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九十篇题注】「神人摩西的祈祷。」
诗篇第四卷从九十篇开始,一直到一百零六篇,与摩西五经第四卷民数记相对应。在这一卷里,我们能看见神百姓的天路旅程。卷四、卷五比较跟敬拜的仪式相关。卷四是诗篇五卷中最短的一卷,且内容主要是以赞美为主。卷四大部分的诗歌并未列出作者,仅 90篇是摩西的诗, 101、 103 篇是大卫的诗。由于本篇标题说作者是「摩西」,因此许多人认为这是最早的诗篇。
这是一首全民求告诗。祂的仆人在神的忿怒下过着劳苦愁烦的生活,求神施怜悯、显慈爱,可以一生一世欢呼喜乐。诗人承认罪乃招神忿怒之因,但既不怨尤也未灰心,相信神的慈爱无尽。人生虽短暂,神能使人手作的工流芳后世。题注中说这是“神人摩西的祈祷”。因此有人认为这是《诗篇》中最早的诗。一般相信即令不是出自摩西之手,也属一位通常称作“神人”的先知(摩西也在先知之列)所作;后世喜爱此诗,遂以摩西为其作者。 在这首最古老的诗歌里,摩西承认神的永存(1-2节),人的脆弱(3-6节),人类的罪性(7-8节),生命的短暂(9-12节),并祈求神恩待祂的子民(13-17节)。
一、永生的神与短暂的人生(1-17)
祈求的基础:神的永恒是诗人祷告的基础;世界未被造以前、已经存在,且世世代代作选民的避难所(1-2)。诗人同胞的苦况:人生短暂,转瞬即逝;另一方面,因人所犯的罪,这短暂的岁月是活在神的震怒下,日子还要缩减,且充满劳苦愁烦(3-12)。祈求的内容:诗人求神再次怜悯选民,使他们一生充满欢欣喜乐,又使他们得见神奇妙的大能(13-17)。
【诗九十1】「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
「居所」亦作“避难所”。神今天也像往昔一样,是祂子民的避难所。意味神施予以色列祖先的拣选、恩典,也蕴含所有人惟在神里面,才能寻觅到真正的居所与安息。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四十年,居无定所。但即便在神震怒的三十八年里,祂还是作自己百姓安息的「居所」,从来没有停止吗哪的供应和云柱火柱的带领。今天,信徒也像以色列人被分散在世界、在地上寄居,但也正像神向以色列人所应许的:「我还要在他们所到的列邦,暂作他们的圣所」(结十一16)。只要神与我们同在,无论什么地方都是我们可以安息的「居所」。
【诗九十2】「诸山未曾生出,地与世界你未曾造成,从亘古到永远,你是神!」
「诸山」:选民认为「山」是永恒和坚定不移的象征。未有世界以先就有了神,祂从永远到永远,威严、华美、全能,远超人的想象。天地尚未被造、时间尚未存在之前,神已是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独一无二的存在。
【诗九十3】「你使人归于尘土,说:“你们世人要归回。”」
与永存的神(1-2节)相反,人是脆弱的,而且按照创世记三章19节的咒诅,他们要归回“尘土”。人因犯罪,死亡随之,为尘土所造,仍归尘土(创三19),但「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十二7)。人的有限性、不能逃避死亡的命运皆源于神的命令,是人犯罪的后果(创3:19)。因此,不能将人间的生老病死视为万古不变的永恒法则(罗5:12)。罪人若永远不死,就成了不死的社会癌细胞,这是最可怕的事。而神「使人归于尘土」,既是对罪恶的咒诅(创三19),也是使罪人回转重生的门路。
【诗九十4】「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
「一更」:大约是四个小时。古代以色列人将一夜分为三更:日落到10点、10点到凌晨2点、2点到日出。人即使像玛土撒拉那样活到九百六十九岁(创五27),在神看来,只不过是「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神超越时间;在人类生活中,时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神却不受时间的局限。神超越时间的救赎不胜其数,如一夜杀死18万5千亚述军(王下19:35);以色列与亚摩利人争战时,神使日头停留(书10:12~14);作为医治希西家王病的兆头,使日影往后退(王下20:8-11)等事件。
【诗九十5-6】5「你叫他们如水冲去,他们如睡一觉。早晨他们如生长的草,」6「早晨发芽生长,晚上割下枯干。」
「如水冲去」:从出生就开始死去的生命,生命的每一天都会带着我们更加接近死亡。「如生长的草」:短暂无常的生命,虽然早上看起来青绿喜人,晚间就会被割下枯干,失去一切美容。5-6节即使对摩西来说,人类的生命也只好象睡一觉那样短暂。你睡着、做梦、醒来,但却很少意识到时间的过去。人生在神手中短若新长出来的青草,清晨冒出土壤,酷日一晒,晚间便已枯萎。
【诗九十7-8】7「我们因你的怒气而消灭,因你的忿怒而惊惶。」8「你将我们的罪孽摆在你面前,将我们的隐恶摆在你面光之中。」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又充满愁烦,因为犯罪,长在神的震怒下。我们心里隐藏的秘密,在神的光照射下,无可躲藏。每一个自以为义的人,外面的「罪孽」(8节)和里面的「隐恶」(8节)都清清楚楚显明在神的「面光之中」(8节),丑陋不堪,以致我们会像约伯一样「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伯四十二6;结三十六31)。
【诗九十9】「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他们的罪孽和隐恶常常在祂面前,不断地使祂恼恨、痛心。结果,以色列人要活在祂怒气的阴云之下,被祂忿怒的浪涛淹没。人生在世上若没有来生的盼望,就果然是“一声叹息”。 人生短暂,转瞬即逝,无比空虚。
【诗九十10】「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
「七十岁」非指人的平均寿命,而是一般人最多可活的岁数;这从接上讲“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看出。“矜夸“指人在他短暂的岁月中所看重的东西,例如财富、名誉、地位、健康等等。这些东西都为愁苦所感染,有若春梦一场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描绘罪所带来的苦难,即使得以长寿,加增的只有皱纹,毫无可夸。令人想起传道书作者的虚无人生哲学,他以“毫无喜乐”形容年老的悲惨(传12:1)。
【诗九十11】「谁晓得你怒气的权势?谁按着你该受的敬畏晓得你的忿怒呢?」
有谁关心神对罪有多恼怒,因而对祂存敬畏的心?没有人量度过神忿怒的程度,不明白祂怒气的威力,以致忽略了人生短暂与罪的密切关系。重要的是应知道人生也有涯(“数算自己的日子“),别象愚顽人,忘记了有一天必归回尘土,要向神交账(“得着智慧的心”)。
【诗九十12】「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求主帮助我们有智慧地安排我们的日子。领悟人生的虚无,必得智慧的心。这智慧的心是向往永恒、顺服、事奉神的心。11-12节似乎反省着人世间没人正视神对人类罪恶的愤怒,这愤怒是多有力量,导致人类的无常与死亡。对神的不够敬畏导致人也不懂怎样计算神给人有限的时间。如果能仔细衡量我们有限的生命,也算能够得到智慧的心了。
【诗九十13】「耶和华啊,我们要等到几时呢?求你转回,为你的仆人后悔。」
为你的仆人后悔“亦作”怜悯你的仆人“。此时此刻,神似乎在向他们发烈怒。然而,神必不离弃所拣选的百姓。「后悔」原文是「遗憾、怜悯、同情」,指求神用怜悯代替惩罚,在本应惩罚的时候施恩。「为祢的仆人后悔」,正是摩西曾经两次向神祈求的(出三十二12;申三十二36)。摩西恳求耶和华按着祂的慈爱向子民转回。祂的怒气要永远燃烧吗?
【诗九十14-15】14「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15「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
第14节可译为:求你使我们于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不断地欢呼喜乐。「祢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15节),指以色列人在旷野绕行三十八年的日子。神的忿怒虽如冗长的黑夜,但祂对人不变的慈爱,必如清晨来临,怒气强烈,也会随黑夜消失。虽然神的「震怒」如同漫长的黑夜,但祂对立约之民不变的「慈爱」,必如清晨来临。今天,只要我们顺服十字架在自己身上的拆毁,神管教和试炼我们的结果,必然使我们的生命被改变,不但得着超越环境的「喜乐」(15节),更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四17)。
【诗九十16】「愿你的作为向你仆人显现;愿你的荣耀向他们子孙显明。」
「你的作为」:即神慈悲的行为,祂的干预,祂的引导。「他们子孙」:以色列教育子女的热忱极大;即使患难时节,也不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往事已过,站在迦南地的边缘,摩西不是沉湎于往事、哀叹上一代的失败,而是满有信心地盼望神的「作为」和「荣耀」(16节),盼望立约之民的下一代能照着神的应许进入迦南。3-12节所陈明的人生苦短和失败,只不过是显出立约之神信实守约的「作为」和「荣耀」。
【诗九十17】「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
「荣美」也有“恩佑”的意思。神既是人的安全保障,人生虽短暂,有神眷顾,所作的工一定会有永留后世的价值。这是诗人的心愿和祷告。神的超越性能克服人的有限性(林前1:27)。最后,这位代求者求主恩待祂所拣选在地上的子民,使他们一切的努力都得到美好的成果:“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在传统上,本诗篇常在基督徒的丧礼上诵读。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本诗篇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我们需要赎回人生的时光,或买下所有的机会。但本诗篇没有说出新约时期所给予的安慰和保证。基督“透过福音使我们看见生命与永恒不死”。我们知道,死了就有益处;离世就是离开身体与主同在。因此,诗篇那忧郁阴沉的外观,应被喜乐和得胜所取代,就是信徒在基督里有盼望的喜乐和得胜,因为死亡现在已经失去它的毒钩,坟墓也再不能得到胜利。
上图:1941年8月14日,当轴心国称霸欧亚的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皇家海军威尔士亲王号上发表大西洋宪章,给被纳粹占领的国家带来了盼望。他们在舰上参加主日崇拜时,颂唱由诗篇90篇改编的圣诗《神是我们千古保障》。同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正式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神是我们千古保障》也是丘吉尔葬礼上的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