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做錯、漏掉,是「不一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一、除夕那天

 

早上,一連串做錯了幾件事,包括洗假牙的時候,它掉到水槽裏,假牙很小,還好,我都將排水孔的洞用塞子調小一點,沒掉下去,這是在礁溪屋裏第一次發生的事,沒拿好,掉下去。

 

要吃早餐時,才發現沒熱飯,冰箱裏有叉燒酥,就以叉燒酥當飯。

 

我在想,這是怎麼回事?今天會有什麼事呢?將要帶的東西裝好,回台北。

 

到台北家中,開始弄烏魚子。女兒在睡覺,女婿已經出門,去他老家準備拜拜的事情,孫女千千在看電視,不時跑來跑去,我要看著她,沒辦法做事。拖到十點多才將烏魚子弄好。依那女老闆說的,剝去膜,用米酒洗一下,鍋子很熱,放很多油,下去煎,一下子翻面,再一下子拿起來,它會繼續熱,煎太久的話,變乾,就不好吃了。

 

切好後,排在便當盒裏,我買了2片,依人數來說,發現1片就夠了。配的是白蘿蔔和青蒜,白蘿蔔切小片,夾在每一片的烏魚子中間,只帶蒜白來,切好放在2排烏魚子的中間。

 

我原說11點出門,結果快11點半出門,用推車推孫女,她抱一條小被被,搭捷運。

 

到小弟家,他們準備得差不多了,二女兒隨後到。開始拜拜。幾年前,弟妹主張不要燒香,所以用手拜一拜。有大弟一家3人,小弟一家3人加外傭;二女婿住高雄,留在他家過年,今年二女兒過年要上班,沒去高雄她先生的爸媽家,過年前的那個週末去了;兒子在上班,媳婦下午先帶孫女回她爸媽家,所以兒子家今年沒來。大家坐下來講話,中間有人去倒酒。

 

經過了一段時間,拜完了,收一收,開始吃飯。已經很多年了,我除夕中午到小弟家跟媽媽、弟弟們一起吃飯,孩子們可以來的就來。吃完,大弟他們回台中弟媳家,我初二不用再回娘家了。媽媽中風住療養院、過世後,還是一樣。大弟會帶熟菜來,小弟媳弄幾樣,我會帶2樣方便帶的。一年中有事才會碰面,就這麼一、二次,二、三次。

 

事先說好大女兒和孫女2:30離開,去女婿老家拜拜。因為千千好動,她爺爺不喜歡,嫌她,今年想出這個辦法,要她們拜拜前才到,待的時間短一點,所以大女兒中午可以去小弟家吃飯。

 

千千走後,大家鬆了一口氣,不用再一個人跟著她,免得弄壞東西。開始聊天。弟媳不斷上甜點、茶、水果來。大弟講到他們家的狗,怎麼訓練牠不要撲人,不要吃路邊的東西,二女兒在動物園工作,說要用正增強的方法,大弟說沒辦法,後來用倒鈎項圈跟電擊,很有效。小弟的兒子小瑞在身心障礙成年人的日間照顧協會工作,和二女兒的看法一樣,大弟一家3人為他們的做法辯護,雙方辯得很激烈,很大聲。

 

我只是聽,中間問了大弟他們2個問題,其他的話沒說。好像四、五點的時候,大弟一家人走了,我和二女兒繼續坐著,和小瑞說一說千千,互相交換了一些特殊兒的資訊。我們6點多才走。

 

在電梯裏時,二女兒說:「我跟庭說,我很久沒看到媽媽了,你們有碰到嗎?他們說你有去帶小孩。」

「是啊!我現在是臨托保母。」

 

她說了千千在她弟弟庭的婚宴上,第一次看到她姑姑,就願意被帶到旁邊去玩,她就覺得很奇怪,我說我是事後看照片才知道的,她也是。那時候千千已經快一歲了,會認人了,這不是隨和啊!果然是特殊兒。

 

走了幾步路,她停摩托車的地方到了,我們分手,我走去捷運站。在回礁溪的路上,我明白了,早上的做錯事不是錯誤,是在預告「不一樣」,今年去小弟家吃年夜飯的情形和往年不一樣。

 

頭一次,大弟家先走,以往都是我先走,或一起走

話題不一樣,孩子們和舅舅舅媽、叔叔嬸嬸表妹各自表達、辯論訓練狗和表達訓練身心障礙者的方法。之前每年說的話題我都覺得無聊,沒興趣,也因為精神不好,所以常常早點走;

我和二女兒好好和小瑞講話,他也表達了不錯的觀點和做法。之前,大家在講話時,他會插一、二句,但是沒和人家「對話」,也沒人回應他,等於是群體中的漂泊者,沒有融入團體和話題,或是發言的時間點不對,是那種想說就說,「插話」的形式。這天終於有對話和談論了。

 

然後,我發現,我們家是「過年模範家庭」,沒人問:「你找到工作沒?」

「你有女/男朋友嗎?」

「你什麼時候結婚?」

「結婚了,什麼時候生小孩?」

「你的薪水有多少?」

「你的職位是什麼?某某人的兒子幾歲時當了經理……」

……

 

真是太棒了!

 

因為,去年某次碰面時,我聽大弟說,他女兒辭職了,「如果要待在服裝業的話,就要再去進修。」他簡單說了一下他女兒的工作,在服裝業,接客戶的訂單,將衣服做出來,有很多事情要做。

 

接下來聽到他們去歐洲玩,大弟和弟媳3週後回來,女兒繼續待在那裏一、二個月,和住當地的同學一起玩。

 

這次除夕碰面,我不敢問她有在上班嗎?只聽她講話。回家後,孩子問我:「小婉沒上班嗎?」我大略了說了一下我上面知道的,「你怎麼知道她沒上班?」

「因為她說,XX的孩子八成是她帶的,舅舅只帶二成。」XX是大哥的兒子,過年前,突然將2個上小學的孩子託給大弟家一個星期,大弟也說了一些那2個孩子住他家的情形,帶他們出去玩等。

 

我說:「她帶八成這句話,我沒聽到。」我聽起來她是有一起帶的,所以沒在上班,就不用問那句話:「有沒在上班?」

 

▓二、昨天,想和女婿的爸媽用line講話。改成用寫的

 

過年前,和女婿的媽媽講了2次line,想過年後再問除夕那天的情形,還有要說一些事,已寫好要說的大綱。排好昨天週四要說。

 

昨天上午又一連串做錯事,擦完臉上的隔離霜後,要放回桌上的小盒子裏,放進去的是滑鼠,我驚覺到,這又怎麼了?這下比較習慣了,注意點不在做錯了什麼事?是「會改變」,要改變什麼呢?

 

因為週三回台北,第2天的週四有東西要寫,想將要寫的寫完,下午再line。

 

寫完一些,休息一下,又回了訊息等。吃過午飯,睡午覺,覺得有點緊繃,用「紅寶石之光」靜心,「紅寶石之光」是醫生的左手,可以治療病痛,還有愛。

睡著了,3點醒來,將靜心結束,起來。吃點東西,摸一摸。傳了訊息給女婿媽媽,3點半。

 

我:我們再講一下好嗎? 想邀XX爸爸一起講, 這樣你才不用轉告。他願意的話, 我們約個時間, 拉他進來, 3個人一起講。
我:想講XX, 他聽人家說話、他的理解、表達等, 我看到的, 和你們了解的有沒有一樣?
我:如果不想用講的話, 可以用寫的, 我寫出來, 你們自己去核對, 想想你們認識的XX。

20分鐘後,還沒讀,

我再加上:講的和寫的, 2種方法都可以。

 

然後做一些輕鬆的事情,等她回覆。

 

■在午睡前靜心或是醒來時想到,原來打算講3點,一次講完,可能這樣太多了,一次講一點就好,像第一點裏面有2小點,我講完第1小點後,要讓他們講,這2小點講完就好,下次再講,時間短一點,比較容易做到。像XX爸爸注意力跳來跳去的人,也不能講長。

 

■我一直在注意我的情緒,是沒有很想做這事,但得去做,覺得情緒還好。但這時候,我感覺到比較緊張,焦慮起來,讓我不舒服,覺得這樣不對,上一則發完1小時後,決定再發一則。

 

我:我想我們先用寫的好了, 3個人要約一起講, 也是挺不容易的, 需要的時候再講。
我:麻煩你將XX爸爸拉進來, 可以嗎? 如果不行的話, 我來加。

 

傳出去後,我整個人放鬆下來。

 

●改成用寫的是「我的」決定

 

我想,這個話題他們從來沒談過,直接用講的,可能衝擊太大,也不知道我要說什麼?可能預設我要抱怨,會先想到他們自己招架得住嗎?先用寫的,可以的話再講。

 

●果然,和我事前預計的「不一樣」「只講一點」和「改成用寫的」是和我先前的打算「不一樣」的地方。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和我一樣用講的,我當下決定改用寫的是對的。不一樣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隨時調整。

 

半小時候,她回覆了。到今天都沒提到拉她先生進來的事。

 

本來想,他沒答應要進來3個人群組,就算了,請她轉傳。後來想想,她會轉嗎?全部都轉嗎?還是有選擇,或修改我的內文?還是要拉他進來,請他看我想說的話。過幾天有空時再說,也讓他們想一想,先放幾天,發酵一下。

 

▓沒有「好」、「壞」,「對」、「錯」

 

這幾年,一直做錯事,或漏掉、忘記,有時候一天有好幾件,之前我將錯事一樣一樣寫下來,看看到底為什麼?朋友中最普遍的說法是:「年紀大了,腦筋退化了。」我不認為,如果是腦筋退化的話,是會一直壞下去的,但我不是,有時出現,有時沒有。

 

我為了這情形找了許多的說法和解釋,每個說法有效一段時間後,又失效了。所以一直在尋找當中。

 

最近在看<與神對話>,裏面幾次提到沒有好、壞,對、錯。這樣的說法,之前在別的地方也看過,最近對這個說法比較理解,有感覺。

 

神說,沒有好、壞,對、錯,都是好的,對的。我想到,人們之所以會將某事看做是好的、對的,是以我們的價值觀或標準來評斷的,不符合「一向都是XXX」,「應該YYY」的,都被視為不好的、錯的。

 

所以要轉一個方向,換一套標準來看。由這裏我想到,不是錯的、不好的,只是「不一樣」而已。由上面這2件事來看,是沒錯的。祂是在對我傳訊息,預告接下來的事情會怎樣?看來這個說法是行得通的。只是可以持續多久就不知道了。

 

「神」無時無刻在對我們傳訊息,看我們有沒接收到?祂不是以我們認為的形象和直接說話的方式傳,會用各種方式傳。還有,所謂的「神」不是以前我們認為的萬能的一個形象,而是一個「精神體」,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是神,那個神也是自己。

(2025.2.7.)

 

註:和女婿媽媽的談話:

以自己的感覺或想做的去做1


以自己的感覺或想做的去做2


avatar-img
89會員
673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假期間,女兒要我週五和週日去陪孫女,好。   昨天週日是第2次。事先說好,午餐是我買一個便當,和孫女一起吃。下車後,路過水源市場,初五了還沒開。在旁邊的越式小攤上買了一個冷的餐盒和一盒滷豆乾。   快12點到家。孫女千千在看電視,女婿坐在電腦前,女兒在睡覺。我先洗米、煮飯。因為上上次買的,
這句話有時候會聽到。要依自己的感覺做事情,這些年來尤其在身心靈成長的說法裏也常聽到。   我們在做事情或做決定時是怎麼做的呢?通常除了自己本來就會,依照自己的經驗去做之外,會找資料,再來是問人,問周圍的人的意見,或是聽聽看專家或有權威的人說的,綜合這些資訊,最後的決定還是要自己做。有的人事後發現
「不要改變別人」這句話時常看到,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有位朋友,她專職帶領讀書會,她的臉書和部落格只貼書的摘錄,不知是她讀書會的用書,或是她欣賞的書?一本書會連著貼好幾則,以前我有時候會看一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開頭就寫:「不要改變別人」,我知道作者有他的解釋和說法,不過我心中升起對
昨天 ●跟女婿的媽講第2次,半小時   她:我上週回來後他爸爸講了,不要對XX不高興、罵,他回:「有嗎?」 我:原來,他不知道他在罵人。 她:對於這個不要罵XX的要求,他不罵可否,沒說好或不好,就看看這次碰面,情形怎樣? 我:他自己不覺得、不知道的話需要有人提醒他,告訴他。我想到一個主意
前幾天,我確定了 孫女千千的過動和講話比較慢是呈現了家族的問題:   1.過動部份是反映她阿公,千千爸爸的爸爸,阿公講話又多又快,不聽人家說,也不讓人家說;千千呈現在動作上,一直動,沒有停下來的時候,這樣,是為了讓阿公看到他自己的情況; 2.講話的部份是我和我先生的問題,我們不講話,他得將他
月初,我感冒,到今天月底了,還沒全好。感冒前,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咳嚨痛、咳嗽10天後,發燒,難過了幾天,自己一直在問:它在告訴我什麼呢?是什麼事情不用做,我去做了,多做;或是什麼事該做的我沒做;什麼做錯了呢?   在完全的休息中,一個月過去了,這2天浮出了幾件事出來。   ▓去年認識的朋
年假期間,女兒要我週五和週日去陪孫女,好。   昨天週日是第2次。事先說好,午餐是我買一個便當,和孫女一起吃。下車後,路過水源市場,初五了還沒開。在旁邊的越式小攤上買了一個冷的餐盒和一盒滷豆乾。   快12點到家。孫女千千在看電視,女婿坐在電腦前,女兒在睡覺。我先洗米、煮飯。因為上上次買的,
這句話有時候會聽到。要依自己的感覺做事情,這些年來尤其在身心靈成長的說法裏也常聽到。   我們在做事情或做決定時是怎麼做的呢?通常除了自己本來就會,依照自己的經驗去做之外,會找資料,再來是問人,問周圍的人的意見,或是聽聽看專家或有權威的人說的,綜合這些資訊,最後的決定還是要自己做。有的人事後發現
「不要改變別人」這句話時常看到,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有位朋友,她專職帶領讀書會,她的臉書和部落格只貼書的摘錄,不知是她讀書會的用書,或是她欣賞的書?一本書會連著貼好幾則,以前我有時候會看一下。   有一次我看到一開頭就寫:「不要改變別人」,我知道作者有他的解釋和說法,不過我心中升起對
昨天 ●跟女婿的媽講第2次,半小時   她:我上週回來後他爸爸講了,不要對XX不高興、罵,他回:「有嗎?」 我:原來,他不知道他在罵人。 她:對於這個不要罵XX的要求,他不罵可否,沒說好或不好,就看看這次碰面,情形怎樣? 我:他自己不覺得、不知道的話需要有人提醒他,告訴他。我想到一個主意
前幾天,我確定了 孫女千千的過動和講話比較慢是呈現了家族的問題:   1.過動部份是反映她阿公,千千爸爸的爸爸,阿公講話又多又快,不聽人家說,也不讓人家說;千千呈現在動作上,一直動,沒有停下來的時候,這樣,是為了讓阿公看到他自己的情況; 2.講話的部份是我和我先生的問題,我們不講話,他得將他
月初,我感冒,到今天月底了,還沒全好。感冒前,好好的,什麼事都沒有。咳嚨痛、咳嗽10天後,發燒,難過了幾天,自己一直在問:它在告訴我什麼呢?是什麼事情不用做,我去做了,多做;或是什麼事該做的我沒做;什麼做錯了呢?   在完全的休息中,一個月過去了,這2天浮出了幾件事出來。   ▓去年認識的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吵架時候講說達到目標再見面 雖然後來後悔了 但又不好意思去跟她說想見面 二來也是暑假房間難訂,貴 天氣又很熱沒地方去 我其實不吃零食的, 但買了一包荷包蛋口味洋芋片 因為我的暱稱蛋 睡前問她要不要一起出來吃這個 有點雙關語 醒來她說不要 洋芋片很不健康耶! 還給我看數據 說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剛才去買餸,回家之後發現忘記了買果醬,然後又要開車出去買果醬,然後買了很多其他的東西,回到家裡準備煮咖哩卻發現忘記了買咖哩。。。 真的是晴天霹靂。。。也許還沒有到73歲我我的腦就已經不能再正常運作了。。。 s
Thumbnail
「你比我想得還有趣,可惜你只做一天,不然就多介紹其他人給你認識了。」 嘉穎靠在後車窗興高采烈的說。 我的外套因為剛才衝進鐮捲裡被碎石劃破了。 從破口鑽進來的空氣冷得我不自在,只能吃還有餘溫的肉包取暖。 我滿嘴食物含糊的說:「妳就饒了我吧。」
早上9點多,🧒:媽媽現在9點了,妳會用微波爐嗎?我想吃鬆餅🧇 廢仔媽:那是水蒸爐誒,我不會操作,肚子餓了 我定外送好惹 選了法式吐司香蕉跟有的沒的,餐到了後,音控下去拿餐,廢仔吃完繼續肥床上躺 咻一下時間過好快,中午惹 廢仔喊來孩子,2點媽媽要剪頭髮,妳陪我去,剪完再去吃東西 搭上Ub
Thumbnail
週末意外發現桌上一個御飯團,日期壓的是出門前一天,一週前。 被遺忘的這
Thumbnail
這是我服務在某間溫泉飯店發生的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分享一下我入職期間發生的事情,【畢竟我最近想不到要寫甚麼,大家看看就好了反正不一定是真的】 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是我本身的事情,據說是我幹的,但我根本沒印象,我也感覺我應該不會做這種事情。 事情是發生在飯店開業沒多久的時候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吵架時候講說達到目標再見面 雖然後來後悔了 但又不好意思去跟她說想見面 二來也是暑假房間難訂,貴 天氣又很熱沒地方去 我其實不吃零食的, 但買了一包荷包蛋口味洋芋片 因為我的暱稱蛋 睡前問她要不要一起出來吃這個 有點雙關語 醒來她說不要 洋芋片很不健康耶! 還給我看數據 說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剛才去買餸,回家之後發現忘記了買果醬,然後又要開車出去買果醬,然後買了很多其他的東西,回到家裡準備煮咖哩卻發現忘記了買咖哩。。。 真的是晴天霹靂。。。也許還沒有到73歲我我的腦就已經不能再正常運作了。。。 s
Thumbnail
「你比我想得還有趣,可惜你只做一天,不然就多介紹其他人給你認識了。」 嘉穎靠在後車窗興高采烈的說。 我的外套因為剛才衝進鐮捲裡被碎石劃破了。 從破口鑽進來的空氣冷得我不自在,只能吃還有餘溫的肉包取暖。 我滿嘴食物含糊的說:「妳就饒了我吧。」
早上9點多,🧒:媽媽現在9點了,妳會用微波爐嗎?我想吃鬆餅🧇 廢仔媽:那是水蒸爐誒,我不會操作,肚子餓了 我定外送好惹 選了法式吐司香蕉跟有的沒的,餐到了後,音控下去拿餐,廢仔吃完繼續肥床上躺 咻一下時間過好快,中午惹 廢仔喊來孩子,2點媽媽要剪頭髮,妳陪我去,剪完再去吃東西 搭上Ub
Thumbnail
週末意外發現桌上一個御飯團,日期壓的是出門前一天,一週前。 被遺忘的這
Thumbnail
這是我服務在某間溫泉飯店發生的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分享一下我入職期間發生的事情,【畢竟我最近想不到要寫甚麼,大家看看就好了反正不一定是真的】 接下來要說的事情,是我本身的事情,據說是我幹的,但我根本沒印象,我也感覺我應該不會做這種事情。 事情是發生在飯店開業沒多久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