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下篇:性與天道的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論語中出現了兩個「性」字,作者認為應以論語有關的內容加以確定,不可孤立而解。孔子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朱元晦認為此處應指「氣質之性」,即血氣生理的性;如「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上述之愚、魯、辟、喭,相當於氣質之性。然作者認為,即便氣質之性之初,也已各有不同,只是潛而未顯而已。論語的另一處性字是子貢所言:「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按照朱注說法「文章,德之見乎外者…其實一理也」,此處之「性」為義理之性,則孔子其實主張性善;此處之「性」與天道之「性」,與「性」相近也三者之間,彼此是否有關連性?

 

  為解答上述問題,作者認為需先把孔子對宗教的態度弄清楚。孔子對鬼神的態度,可用「敬而遠之」四字概括。論語中記載孔子的祭祀態度認真,其實是表現出他的仁愛之德,他祭祀的對象以祖先為主,這便表現出孝道和仁心的擴大。這與普通宗教有本質的不同,其目的只在盡德,並無所求於鬼神。且孔子又懷著不忍之仁心,不忍否定大眾所相信的鬼神之存在。

 

  而論語提到的天、天道、天命的態度,與鬼神全然不同。若單一言「命」字,皆指命運,如生死、貧富。孔子與其弟子對於命運的態度,是在不爭辯其有無,也不讓它影響到人生活的條件下,任憑自然發展。但若論語提到與天相連的天命、天道,則是秉持敬畏態度。這表示孔子認為代表春秋時代道德法則的「天」,並非抽象而是實體。例如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德的普遍性及永恆性,即為孔子所言天、天命、天道的真正意涵。所謂下學而上達的體現,即是由十五至於學乃至知天命。透過下學而上達,將生命與天命連結,實際上是性與天命的連結;從有限性的血氣心智之中,開發出內在人格的無限性。墨子公孟篇「儒之道足以喪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為不明,以鬼為不神,天鬼不說,此足以喪天下。」可印證儒家對於傳統宗教抱持否定態度。孔子五十歲所知天命乃道德性天命,非宗教性天命。

 

  若單從血性心智處論性,無法直接得到「性相近」的結論,只有從血氣心智的不同形象中發現其有共同之善的傾向,才能說出「性相近」;如「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之中的「進取」、「不為」即是。由此可知,性相近的「性」,實則為善。因此,論語中的兩個「性」字,實際上意義相同。人人皆有此「性」,透過「學」,便能逐步完整內在人格世界,進而達到「知天命」,甚至是「隨心所欲,不踰矩」的境界。當性與天道融合之時,便是內在人格世界逐步完成之時。

 

  而孔子是透過一條怎樣的道路去連接性與天命?答案即是他的思想核心──「仁」。春秋時代的統一理念是禮,而孔子也看重禮,但他卻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表示孔子的核心價值是仁;只有在仁的基礎之上,禮才能發揮作用。

 

  仁在論語中究竟是何意?孔子之前皆以愛人為仁,而孔子的仁依然包含愛人的層面,不過卻是愛人二字遠遠無法解釋的。作者提到,仁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這種精神包含兩方面:一是對於自身人格建立及知識的獲取有無限的追求,二是對他人無條件的感到有應盡的無限責任。此種精神落實於具體生活行為時,便是仁的部分體現。而提到整體的仁,則又是一種功夫、方法,即「仁之方」。孔子常針對個別學生的問題,只就此精神的一個方面,甚至仁之方的某一點加以指點,作為實現仁的起步方法。此仁之方即是「下學」。仁的精神可分為成己、成物兩方面。「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此為個人修養,為成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我們可以實踐的對他人的最低責任,為成物。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正是為仁的功夫和方法;忠是成己的一面,恕是成物的一面。人的精神自覺有各種方面,有成己自覺的人,卻未必同時有成物的自覺;但在仁的精神中,是人我雙成的,成物即在成己之中。論語憲問篇中,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此即說明了。然以上所言之成己成物的分別,僅是落實在現實的功夫方法須經歷的層級、及為了表述的方便性。事實上如程明道所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既無我與物之分,則亦無成己成物之別。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此處「己」即為「形氣」,也就是感官;感官為了滿足己欲,雖可發出智能的努力,但也會加深人我對立。此私欲是對於仁之精神的根本障礙。「克己」即是要戰勝私欲,突破自己形氣的限制。所以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因為仁渾然與物同體,所以天下實則融納於自己仁德之內。

 

  上述可知,仁對於成己成物的責任是無限的,因此仁的自覺心將轉化為對各個學問的無限努力。「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是孔子的仁。一切學問皆可被仁所涵攝、成就。但為何在學問上有成就者,只被稱為學者,而非仁人?是因問他們多半只有智能的自覺,但沒有成己成物的仁的自覺。

 

  作者舉例說明孔子認為仁存在於每個人的生命中。孔子言「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外在事物無法隨要隨有,但仁的自覺是能現成的。孔子雖未明言仁是人性,但如前述,他其實認為性是善的;善的終極便是仁,人性能透過下學而上達成為仁,實際上認定了仁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雖然孔子云「我欲仁,斯仁至矣」但他也不敢以仁自居,為何?除自謙的可能性外,主要原因是仁的境界是無限的、仁所應盡的責任也是無限的,因此仁並無完成一說。若是以仁自居,便是當作完成,仁就在此斷了。孔子不以仁自居,是他對仁的無限性的深切體認。

 

  綜合前述,孔子認為仁是人生而即有,且仁的特質又是超越生理欲望的限制。從天生而又具有無限超越的特質而言,所謂仁的人性,實則和當時所指的天道、天命相同。從「天生德於予」、「天何言哉」、「畏天命」可看出天進入他生命之中;但與傳統宗教中,天為外部的主動者而人為被動者的狀態不同,孔子的天是從自己的性中浮現,對仁的決定權在自己而非天。由此可知孔子的性予天道是上下連通的。孔子奠定了正統人性論的方向,也是中國正統文化的基礎。




共勉

2025.02.16

我開始寫作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留下自己存在的證明。 廣義來說,這些文章大概都算一種怪誕的自我介紹吧。 但是其實我並未了解全部的自己,而我將用一生的時間來體會。 盼這些內容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2/16
自由靈魂的貓-avatar-img
1
謝謝您的分享❤️
自由靈魂的貓-avatar-img
1
自由靈魂的貓-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6
旅人小萌 希望對您有用!
〈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詳述DeepSeek與其他AI模型的比較,並探討優勢、劣勢及應用領域。 DeepSeek優勢在於中文語義理解,以及金融和法律領域的專業知識,但創意多樣性略遜於GPT-4。
人類圖中的中心,可以區分成定義、無定義、完全開放這三種。 全空白的中心,其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為何?這些開放中心非常敏感、靈活,容易受到環境與他人影響。
作者認為,人生,是由一個個的選擇構成。然而,當內心掙扎時,該如何做選擇? 此篇是作者的思辨過程。
近日chatgpt推出新的功能:「推理」,各位是否都試過了呢? 提出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高的前20本自我成長、心靈療癒類的書單
〈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詳述DeepSeek與其他AI模型的比較,並探討優勢、劣勢及應用領域。 DeepSeek優勢在於中文語義理解,以及金融和法律領域的專業知識,但創意多樣性略遜於GPT-4。
人類圖中的中心,可以區分成定義、無定義、完全開放這三種。 全空白的中心,其各自的優勢和劣勢為何?這些開放中心非常敏感、靈活,容易受到環境與他人影響。
作者認為,人生,是由一個個的選擇構成。然而,當內心掙扎時,該如何做選擇? 此篇是作者的思辨過程。
近日chatgpt推出新的功能:「推理」,各位是否都試過了呢? 提出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高的前20本自我成長、心靈療癒類的書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送禮」是電商業界的月經文,是不是就要拿出來討論,但總會有一種聲音:「送貨地址填朋友家就可以了吧?」所以電商做送禮業務一直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令人意外的是,在電商環境時移勢易的今天,送禮卻成了淘寶解決當前電商難題的一劑良藥。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流浪者,不是在流浪就是在準備流浪的路上。 平常肉身被困在辦公室的時候,只能用Google map靈魂旅行,於是知道許許多多的冷門國家,總是好奇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某次看到一則新聞:一天之內跨年兩次。狂男在雪梨跨年完後直接飛到庫克群島再跨年一次,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這樣的國家(狂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送禮」是電商業界的月經文,是不是就要拿出來討論,但總會有一種聲音:「送貨地址填朋友家就可以了吧?」所以電商做送禮業務一直讓人覺得有點多此一舉。 令人意外的是,在電商環境時移勢易的今天,送禮卻成了淘寶解決當前電商難題的一劑良藥。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流浪者,不是在流浪就是在準備流浪的路上。 平常肉身被困在辦公室的時候,只能用Google map靈魂旅行,於是知道許許多多的冷門國家,總是好奇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人是怎麼生活的。 某次看到一則新聞:一天之內跨年兩次。狂男在雪梨跨年完後直接飛到庫克群島再跨年一次,才知道世界上有一個這樣的國家(狂
有位學生曾問我:該怎麼創作內容? ​ 這問題,讓我想起 村上春樹 的「寫作秘密」 ;村上春樹,早期開始寫小說,一直有個困擾,他腦中畫面太多,情緒也太滿,結果一寫下去——卻是密密麻麻的形容詞、冗長的對白、複雜的句子...
此篇文章提供寶可夢集換式卡牌遊戲最新擴充包的資訊,包含上線日期、特色卡牌、活動內容、新周邊以及收集建議等,幫助玩家做好準備迎接新卡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中,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大舜如果碰到當面順從他的臣子,會引以為戒。孔子如果碰到討好他的人,會生氣氣。如果你們願意聽聽我真正的想法,就讓我來說一下吧。 天地洪荒之始,人們的智慧剛開。 三皇五帝承繼了上天的旨意(原文寫符籙,很有趣),夏朝跟商朝也按照著過去的經典行事。 然而……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甯媚於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八佾第三)。 孔子在衛國逗留了很多年,跟衛靈公王相談甚歡。孔子遊說的諸侯中,衛靈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很欣賞孔子主張那一套,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第十二)。但不知為什麼
Thumbnail
孔子在《論語》中多次引用《詩經》中的詩句來補充他的語言,為他的觀點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論證。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