈。本文從法規與技術演進的影響、技術發展、雲端產業趨勢、哪些產業在雲端預算成長最高等多個方面分析,從中探討台灣企業在產業趨勢下,相應的競爭力與機會。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亞馬遜Amazon,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電子商務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ZN,於上個月底發布了今年 2024 第一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亮眼的成績單,無論是營收與獲利都超過市場預期。當然,市場最關心的點,莫過於在 AI 大戰中似乎稍微落後的亞馬遜,能否開始趕上競爭對手。所以,接下來就讓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來深入閱讀本次亞馬遜的財報.....
Thumbnail
當世界歷經生成式AI (人工智慧)引爆帶來的驚喜,讓科技與人類關係發生質變,同時也替行銷與媒體產業揭開了新篇章。科技革新驅使媒體和內容更加實用與個人化,消費者沉浸在更多開創性內容和獨特體驗中;品牌在快速變化的局勢下,積極活用AI技術進展帶來的機會,讓資訊環境朝著更精準、透明的方向前進,以利持續提升品
Thumbnail
本文原於2023年8月7日發布於我的部落格,現今我將其轉移至我的方格子沙龍【理財人妻聊美股】,並開放為免費試閱文章。 亞馬遜Q2營收小幅好於預期,而利潤則是大爆「盈喜」surprise!管理層給的Q3業績指引也很不錯,亞馬遜將持續這樣的營收增長,並且繼續修復盈利能力。看起來亞馬遜是要走出至暗時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過去20年全球市值排行榜的變化,特別關注科技巨頭的崛起和影響力。透過觀察不同時期的市值前十大公司,以及展望未來 AI 時代,對市場的影響與可能的變革。
Thumbnail
電商與雲服務巨頭亞馬遜 Amazon,在上個月底正式發表了其去年第四季的財報,交出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單 – 無論是營收或者是獲利,都超越了市場上的預期。在走過艱辛的 2022 之後,亞馬遜似乎已經正式站起,並且重新啟動了往前衝刺的引擎。究竟 Amazon 本季成績單該如何解讀,未來的展望又是如何?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ASML於24日公布2023年第四季營收數據,相關數據均優於預期。值得注意的是,Q4的淨接單金額高達92億歐元,較Q3的約26億歐元激增近2.5倍,其中,EUV微影系統訂單高達52億歐元............
Thumbnail
1/18 今日加權指數開高走高在9:20左右遇到賣壓下殺,震盪。外資賣超87億,投信買超33億,季線附近反彈收紅K。臺積電法說:AI繼續衝,3nm營收佔比增加三倍。工業電腦大廠樺漢以44億元買下德商股權。三星與Google Cloud合作。這是個人研究看法整理,投資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