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林擷英|簡介遠藤周作的《沉默》

李建崑-avatar-img
發佈於藝林擷英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沉默》是近代日本文學大師遠藤周作撰寫的長篇小說,初版於1966年,2003年又有新潮社改版本。至於中文譯本,先後有朱佩蘭及林水福教授所譯兩種。《沉默》以17世紀日本基督教禁教時期作為背景,通過年輕耶穌會傳教士羅德里戈斯(Rodrigues)的經歷,探索信仰、人性與文化衝突等主題。

《沉默》的情節講述兩名葡萄牙傳教士得知其恩師費雷拉神父在日本傳教時因被迫害而公開棄教的消息,他們堅持這是謠言;故事聚焦於羅德里戈斯前往日本尋找費雷拉神父的過程。

當時的日本德川幕府正施行禁教政策,基督徒經常遭受嚴酷的迫害。羅德里戈斯親眼目睹日本基督徒被拷問與處決,並實地經歷內心的掙扎:在面對信徒的苦難與神的「沉默」時,他逐漸懷疑自己的信仰是否能真正帶給人救贖。

最終,羅德里戈斯在被捕後,被迫「踏踏板」(踩踏聖像)以表明放棄基督信仰。即使他的行為看似背叛信仰,但是他的內心卻始終懷抱著對基督的愛。小說在結尾通過曖昧的方式表現出羅德里戈斯內心的矛盾,揭示信仰與背叛之間存在著微妙的平衡。

《沉默》提出一個深刻的神學問題:在面對苦難時,神為何沉默?羅德里戈斯在看到無辜信徒為他受難時,深感內疚並開始動搖。他的抉擇揭示了信仰的脆弱與堅韌,反映出基督教信仰如何在異文化中被重新詮釋。遠藤周作將基督教的普世性置於日本文化的語境中,挑戰傳統的西方神學觀點,提出信仰應如何在特定文化中適應與生根。

人性是《沉默》的核心之一。羅德里戈斯的人性,表現在他的掙扎與妥協之中。他選擇「背叛」並非出於懦弱,而是因為他相信此舉能減少他人受苦。這種人性的矛盾性體現了小說的張力:何為真正的忠誠與愛?在極端環境下,人性與信仰是否可以共存?

同時,小說中的費雷拉神父也象徵著人性的一種可能性:他放棄信仰,融入日本社會,但他的內心是否真的平靜?這種角色塑造,使讀者對人性弱點產生深刻的共鳴。

小說以17世紀日本與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碰撞為背景,深入描繪了日本幕府對基督教的抵制。德川幕府認為基督教是一種威脅社會穩定的外來宗教,因此果斷採取殘酷手段鎮壓。羅德里戈斯的遭遇反映了西方傳教士在異文化中的孤立與無力感。小說呈現出文化適應的困難,並提出一個問題:普世的宗教價值是否能在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生根?

《沉默》是一部結合歷史、哲學與神學的傑作。遠藤周作以深刻的心理描寫、細膩的歷史場景再現以及精緻的敘事結構,成功探討了信仰與人性在極端情境下的複雜關係。小說文字簡練而有力,具有強烈的情感感染力。

其文學成就不僅在於對基督教信仰的深刻反思,也在於其普世的主題:如何在衝突與沉默中找到生命的意義。遠藤透過描寫人物內心的掙扎與轉變,使《沉默》成為探討人性與信仰問題的經典之作。

《沉默》以動人的故事展現了信仰、人性與文化衝突的深刻議題,並通過對「沉默」的多重詮釋挑戰讀者對信仰的認知。遠藤周作將個人經歷與宗教思考融入小說中,使其不僅具有歷史與文化價值,亦成為探討普世人性的重要文本。

相關資料:

■日文本■

遠藤周作著(改版本)《沉默》新潮社(20O3/O5)

■中文譯本■

遠藤周作著.朱佩蘭譯《沉默》道聲出版社 遠藤周作著.林水福譯《沉默》立緒出版社(2002)。

■改編電影■

1.1971年有日本東寶改編為同名電影《沈默》,篠田正浩執導,由丹波哲郎等出演,日本東寶株式會社配給。

2.2016.馬丁·史柯西斯執導電影《沈默》,由安德魯·加菲爾德、亞當·崔佛、連恩·尼爾遜、窪塚洋介、淺野忠信、希朗·漢德主演。

LikeCoin button https://button.like.co/hamenzu001

新潮社.2003出版.日文本

新潮社.2003出版.日文本

林水福教授中譯本

林水福教授中譯本

電影《沈默》2016.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連恩尼爾遜主演

電影《沈默》2016.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連恩尼爾遜主演

遠藤周作著.朱佩蘭譯《沉默》(道聲百合文庫).道聲出版社

遠藤周作著.朱佩蘭譯《沉默》(道聲百合文庫).道聲出版社


avatar-img
6.4K會員
693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友人分享了這張圖片,提及自從大學時代起,就已深深愛上的《命運交響曲》,竟然有療治功能。圖片上説:「科學家發現,與不播放音樂的情況相比,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可以殺死 20% 的癌細胞,並且只留下健康細胞。」回想這首氣勢磅礡的樂曲,不僅帶來聽覺的享受,似乎曾對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助益。
國立台灣美術館三樓301展覽室,有一項「台灣美術典藏」的展覽,自2024/03/23起,至2024/12/29為止。我很幸運在展期結束前幾天,看到台灣知名畫家楊三郎的《持扇婦人像》,觀看之後,感覺充滿審美的趣味。
國立台灣美術館三樓301展覽室,一項名為‘’台灣美術典藏‘’的展覽自2024/03/23起,至12/29止。今天看到李梅樹於1958年完成的《許鴻源夫婦像》,這是一幅具有文化意義的油畫作品。不僅展現他個人的藝術風格,也深刻反映當時台灣的社會文化氛圍。畫作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成為台灣油畫史的經典之作。
〔國立台灣美術館〕自11月30日起,策劃了「靈魂的棲所」展覽系列活動,邀請荷蘭〔可食地球博物館〕來台展出可食用泥土數百種。11月30日還舉辦「你吃土了嗎?」工作坊,由參展的俄裔荷蘭藝術家 Masha Ru和中國醫學大學立夫博物館副館長張文德教授對談。引發台中市藝術領域的趣味話題。
星期日下午應家人要求去台中市全球影城觀賞漫威電影:《死侍與金剛狼》(Deadpool & Wolverine),近兩小時混亂無厘頭的劇情,大量電影科技輪番運用、多種電影情節混搭、聲光效果十分炫目,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呈現的思維理念和基本價值觀,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4_9_14起至2024_10_20止舉辦「興契集--2024鹿鶴松暨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書藝展」,有〔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33位會員及創會榮譽會長鹿鶴松、張浮明理事長、周駿成秘書長的作品參展。展出的作品除了傳統的甲骨文書法,還包括篆刻、繪畫、塑塑、工藝作品,琳琅滿目。
友人分享了這張圖片,提及自從大學時代起,就已深深愛上的《命運交響曲》,竟然有療治功能。圖片上説:「科學家發現,與不播放音樂的情況相比,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可以殺死 20% 的癌細胞,並且只留下健康細胞。」回想這首氣勢磅礡的樂曲,不僅帶來聽覺的享受,似乎曾對我的身心健康,產生了一定的助益。
國立台灣美術館三樓301展覽室,有一項「台灣美術典藏」的展覽,自2024/03/23起,至2024/12/29為止。我很幸運在展期結束前幾天,看到台灣知名畫家楊三郎的《持扇婦人像》,觀看之後,感覺充滿審美的趣味。
國立台灣美術館三樓301展覽室,一項名為‘’台灣美術典藏‘’的展覽自2024/03/23起,至12/29止。今天看到李梅樹於1958年完成的《許鴻源夫婦像》,這是一幅具有文化意義的油畫作品。不僅展現他個人的藝術風格,也深刻反映當時台灣的社會文化氛圍。畫作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成為台灣油畫史的經典之作。
〔國立台灣美術館〕自11月30日起,策劃了「靈魂的棲所」展覽系列活動,邀請荷蘭〔可食地球博物館〕來台展出可食用泥土數百種。11月30日還舉辦「你吃土了嗎?」工作坊,由參展的俄裔荷蘭藝術家 Masha Ru和中國醫學大學立夫博物館副館長張文德教授對談。引發台中市藝術領域的趣味話題。
星期日下午應家人要求去台中市全球影城觀賞漫威電影:《死侍與金剛狼》(Deadpool & Wolverine),近兩小時混亂無厘頭的劇情,大量電影科技輪番運用、多種電影情節混搭、聲光效果十分炫目,令人目不暇給;然而呈現的思維理念和基本價值觀,實在令人不敢苟同。
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自2024_9_14起至2024_10_20止舉辦「興契集--2024鹿鶴松暨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書藝展」,有〔中華甲骨文藝術協會〕33位會員及創會榮譽會長鹿鶴松、張浮明理事長、周駿成秘書長的作品參展。展出的作品除了傳統的甲骨文書法,還包括篆刻、繪畫、塑塑、工藝作品,琳琅滿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日本外務省發函要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HCHR),要求不得將日本提供的資金,用於旗下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理由是「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去年呼籲日本修改《皇室典範》,讓女性也能繼承皇位。日本政府此舉屬於極為破例的作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作者古蒙仁,本名林日揚,臺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處長、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理、航科館館長。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目前已退休。多次獲中國時報文學獎
諸位好!2023年4月,我寫完了《斷裂幽明—共匪亡華之秘窟》一書。現更名為《斷裂幽明——曠古赤禍之源》並新增一萬多字(儒家的頭等大事——貶天子、限制君權)。現免費提供給諸位閲讀(鏈接在本文末),以便更多的擴散到墻内。稍作説明如下: 我在2007年停下其它事情,專注於研究和光復民國。因光復民國的任何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書名:司徒衛的人格與文風 編者:李瑞騰、歐宗智 出版單位:釀出版(秀威資訊) 初版日期:2024年3月 規格:平裝 / 202頁 定價:290元  購書連結: 一、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3318 二、國家網路書店:https:/
Thumbnail
作者— 阿果 | 上次到訪書店,在試閱時發現《失聲香港》及《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也可對照閱讀,瞬間感覺很有趣。在讀《失聲香港》時,更發現書中提及《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內的觀點。 前者從受眾、流行文化角度窺探;後者則以傳媒,傳統媒體角度剖析,兩書像一場隔空對話。 「躁動的香港就如一個深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張心龍 出版社: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6月 二版十一刷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作者古蒙仁,本名林日揚,臺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獎助處長、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經理、航科館館長。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目前已退休。多次獲中國時報文學獎
諸位好!2023年4月,我寫完了《斷裂幽明—共匪亡華之秘窟》一書。現更名為《斷裂幽明——曠古赤禍之源》並新增一萬多字(儒家的頭等大事——貶天子、限制君權)。現免費提供給諸位閲讀(鏈接在本文末),以便更多的擴散到墻内。稍作説明如下: 我在2007年停下其它事情,專注於研究和光復民國。因光復民國的任何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Thumbnail
作者:林衡哲編著/陳永興/郭松棻/吳潛誠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5-29
Thumbnail
書名:司徒衛的人格與文風 編者:李瑞騰、歐宗智 出版單位:釀出版(秀威資訊) 初版日期:2024年3月 規格:平裝 / 202頁 定價:290元  購書連結: 一、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3318 二、國家網路書店:https:/
Thumbnail
作者— 阿果 | 上次到訪書店,在試閱時發現《失聲香港》及《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也可對照閱讀,瞬間感覺很有趣。在讀《失聲香港》時,更發現書中提及《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內的觀點。 前者從受眾、流行文化角度窺探;後者則以傳媒,傳統媒體角度剖析,兩書像一場隔空對話。 「躁動的香港就如一個深
Thumbnail
這雖然是本薄冊,詩意的語言講述一段沈重的歷史事件,腦中自然地匯聚出一幕又一幕畫面。搭配非常適切的書名,是一本我認為愈看愈有意思的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