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字是最近常在腦中浮現的,有一陣子了。
近期做完事或打完文章便會檢視自己,總是因為微小的事情緒起伏,喜惡分明。喜歡的事情有幹勁,不喜歡的事情未做先想睡,有太多欲望,總太急躁,喜怒哀樂明顯。一方面告訴自己得有個平衡,一方面我也只是個普通人,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別被情緒牽著走,有些方法在情緒來之前可以預防。
"如如不動"的上下原文是這樣的 :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而這四句偈是 :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佛陀說持經、持四句偈讀誦或教導他人時,應"誠實"的講解,不應有我們是"菩薩"、聽眾是眾生或有任何分別心,應保持平靜維持本心、本我,本心不因為外界干擾而影響講解的自己。
因為不懂"如如不動",所以看了書與聽了講解,更是混亂了。但我想這四字在腦中浮現,便是要我注意與學習情緒的問題,這是目前最初淺的理解了。也許讀過多遍之後,還有其他感悟。
「如如不動」,還未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