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我的過去、自我療癒的過程、書籍閱讀、以及社群討論。
🎯 這篇文章的目標
1. 讓迴避型人格者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並知道自己可以改變。
2. 讓愛上迴避型的人,知道這不是「不愛」,而是「害怕親密」,並學會如何應對。
3. 讓所有在愛裡感到不安的人,知道愛應該讓人安心,而不是讓人越來越害怕。
這不是一篇純粹分享「迴避型人格」的文章,而是一篇帶有溫度的分享。希望每個正在愛裡掙扎的人,都能從中找到力量。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這是我曾經被問過無數次的問題。
有時候,我想要回答:「我沒有害怕親密啊。」
但每當關係變得太近、太深,我的內心就會出現一種無法忽視的不安感。
這是一種說不出的焦慮,
當對方靠近,我感覺自己無法呼吸;
當對方期待更多,我感覺自己像被推向懸崖。
即使我知道這個人對我很好,
即使理智上告訴自己應該放心,
但我的心,還是忍不住想逃。
我並非不渴望愛,
但「親密」這件事,對我來說,並不是一種純粹的幸福,反而是一種壓力。
在《我總是在感情裡,慢慢退後》這篇文章裡,我說過——
「當感情越深入,我的內心就開始不安,因為我覺得自己失去了退路。」
這種焦慮,並不是因為我不愛,
而是因為親密意味著「我要對這段關係負責」,而這正是我最害怕的事情。
✔ 親密意味著,我要敞開自己,讓你看見最真實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