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它的存在區別出人與動物之間的差異。然而就好比我們也天生擁有肌肉一樣,想要讓它變得更加強壯就需要去不斷的使用並訓練它。在訓練思考能力之前,必須先分析、了解它的結構、原理。
在所有類型的思考裡尋找普遍存在的元素,反思的例子(1)根據實際的考量:缺發合適達成目的的方法,發掘出一個可以協調目標何以之方法的居中條件。例子(2)結合觀察:辨識出客體的特徵。例子(3)包含實驗的行動:解釋一個預期之外的事件。
從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中,思考的發生一開始都源於在現實中某一些事件或事物與自己的認知出現、產生了衝突與不協調,進而形成困惑、疑問。為了解決困惑,我們需要明確的辨識與定義具體的問題本質。明確出問題就等於有了目標,於是我們心智開始發散聯想,企圖從過往的經歷中尋找到可能的解決方案與解釋。有了一些想法和猜測還不夠,這些想法、猜測需要更進一步考量與實驗,以此證實或駁斥這些想法使我們的認知得以接受,不斷地在聯想與實驗中循環,直到事實與認知不再出現不協調的地方。
參考 :
<<我們如何思考:杜威論邏輯思維>>---作 : 約翰。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