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徐復觀人性論史——孔子(上篇:孔子之地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此篇作者詳細說明了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並探討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孔子用一生時間,將春秋時代的名詞概念賦予更深厚的意義;例如「君子」、「小人」在先秦時期原指上位者和平民,而孔子所稱的君子則更富有個人素養上的意義。

 

作者說明論語的主張有幾種不同表達方式。「微言」是根據道理本身立言而不考慮現實環境;「大義」是根據現實環境所作的改良性主張。且同樣的話,表達方式也因人而異,有的僅適用特殊對象,有的則可代表一般原則。有些人並未將上述表達方式分別釐清,便以為是論語的矛盾;且由於當時的政治因素影響,許多解釋扭曲了原意,尤其是君臣父子等人倫方面。

 



作者多從「微言」方面說明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與地位:


第一點,中國文化史上是由孔子發揚並實踐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孔子的普遍平等,作者以三點來說明。其一,孔子把原先階級上的君子小人之分,轉為德性上的區別,因而打破社會政治上的階級限制,始階級不再是決定人生價值的因素。其二,孔子打破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的障壁,他主張有德者才適合掌握政治權力,統治者應實行以身作則的德治。其三,孔子打破了種族偏見,他認為人之間的各種差異只是教育問題。

然而,論語在政治相關的論述,卻引發了兩個大誤會,其一是「政治叛逆」的說法,說孔子是「勸下亂上,教臣殺君…」;其二是以為孔子的政治目的是想恢復周初的封建秩序。關於誤會一,有人認為論語與左史的記載不合而不可信。然左史是以國政為中心紀錄,且是輾轉傳錄而成;而論語的紀錄是以孔子為主,且是門下弟子的親眼見聞。如此一來,怎能據左史反疑論語?誤會二則是源自孔子說的「吾其為東周乎」、「周監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實則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以天下為公之形象化的堯、舜為依歸。而當顏回問為邦,孔子答「行夏之時,乘殷之格,服周之冕,樂而韶舞」,此為斟酌四代,何嘗以周為限?

 

第二點,孔子開闢了內在人格世界——「仁」。

孔子之前的道德觀念都是外在的知識、行為,是以客觀世界的標準衡量出來的。而違仁不違仁,是無法量化的、屬於人的內部精神世界;此時人本自有主體性,不需要求客觀世界的外在條件。孔子將客觀的知識當作開闢內在人格世界的手段,而內在人格世界的價值則是改進客觀世界的動力與原則。

 

第三點,孔子奠定了中國學術發展的基礎,開始有「學的方法」。

學的方法須由反省、自覺而來。為學的精神,一忠信,二求知,三立德。何為忠信?如朱元晦言「盡己之謂忠,以實之謂信」。無論在德性、求知等方面,一切方法、功夫,皆應以忠信之道貫徹。

求知的方法,必也學思並重,必也正名。思要以學得的東西作為材料,以主觀思考加以檢別、消化,進而「闕疑」、求證,並由已知去推理未知。孔子言「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即因不思而沒有推理能力。孔子說的正名,包含知識、行為方面。他認為正名是為了語言表達的正確,而這正是行為正確的基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即是。

立德的方法,重在實踐,重在內省。透過實踐,方能下學而上達。舉凡孝弟為仁之本、忠恕為貫徹之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等為仁之目,皆是下學;此種下學本身便含有上達的可能性。孔子總是提點學生們要落實在生活中,否則便淪為空談。為何要內省?因為立德須探討人的行為動機,所以要探討自我、反省自我。如「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與積極的內省相對的,是消極的改過。「過則勿憚改」便是孔子對於消極改過的批判。

 

第四點,孔子肯定了教育的價值,並對於教育方法有偉大啟發;也就是「有教無類」的個性教育。

他雖認為中庸是最理想的性格,但當他說「古之狂也肆…古之愚也直」這類話時,都是建立在各種不同個性中發現其善處、長處並成就之。

 

第五點,孔子透過總結整理古代文獻,將過去的文化賦予新的意義,以啟迪之後的文化。

 

第六點,孔子思想中隱含了性與天道的合一,即為內在人格世界的完成。



下篇:論語中的兩個「性」字與天道、天命之間的關係


avatar-img
2會員
27內容數
我開始寫作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留下自己存在的證明。 廣義來說,這些文章大概都算一種怪誕的自我介紹吧。 但是其實我並未了解全部的自己,而我將用一生的時間來體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由靈魂的貓 的其他內容
近日chatgpt推出新的功能:「推理」,各位是否都試過了呢? 提出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高的前20本自我成長、心靈療癒類的書單
《被討厭的勇氣》摘要,分析適合及不適合閱讀的族群,並給予建議。
重點摘要本書內容,分析其論點的潛在問題及補充想法。 本書提供了有效的習慣養成策略,但需結合個人經驗彈性運用。
閱讀【臺灣都市傳說百科】的心得。 這是一本有系統性的書,推薦給對於臺灣傳說與習俗的歷史有興趣者。
4/5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這是一本回溯台灣史前文化的動人故事。 雙胞胎姊妹由於不同的抉擇走向歧異的道路...
4/5玦∣孿生
【疫情釀的酒】讀後感與省思。 推薦給在疫情中受挫者或創業人士閱讀。
5/5疫情釀的酒
近日chatgpt推出新的功能:「推理」,各位是否都試過了呢? 提出社群媒體上討論聲量高的前20本自我成長、心靈療癒類的書單
《被討厭的勇氣》摘要,分析適合及不適合閱讀的族群,並給予建議。
重點摘要本書內容,分析其論點的潛在問題及補充想法。 本書提供了有效的習慣養成策略,但需結合個人經驗彈性運用。
閱讀【臺灣都市傳說百科】的心得。 這是一本有系統性的書,推薦給對於臺灣傳說與習俗的歷史有興趣者。
4/5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這是一本回溯台灣史前文化的動人故事。 雙胞胎姊妹由於不同的抉擇走向歧異的道路...
4/5玦∣孿生
【疫情釀的酒】讀後感與省思。 推薦給在疫情中受挫者或創業人士閱讀。
5/5疫情釀的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歷代的聖賢英雄。即使出自凡夫、草莽,矢志貫徹自我而流芳百世!該當效仿否?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關於包含又稱「書經」的《尚書》在內的漢代經學,被冠上「古文」跟「今文」之分,正是從尚書這套書才開始這樣的用法。 史記儒林傳說:「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 關於史記儒林傳這段話, 其中: 「孔氏」是孔子的後世子孫,漢初魯恭王破壞孔子宅,從孔宅牆壁得到一批古文寫成的文獻,這
Thumbnail
子曰:『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雍也第六)。  孔子的『變』,是變回去,變到他推崇的先王之道時代;正好與法家的『變法』相反。  孔子之時,『禮樂崩壞』。但相對而言,魯國沿襲下來的禮制多些。而齊國相對于魯國,有管仲廢舊立新、富國強兵的變法,於是離先王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史,負責文書的史官。引伸為喪失活力,文縐縐的迂腐之輩。彬彬,物相雜之狀。  孔子的意思,質實多於文采,疏于禮樂,就像未進化的野人。而文采多於質實,就像史官一樣循規蹈矩和文縐縐的了。只有質實和
Thumbnail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雍也第六)。  孔子的學說被後人稱為儒家,但孔子及弟子並沒這樣自稱。《論語》通篇只此一個『儒』字。蓋當時儒是一種職業,充當喪葬、婚禮、祭祀等重要活動的司儀。這些都是人之所需,故稱之為儒。   孔子學習過和熟悉這一套,但卻不
都說孔子是最早整理《尚書》的人,但根據《論語》,孔子提到《尚書》的地方僅有寥寥四處
Thumbnail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第五)。  公孫僑,字子產,鄭國大夫。孔子稱讚他說:『他有君子的四種品德:『為自己做事謙恭,事奉上司謹敬,養護百姓予以好處,差遣百姓合乎時宜』。  其實是三個方面,一為
Thumbnail
孔子對以往和同時代著名人士多有評價評價。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第五)。  孔圉(yǔ),衛國大夫,『文』是他的諡號,『子』是尊稱。  子貢問,為何給孔圉『文』的諡號。孔子回答,『他
Thumbnail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八佾第三)。  『儀』,地名,屬衛國,在今河南蘭考縣境內;『封人』,管理土地的官員。孔子路過儀這個地方,他慕名前來求見孔子。就對看
Thumbnail
歷代的聖賢英雄。即使出自凡夫、草莽,矢志貫徹自我而流芳百世!該當效仿否?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