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公麟畫麗人行卷(本文簡稱《麗人行》)目前典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描繪唐代貴族婦女出遊場景之傑作,表現了唐代社會的繁華與女性的優雅,同時也彰顯宋代文人畫的審美情趣。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著名畫家,以白描技法聞名於世,被譽為「宋畫第一人」。李公麟本籍安徽舒城,早年以文學入仕,其後因熱愛繪畫而專注於藝術創作。他與當時知名的文人交往密切,如蘇軾、黃庭堅、米芾等,皆為其好友。這些文人對李公麟的藝術創作產生深遠影響,使他的繪畫作品充滿文人氣息與詩歌意境。
李公麟與同時期的畫家如郭熙、范寬等,共同推動了宋代繪畫的發展。郭熙以山水畫見長,范寬則以雄渾的筆法著稱,而李公麟則以白描人物畫聞名,三人各具特色,共同構成了宋代繪畫的多元面貌。
《麗人行》畫卷係根據杜甫同名詩篇的內容,描繪楊貴妃的姊姊虢國夫人等一行九人,在初春時節騎馬出遊。其人物形象各異,姿態優雅,神情生動。她們身著華麗的唐代服裝,頭戴精緻的髮飾,展現唐代貴族生活之奢華與風雅。李公麟通過細膩筆觸,將人物神態、動作和服飾細節都表現得栩栩如生,尤其是衣紋的流暢線條、服飾的質地,使畫面充滿靈動之感。
在構圖方面,李公麟巧妙安排人物位置,使得畫面主從有序,層次分明。他將眾多人物置於一個有限空間之內,既突出主要人物,又使畫面整體和諧而不零亂。背景處理尤為簡潔,多以空白或簡單的景物襯托人物,使觀者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在畫面人物之上,體現了宋代文人畫「執簡馭繁」的藝術特色。
李公麟的筆意細膩流暢,線條柔和且富於彈性,他以簡練的線條勾勒人物輪廓,並通過細緻的筆觸表現出質感與動態,展現出高超的繪畫技巧。《麗人行》的畫風融合了唐代的華麗與宋代的含蓄,既有唐代繪畫的豐滿與生動,又有宋代文人畫的寫意與內斂,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麗人行》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李公麟通過這幅畫,將唐代的華麗與宋代的文人氣息完美結合,開創了一種新的繪畫風格,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他的白描技法被譽為「天下絕藝」,成為後世畫家學習的典範。
宋.李公麟畫麗人行卷(下載自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資料檢索)
中華郵政.1995年3月3日發行.麗人行郵票
■相關文章■
■故宮典藏資料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