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緣人16-媒體識讀:當「我就爛」變成護身符,我們還能期待什麼?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這篇文章的創作靈感來自於當前社會對「爛」的容忍度越來越高,甚至開始將「爛」合理化,變成一種流量密碼。我觀察到,當某些人犯錯時,他們選擇的不是反省,而是直接擺爛,用「我本來就這樣」來迴避責任,反而讓自己免於批評。這讓我思考,如果社會開始默許「爛」作為一種選擇,那麼我們還能期待什麼?

作為一個為人父母的人,這件事更讓我擔憂。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長大後,生活在一個「爛」變成常態的世界。我害怕他們會看到這些網紅、KOL 用「誠實爛人」當護身符,誤以為「反正社會就是這樣,做好沒用,還不如爛得理直氣壯。」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以後努力維持標準,卻發現社會的標準已經崩塌。

這不僅是個人行為的問題,而是媒體識讀與價值觀崩壞的問題。當人們習慣「爛」,對「好」的標準自然會下降,最終導致整個社會對道德與責任的要求變得可有可無。因此,我希望透過這篇文章,讓讀者重新思考:我們是否正在用觀看、點讚、討論,間接推高了這種「誠實爛人」的生存空間? 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一個更好的媒體環境,就該從自身的選擇開始。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誠實爛人」為什麼變成一種流量保證?

這幾天,「孫生事件」再次讓我思考了一個問題:

當一個人不再掩飾自己的爛,他就變得無懈可擊了嗎?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

當一個人犯錯時,他選擇的不是改正,而是坦然接受,甚至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 「我從來就這樣,你們為什麼還要對我有期待?」

📌 「至少我沒偽裝,我很真實。」


這種邏輯聽起來很荒謬,

但它卻真的在網路世界發酵,甚至成為某些人的護身符。


因為當一個人讓大家習慣他的爛,他就不需要再承擔責任。

👉 你不會對他有更高的要求,因為你早已放棄對他的期待。

👉 你不會覺得他做錯了什麼,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做好。

這是一種比「翻車」更可怕的價值觀,因為這代表——我們開始默認「爛」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

🔹「道德缺乏魔人」,比「道德魔人」更可怕

我們都聽過「道德魔人」這個詞,

指的是那些愛批評別人、過度檢視他人行為的人。

但其實,比道德魔人更可怕的,是「道德缺乏魔人」——那些公然違反底線,卻還能合理化自己行為的人。

📌 道德魔人讓人反感,因為他們對別人的標準過於苛刻,但至少他們還有標準。

📌 道德缺乏魔人則是乾脆放棄標準,甚至希望別人也認同這種價值觀。


這些人最大的特點就是:

🔹 當他們做錯事,不會道歉,而是說:「我一直這樣,這叫真性情。」

🔹 當有人批評他們,會反嗆:「你們才偽善,我至少沒裝好人!」

🔹 當社會期待他們負責,會裝無辜:「不喜歡可以不要看啊。」

這種思維,影響的不只是個人,當整個社會對「爛」越來越習慣,我們對好壞的標準,也會跟著被拉低。

🔹「人設不會翻車」,但這樣的「人設」有價值嗎?

有人說:

📌 「至少他沒有翻車,從頭到尾都誠實地當自己。」

但這句話的問題在於——

「人設不翻車」,不代表這個人設值得存在。

🔹 一個人從來不曾試圖變好,不代表他比曾經努力過但失敗的人更值得被支持。

🔹 一個人一直做爛事,不代表他「真誠」,而只是因為他從來沒想過承擔更高的責任。


如果我們習慣這種邏輯,

我們最終會落入一個可怕的價值觀:

📌 「比起曾經試圖維持標準但後來跌倒的人,我們更願意接受從一開始就爛到底的人。」

但這真的是對的嗎?

🔹 為什麼我們開始接受「爛」?媒體識讀的重要性

這是一個「媒體識讀」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道德問題。

現在的網路環境,正在發生一種價值觀的轉變

🔹 當我們發現很多人表裡不一,就開始覺得「算了,還不如那些從頭爛到尾的」。

🔹 當我們被騙過後,為了避免再受傷,乾脆選擇「不相信世界上有好人」。

🔹 當社會對「爛人」越來越習慣,對爛事的容忍度也會越來越高。


但這是錯的。

就像你不會因為吃過難吃的飯,就決定從此放棄挑選好的食物。

📌 這世界本來就有偽善的人,但不代表「真誠的爛人」就值得推崇。

📌 我們可以討厭偽君子,但我們不該因此接受「不願意變好的人」。

🔹 我們該怎麼做?從媒體識讀開始

我們無法改變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

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不讓錯誤的價值觀影響自己。

✅ 1. 不要因為「被騙過」,就開始接受錯的價值觀

曾經有偽善的人讓你失望,不代表誠實的爛人就值得擁抱。

一個人「從頭到尾都爛」,不代表他比「曾經試圖變好但失敗」的人更值得被支持。

✅ 2. 不要讓「爛」變成新標準

如果我們開始習慣「反正大家都這樣」,那麼最終沒有人會再努力變好。

標準應該來自於價值,而不是來自於流量。

✅ 3. 你的觀看、你的按讚、你的訂閱,決定了什麼樣的內容能夠存活

別讓流量決定價值,而是讓價值決定流量。

媒體的影響力來自於受眾,而我們就是受眾。

🔹 結語:你可以選擇,這個世界應該往哪裡走

📌 「誠實爛人」不等於值得被推崇,「沒翻車」不等於值得被尊敬。

📌 真正值得尊重的,不是從頭到尾都沒裝過好人的爛人,而是那些努力維持標準,偶爾跌倒,但仍試圖向上的人。

📌 我們可以選擇,選擇關注有價值的事物,選擇不要讓「爛」變成一種新標準。

你的點閱、你的按讚、你的訂閱,都是一種選擇。

如果我們希望這世界有更好的內容,

我們就不該讓自己的關注,去餵養那些根本不在乎變好的人。

願我們都能擁有清晰的媒體識讀,避免成為價值觀錯置的受害者。


我們,下篇文章見。


更多文章方案如下👇👇👇

🌟 點亮計畫 | 讓你的支持,成為一束光 🌟

一篇文章,照亮一個想法;你的支持,點亮更多人的生命。

✨ 加入「點亮計畫」,你將獲得:

📖 每週 5 篇專屬文章+不定期專文

🔹 探討 人性、感情、金錢、成長,每天都有新的啟發

🔹 透過 故事與真實經歷,幫助你在人際、愛情、生活中更清晰、更有方向

———

📍 極光計畫 | 給還在愛裡游移的靈魂

🔹 理解病態型依戀,學會與愛共存,不再因恐懼推開重要的人

📌 每月至少 6 篇深度專文,探索愛與關係的底層模式

———

📍 金星計畫 | 成功的底層邏輯,真正值錢的思維 💰✨

🔹 看透賺錢、職場、選擇、資本遊戲的真相

📌 每月至少 6 篇深度專文,破解財富與成功的關鍵

———

🌟 恆星計畫 | 深度鐵粉專屬 🌟

🔹 擁有「點亮計畫」的全部內容

🔹 享有「恆星計畫」的專屬特權

———

🚀 宇宙計畫 | 自由抖內,解鎖全部內容

💎 你的支持,將點亮更多人的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94會員
803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你值得所有的美好 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其中不乏對成功、幸福、以及「美好」的定義與想像。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的生活片段、廣告中精心營造的理想形象,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對自身價值和應得之物的認知。然而,在追逐這些外在標準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真理:你
Thumbnail
你值得所有的美好 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接收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其中不乏對成功、幸福、以及「美好」的定義與想像。社群媒體上光鮮亮麗的生活片段、廣告中精心營造的理想形象,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對自身價值和應得之物的認知。然而,在追逐這些外在標準的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真理: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人性本善的觀點,並介紹了漢隆剃刀的概念。漢隆剃刀強調,應該用愚蠢、無知、可原諒的錯誤或未知原因來解釋不友善行為,而不是直接認為對方是惡意。這種思維方式能幫助人們更理性地處理日常生活中的衝突,避免不必要的對立。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現今渣男一大堆,大家有沒有感慨找不到好男人?」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真的,不只是渣男,媽寶、宅男、恐怖情人也一堆,讓人想放棄愛情。」「好男人不多,都結婚了啦!」女人在感嘆好男人難尋時,不自覺正在培養渣男,來看看這些行為,妳中了沒?
Thumbnail
有女網友在網路討論區問大家:「現今渣男一大堆,大家有沒有感慨找不到好男人?」此問題熱烈引起網友的討論。網友表示「真的,不只是渣男,媽寶、宅男、恐怖情人也一堆,讓人想放棄愛情。」「好男人不多,都結婚了啦!」女人在感嘆好男人難尋時,不自覺正在培養渣男,來看看這些行為,妳中了沒?
Thumbnail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
Thumbnail
這是一個俗濫的故事,但我們明知道「濫」與「爛」的差別。以湯瑪斯為中心的通俗其實是身為人類的真實,只是一旦轉換角色成為馬丁或阿嘉特,甚至是個旁觀者,便太容易做出道德批判,就像<世界上最爛的人>一樣,然而是人類天性注定了我們永遠不夠好,讓所謂的「爛」成了假議題,即使如此,造成傷害是沒有任何藉口的,只能償
Thumbnail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這句話被引用來作謀取私利為正當行為時 被喊得震天價響 其實第二句是正確的 問題是第一句 原意是:人若是不修“為”自己 將遭天地不容 想幹壞事時 或者手段激烈些 又喊出:量小非君子 無毒不丈夫 第一句沒毛病 第二句的無“毒” 原字是“度” 度量 心胸之意 是勸誡為人處事要寬宏大度
Thumbnail
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 這句話被引用來作謀取私利為正當行為時 被喊得震天價響 其實第二句是正確的 問題是第一句 原意是:人若是不修“為”自己 將遭天地不容 想幹壞事時 或者手段激烈些 又喊出:量小非君子 無毒不丈夫 第一句沒毛病 第二句的無“毒” 原字是“度” 度量 心胸之意 是勸誡為人處事要寬宏大度
Thumbnail
如果你和周圍的屌絲其樂融融,只能說明你錯了 。反過來看,當周圍的屌絲看不慣你,詆毀你,誹謗你時,也許你對了。 你去觀察那些把孝順、情商挂在嘴邊的人,要麼很窮,要麼內心很苦。因為這群人的習慣,就是允許別人的意願凌駕於自己的意願之上。長此以往,你會越來越窮,越來越苦,你的父母、家人也會因此而承擔後果。
Thumbnail
如果你和周圍的屌絲其樂融融,只能說明你錯了 。反過來看,當周圍的屌絲看不慣你,詆毀你,誹謗你時,也許你對了。 你去觀察那些把孝順、情商挂在嘴邊的人,要麼很窮,要麼內心很苦。因為這群人的習慣,就是允許別人的意願凌駕於自己的意願之上。長此以往,你會越來越窮,越來越苦,你的父母、家人也會因此而承擔後果。
Thumbnail
所以,這世上仍總是有這麼多虛偽的人們,認為他們自己比別人來得還要良好,然而,事實是,他們欺騙他們自己,並且希望藉由批判、咒罵、侮辱、威嚇來顯得自己比犯錯者來得還要更加高大,然而,他們卻選擇用同樣惡劣的、糟糕的方式來對待那些犯錯的人們,透過殺戮與傷害來進行復仇與報復,因此,他們實際上與犯錯者無異...
Thumbnail
所以,這世上仍總是有這麼多虛偽的人們,認為他們自己比別人來得還要良好,然而,事實是,他們欺騙他們自己,並且希望藉由批判、咒罵、侮辱、威嚇來顯得自己比犯錯者來得還要更加高大,然而,他們卻選擇用同樣惡劣的、糟糕的方式來對待那些犯錯的人們,透過殺戮與傷害來進行復仇與報復,因此,他們實際上與犯錯者無異...
Thumbnail
依教育部辭典的定義,偽君子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卻是卑劣無恥的人」。我認這定義有問題。這篇就要來打破許多人對於「偽君子」概念的錯誤認知。
Thumbnail
依教育部辭典的定義,偽君子是「滿口仁義道德,實際卻是卑劣無恥的人」。我認這定義有問題。這篇就要來打破許多人對於「偽君子」概念的錯誤認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