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接觸、內心孤獨」的假性親密
在過往的親密關係中,你可能有以下的經驗:
- 你很喜歡對方,但又害怕對方靠自己太近。
- 你努力地照顧對方,或是讓對方照顧你,但內心卻充滿著焦慮、不安與怨恨。
- 每當遇到衝突時,你們總是可以快速解決問題,卻沒有產生任何親密與踏實感。
- 你覺得這段關係並沒有豐富你的人生,但你也害怕失去對方,所以只好持續待著。
很可能,你落入了「假性親密關係」。這是一種表面上積極接觸,但內心很孤單的互動模式。我們樂於照顧對方,也樂於接受對方照顧的行動,乃是為了緩解「不被愛」的深層焦慮。假性親密關係基於自我保護,壓抑了真實的需要,也阻隔了愛的流動;它不讓兩人真正地「給予」自己,杜絕各樣受傷與脆弱的風險。
但矛盾的是,為什麼我們渴望進入親密關係,又害怕親密關係帶來的真實感?或許,是因為我們長年習慣壓抑自己的需要,也害怕真實自我的誕生會為關係帶來威脅,因此只好躲在假性親密的保護傘下持續這種「我好,你也好」的表象和諧。但是,假性親密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總有人因為持續的孤立感而受不了。
究竟,這樣的自我保護策略從何而來呢?美國心理學家馬克.伯格(Mark B. Borg, Jr.)、精神科醫師葛蘭特.柏連納(Grant Hilary Brenner)與護理師丹尼爾.貝利(Daniel Berry)合著的
《假性親密:修復失衡的互動,走進真實關係》(IRRELATIONSHIP: How we use Dys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to Hide from Intimacy)便為我們剖析假性親密的特質,透過一個個故事引領我們思考自身的童年經驗,並提供從傷痛中復原的具體工具。
「招牌歌舞」帶來的安全感
作者指出,假性親密源於我們的童年經驗。孩子時常在缺乏足夠的反思能力下,將父母「不快樂的情緒狀態」解讀為「對自身安全感的威脅」,深怕自己的表現不好就換不到父母的愛。為了緩解這樣的不安,孩子容易將「引起他人的正向情緒」視為自己的責任。孩子忽略的是,照顧者會犯錯,而自己也有被滿足的需要。
這些緩解不安的求生策略包括:當一個乖孩子,不要讓父母擔心;按照父母的期待成為一個有用、聰明的人;使用「不打擾的溫柔」,讓身陷沮喪情緒的父母過得好一些;扮演丑角,來娛樂或討好父母,緩和大家的負面情緒。
這些求生策略又被稱為「招牌歌舞」(song-and dance routines),目的是確保自己有安全感,好舒緩可能不被愛的焦慮。這樣壓抑自我、在情感上有所保留的互動,會植入在我們的大腦中,好讓自己在面對各樣親密關係時保有某程度的控制感,相信只要讓對方好,自己也會跟著好。但這些脆弱的安全架構會隨著時間崩解,因為它不允許愛的自然流動,也讓關係中的雙方很不自在。
「假性親密關係的欺人之處在於,它讓人感覺很好,而這正暗示了不對勁的一切。雖然從外表上看來很真實,但其實舒適是來自於麻木。關係雙方並不自覺,卻又刻意地選擇自我保護,不去深刻地參與彼此的生活。因此,假性親密關係導致一種『沒贏家,也沒輸家』的情況。」
不斷地付出與接受,直到造成傷害
為什麼感覺很好,卻總是又有一種不對勁的感受呢?因為在假性親密中,雙方都在「表演者」與「觀眾」的面具下互動,彼此正增強心理防衛系統,在渴求愛的同時規避愛的可能性。
表演者是關係中相對主動的一方,總是以「我了解你的需要」之姿來幫助、照顧、服侍觀眾,但他的關懷與同理是總是隔著一段安全距離,誰也無法觸碰到他的內心。由於表演者太想要呈現照顧者的模樣,因而害怕暴露自己的弱點,甚至表現一副「都交給我來」的控制狂傾向。
然而,這樣的照顧是會帶給伴侶壓力的,也常常會因為表演者沒有受到對方足夠的「感激」而發怒或感到自慚形穢。久而久之,這樣的照顧變得無力、孤立且帶來怨恨。
觀眾則是關係中相對被動的一方,期待「對方會滿足我的需要」。他一方面期待表演者可以好好在台上大秀關懷特技,好解決自己的負面情緒;但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生活被表演者控制,感到自己一直對方注視、成為「待解決的項目」。
觀眾為了要讓表演者好過,給他舞台,內心深處卻知道對於愛的渴求從來沒有被滿足。但是,觀眾不敢跟表演者表達自己真實的需要,深怕說破會讓對方內心難過,這是雙方都極力避免的事情。由於觀眾不甘於削弱自身的自主性,常常發動「被動攻擊」,對表演者的關懷表現得「無動於衷」,以此來懲罰對方。
表演者時常控訴觀眾不了解他的辛苦,觀眾則以退縮的姿態來表達抗議。由於雙方都害怕坦露脆弱、害怕對方離開自己,所以不敢說出真相──我們從未活出真實的自我。
「假性親密關係所產生的孤立感和不滿足,是由於參與者使用的是貌似出自同理心的言語和姿勢,卻矛盾地在情感上保持安全距離。所有人都相信自己是在努力做對的事,但沒有一件事行得通,也沒有人知道為什麼。」
不再假裝自己沒事:修復的機會之窗
這樣的假性親密,源自於雙方都想要透過控制的手段來製造安全架構,卻隱藏了內心真實的感受。或許,表演者渴望自己受到對方的關懷,並坦然接納自己的無能為力;或許,觀眾渴望給予自己的生命,為關係帶來新的刺激。
不一致的感受無法持久,總有某些時刻,我們再也不想為了讓對方好過而假裝自己沒事。書中稱之為「機會之窗」,這是修復假性親密的契機。
書中有三個我認為滿值得學習的要點。第一,接受事情已經出錯。復原的前提是承認自己有不滿的情緒,意識到招牌歌舞已經失效。儘管面對自己的真實感受會很不舒服,但唯有面對才能換來真實的自我誕生,也才會有踏實的安全感。
第二,了解到改變不是「我要為你做什麼」,而是「我們可以一起做什麼」。單方面地解決對方痛苦非但沒有辦法帶來交流,反而讓彼此更加孤立。然而,當我們承認自己並不是很明白對方的需要,坦承自己的無助與脆弱,學習說出自己的感受,就有機會在脆弱中彼此連結,找到向前走的動力。
第三,從小的改變開始。關係的修復不會是天翻地覆的大逆轉,唯有透過日常的累積與磨合才能打造一個更加強韌的互動模型。當我們擺脫招牌歌舞的模式,誠實表達自己的需要,對方可能會不習慣;但那正是關係的動態性質,對方也必須調整自己來面對新的你。
結語
我認為《假性親密》談的核心重點是:我們的恐懼讓我們害怕不被愛,因而想要控制愛;但當我們願意放手相信愛,愛會帶領我們走向生命蓬勃的境地。
《假性親密》提供了一個說不上完整,但相當實用的框架,來檢視我們親密關係的健康程度。很多時候,我們說不上自己跟伴侶有什麼明顯的不合,但內心總是有不踏實的感覺。相信本書會給你一部份的解答,帶領你認識更深的自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