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54 海外挑工初體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往因為移工數量不多,所以是以視訊的方式挑選,流程大約是公司提供一些條件給仲介,仲介再透過海外仲介收履歷,然後從這些履歷挑選一些合適的人,然後一整批安排視訊面試,有一些視訊是在海外仲介的場地,有一些甚至是面試者在一個自己的地方做面試,視訊面試自然有其限制,但相對也方便。

 

目前的公司因為移工需求數量較多,加上用人單位主管的需求,所以近兩年來都是透過海外出差實體挑工,主要可以現場更直接的看到完整的人,然後對於一些問題回答更能透過比較完整的肢體反應與表情去評估是否合適。

 

#面試前的測驗

 

因應公司要求,通常可以安排語文,邏輯,數學或是細心度的測驗,這些會在面試前就取得做為參考,那因為招聘職位是需要搬重,所以又加上了一些肢體的測驗,包含了深蹲五下,搬運沙包,比較特別是因為金屬產品的關係還有一個手汗的測試

 

#語文反應觀察

 

因為菲律賓雖然都有學過英文,但其實菲律賓還是有自己的語言,所以要求所有回答以及海外仲介協助問答都是透過英文,也能大概知道人員的英文能力狀況,減少未來上工後的溝通問題。

 

#大概問什麼看什麼

 

基本上還是針對履歷上曾經的工作經驗,有沒有一些與現有工作相關,特別是一些製造業工廠相關的內容,過去對於輪班能否接受,加班的狀況。如果少數有曾經到過台灣,也問問為什麼當初沒有繼續留在台灣,然後再從這些回答的反應去觀察是否真誠回答,有沒有刻意的閃爍。

 

#整體體驗

 

這次挑工一早七點多的飛機,所以三四點就得起床,到達當地之後,十點就開始上工面試,當然海外仲介也是滿盛重的服務我們,例如都會準備餐點飲料等。但一整天海量面試70多位,最後挑選10%正取,10%備取(避免人員資料申請有問題),一天打完收工。先前如果需求量更大,就得兩天面試,就得變成一個三天的出差行程。

 

#薪資差異性

 

菲律賓當地工作月薪大約落在15000披索上下,匯率大概0.56,相對於台灣的基本工資加上加班,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就如台灣人會到更高薪資所得國家打工一樣的道理,這次面試也遇到一個人員曾經在台灣工作六年,因為疫情回菲律賓,然後賺的錢讓他有將近都不用做事,因為錢花完了所以又想來台灣工作。

 

#挑工結束後

 

當天會針對一些工作的內容詳細說明,如果兩天的就是一開始等待就先說明,然後相關文件簽名,再來就是得準備因入境台灣必要的文件,而備取就也是針對可能有人文件無法備齊,或者是體檢有問題等,後面就是準備新工報到,也就算是一個已經操作過的循環。

 

怎麼也沒想到疫情後的第一次出國竟然是海外出差,雖然都在工作,但也稍微認識與理解了菲律賓的一些飲食習慣與風土民情,更可以多理解移工同事們一些。最近依然非常忙碌,忙碌之餘還是要顧好身體,多喝水,盡量正常飲食,睡眠充足,別累壞了~

avatar-img
22會員
638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開工後的一周,工作狀態跟工作量整個超級滿載,主要原因來自於年前的單位整併,所以整個部門長大了,自己也從專案性質再多接了一個總務部門,然後就又回到了過半的行政工作範疇。   #事情沒有真的做完的一天   這是一種很難言喻的觀念,尤其不是要走一個躺平狀態的話,大概會跟從小被教育的努力就會克服
  開工第二天,還有年節的倦怠感嗎?每每過年都覺得比上班還要累,行程滿檔,但從睡很晚跟一直吃再切換回工作模式,也還是要有點準備。因為農曆年的關係,似乎都會有兩次啟動的感覺,一次是西元年一次是農曆年,特別是類似體態相關的目標,今天就來記錄聊聊農曆年後開工準備做什麼吧。   #檢視一下工作目標
即將過年囉,因為農曆年總是落在一二月之間,有一些常見關聯的事情,如果已經經歷過的大概有概念,如果沒有,是個感覺忙翻但同時也可以建議好好記錄下來,明年就可以預先準備囉。   #年度績效   雖然正常來說應該在12月底或是1月初就會績效打完,但各企業習慣不同,但免不了的會跟年終掛勾,所以能否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你有曾經上班摸魚的狀況嗎? 是跑去上廁所多滑了個手機,還是在座位上做了一點非公司的事情,還是利用職務之便每次外出就在外面多待一下才回來。   有些時候事情可大可小,公司也未必都會搞得跟抓賊一樣,只是過了頭就很容易出事,然後其實要找出證據也沒有那麼困難(但其實非常麻煩)。   起因於某次
  每到年底就是績效考核的時間,多數也都會跟年終連動,加上台灣的年終也都習慣跟著農曆過年差不多時間發放,這種比較早過年的時間就會顯得相對工作時間來得短,這大概跟過往賣場經營有種相似感,不會單純是日期週期,而是納入農曆年的時間因素。   #績效的常態分佈   當人員達到一定規模,一定會有
開工後的一周,工作狀態跟工作量整個超級滿載,主要原因來自於年前的單位整併,所以整個部門長大了,自己也從專案性質再多接了一個總務部門,然後就又回到了過半的行政工作範疇。   #事情沒有真的做完的一天   這是一種很難言喻的觀念,尤其不是要走一個躺平狀態的話,大概會跟從小被教育的努力就會克服
  開工第二天,還有年節的倦怠感嗎?每每過年都覺得比上班還要累,行程滿檔,但從睡很晚跟一直吃再切換回工作模式,也還是要有點準備。因為農曆年的關係,似乎都會有兩次啟動的感覺,一次是西元年一次是農曆年,特別是類似體態相關的目標,今天就來記錄聊聊農曆年後開工準備做什麼吧。   #檢視一下工作目標
即將過年囉,因為農曆年總是落在一二月之間,有一些常見關聯的事情,如果已經經歷過的大概有概念,如果沒有,是個感覺忙翻但同時也可以建議好好記錄下來,明年就可以預先準備囉。   #年度績效   雖然正常來說應該在12月底或是1月初就會績效打完,但各企業習慣不同,但免不了的會跟年終掛勾,所以能否
“台積電已學會與 400 名夥伴共舞合作,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跳舞。”   好書大大推:張忠謀自傳(上下冊) 作者:張忠謀 天下文化出版   比起雪球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厚度稍微少了一些,不過終於可以等待到下冊的出版,原本想買個電子書快速入手不用等,但看到那些個照片與圖表,還是買
  你有曾經上班摸魚的狀況嗎? 是跑去上廁所多滑了個手機,還是在座位上做了一點非公司的事情,還是利用職務之便每次外出就在外面多待一下才回來。   有些時候事情可大可小,公司也未必都會搞得跟抓賊一樣,只是過了頭就很容易出事,然後其實要找出證據也沒有那麼困難(但其實非常麻煩)。   起因於某次
  每到年底就是績效考核的時間,多數也都會跟年終連動,加上台灣的年終也都習慣跟著農曆過年差不多時間發放,這種比較早過年的時間就會顯得相對工作時間來得短,這大概跟過往賣場經營有種相似感,不會單純是日期週期,而是納入農曆年的時間因素。   #績效的常態分佈   當人員達到一定規模,一定會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仲介公司)在就業服務法都是以管理的角度為著眼點,所以不要認為我家需要外籍看護或者我們公司需要移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個誤解可大了;不信嗎?看看下面的案例喔。 原合約條款記載: 「外籍移工」之「招募」及「外籍移工」及「外籍建教生」之「管理服務」。 有包括「外籍建教生」之仲
Thumbnail
因為身為公司人資也有接觸招募的關係,閒聊之間身邊許多朋友會好奇詢問 到底在面試後,公司是怎麼錄取哪位候選人呢? 這題很難三言兩語道盡,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會說 「公司會選擇在有需求的當下最適合我們的候選人——尋找那位有緣人」
Thumbnail
EP.03 人事篩履歷 雖然標題看起來是篩選,但多數的人事招募工作有看到主動投遞的大概就是直接轉發用人單位主管,詢問這個要不要約。如果都沒有什麼主動投遞的,就如同前面所提,那就會根據用人主管的一些特定條件去搜尋,然後一次提供部分數量,再讓主管挑挑有沒有合適可以問的。這樣的一段工作對於招募來說相
Thumbnail
Ep.2 人事看履歷 這次就來寫寫身為人事的我們喜歡看到什麼樣的履歷,反過來想,剛好就可以當做某個程度求職者在履歷撰寫上的參考指標。 供需狀況 一切還是供需平衡問題,對於大公司的熱門職缺可能履歷量很大,甚至大到會有一些關鍵字系統協助做一輪的篩選,這種狀況之下選擇多,自然就可以用比較
Thumbnail
EP.1 人事撈履歷  We're Hiring.... 大缺工時代,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喊缺人,人事行政常見工作最多的就是撈履歷,約面試,這篇就先從招募的入門聊一聊,也許招募應該可以寫滿多篇的。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從瞭解需求到瞭解自身技能,撰寫客製化履歷的三個步驟。作者通過分享自己的面試經驗,提供了對準備面試有興趣的人的幫助。同時介紹瞭如何從服務業轉職軟體科技業,並提供了免費檔案供讀者下載。
Thumbnail
透過內部轉調找到國外工作的真實故事。分享多次嘗試和文化挑戰後,終於在海外職場站穩腳步的經驗
Thumbnail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仲介公司)在就業服務法都是以管理的角度為著眼點,所以不要認為我家需要外籍看護或者我們公司需要移工,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這個誤解可大了;不信嗎?看看下面的案例喔。 原合約條款記載: 「外籍移工」之「招募」及「外籍移工」及「外籍建教生」之「管理服務」。 有包括「外籍建教生」之仲
Thumbnail
因為身為公司人資也有接觸招募的關係,閒聊之間身邊許多朋友會好奇詢問 到底在面試後,公司是怎麼錄取哪位候選人呢? 這題很難三言兩語道盡,但如果用一句話概括的話,我會說 「公司會選擇在有需求的當下最適合我們的候選人——尋找那位有緣人」
Thumbnail
EP.03 人事篩履歷 雖然標題看起來是篩選,但多數的人事招募工作有看到主動投遞的大概就是直接轉發用人單位主管,詢問這個要不要約。如果都沒有什麼主動投遞的,就如同前面所提,那就會根據用人主管的一些特定條件去搜尋,然後一次提供部分數量,再讓主管挑挑有沒有合適可以問的。這樣的一段工作對於招募來說相
Thumbnail
Ep.2 人事看履歷 這次就來寫寫身為人事的我們喜歡看到什麼樣的履歷,反過來想,剛好就可以當做某個程度求職者在履歷撰寫上的參考指標。 供需狀況 一切還是供需平衡問題,對於大公司的熱門職缺可能履歷量很大,甚至大到會有一些關鍵字系統協助做一輪的篩選,這種狀況之下選擇多,自然就可以用比較
Thumbnail
EP.1 人事撈履歷  We're Hiring.... 大缺工時代,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喊缺人,人事行政常見工作最多的就是撈履歷,約面試,這篇就先從招募的入門聊一聊,也許招募應該可以寫滿多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