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創早餐會】 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環境 — 太陽物理治療所院長張保保來聊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太陽物理治療所院長張保保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自己的創業心路歷程以及心中理想的醫療環境願景。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原本想做宣教士的物理治療師

太陽物理治療所院長張保保,有著很特殊的成長背景。原先的她立志要成為一名宣教士,也以為自己會去就讀神學院,但是在親友的建議之下選擇先進入就業市場,「他們笑說不然我會不懂人間疾苦!」沒想到,後來張保保並沒有走上原先計畫的道路,而是成為一名物理治療師,先在醫院服務,進而自行創業。

張保保從事的是自費的物理治療模式。現在的她,經營一家物理治療診所,採取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模式,先為病人判斷合適的治療方式,再決定是否接這位病人或是建議其他治療方式,並且很樂於與不同的專業人士、治療師、運動教練合作。


融會貫通中醫傷科與科學基礎

張保保說,構成物理治療的幾個要素,包含:以科學為基礎、了解解剖力學,並且擁有某項技術。因此,雖然與復健科醫師、整骨推拿師,看似做的事情很像,但是基礎與技法可能不太一樣。張保保自身除了物理治療師專業,還曾經跟中醫師學習傷科。融會貫通不同專業後,張保保說:「現在還會有中醫師、推拿師來找我學習,因為我有解剖與科學的基礎知識。」

現在逐漸找到合適商業模式的張保保,數年前也曾經有著雄心壯志,前往中國發展,不只到大型連鎖品牌工作,也舉辦許多課程講座、培訓等等。回台灣之後,她選擇先到花蓮靜養一年,接著來就讀 EiMBA。


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環境

張保保說,她期待自己能夠創造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環境,她認為現行的醫療環境是以醫事人員為中心去打造的。現在的她,特別強調先判斷病人合適的治療方法,再決定是否要收病人,而病人若是轉給治療師,治療師再轉給運動教練且病人持續運動,治療師則可以得到分潤。這個特殊的機制可以確保病人可以持續有效運動,而醫事人員也可以有好的福利,「也期待病人的數據能夠得到妥善利用,造福下一個病人。」


猜你也想問

Q:可否多分享關於治療所之外,您有經營線上課程以及桌遊?

A:桌遊比較像是教具,而我的線上課程目前約三分之一是運動教練、三分之一是醫師、三分之一是物理治療師。


資訊欄

  • 診所名稱:太陽物理治療所
  • 院長:張保保


avatar-img
29會員
191內容數
台大EiMBA創業創新管理碩士班專注於培養學生在創業和創新管理方面的領導能力和商館知識及經驗交流。,學生將受益於優秀的教學團隊和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最重要是建立信任的夥伴群,為未來在商業世界中取得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TU EiMB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引鹿創新體驗研究室的 Joey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共融式設計」以及「負責任 AI」。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Daniel 陳致君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酷寒怪獸的經營思維,以及中國新媒體的大環境狀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DYCTEAM 的主理人陳曉安 Evelyn,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 DYCTEAM 的發展近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4Gamers 的營運長 Domingo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品牌的經營方針。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在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特助的 Kris,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太陽能產業的新知。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元健聽力中心的負責人吳少暉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元健大和的轉型之路。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引鹿創新體驗研究室的 Joey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共融式設計」以及「負責任 AI」。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Daniel 陳致君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酷寒怪獸的經營思維,以及中國新媒體的大環境狀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DYCTEAM 的主理人陳曉安 Evelyn,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 DYCTEAM 的發展近況。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4Gamers 的營運長 Domingo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品牌的經營方針。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在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特助的 Kris,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太陽能產業的新知。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元健聽力中心的負責人吳少暉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元健大和的轉型之路。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47 物理治療,回歸生活正軌,不只是「復健」而已!feat. 太陽物理治療所 院長 張保保
Thumbnail
《醫療心空間》2024年重新復刊,新的嘗試,新的挑戰,新的文章。
我是護理師,從臨床單位的護理師,到糖尿病衛教工作,但又因緣際會到了感染管制室工作,過程中經歷一場世界大流行,只能說謝謝一直保持對工作有熱誠的自己,不段充實自己,尋找自己想要的。 工作11年期間,世界趨勢不斷改變,醫療產業也漸漸往科技邁進,不要匡著自己了,勇敢走出去,醫療環境很差,但我們仍要更努力,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小艾科普|未來醫療|Future Medical|遠距醫療|Telemedicine|台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NTUH Telehealth Center
產業別跟職位的關係;有機會跟醫生接觸 因為每個月跟醫生的研討會及有關產品的設計 問題會跟醫生討論;我還記得曾經我跟同事 醫生閒聊職場上工作的事;我們都知道醫生 是高壓高薪環境;有時候還會有醫療糾紛被告 所以我就問醫生什麼可以讓你承受這樣的環境啊! 他笑笑說因為每個人對我們都很尊重;還有錢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147 癌症治療新曙光: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讓患者開啟新希望!feat. 路迦生醫 總經理 Andrew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創業好了沒】EP47 物理治療,回歸生活正軌,不只是「復健」而已!feat. 太陽物理治療所 院長 張保保
Thumbnail
《醫療心空間》2024年重新復刊,新的嘗試,新的挑戰,新的文章。
我是護理師,從臨床單位的護理師,到糖尿病衛教工作,但又因緣際會到了感染管制室工作,過程中經歷一場世界大流行,只能說謝謝一直保持對工作有熱誠的自己,不段充實自己,尋找自己想要的。 工作11年期間,世界趨勢不斷改變,醫療產業也漸漸往科技邁進,不要匡著自己了,勇敢走出去,醫療環境很差,但我們仍要更努力,
Thumbnail
目前終於寫了30篇臨床故事(含衛教篇),雖然點閱率是真的不高,但其實寫著寫著,就會回想起當初及現在的點點滴滴,好多事情都忘記了,現在就慢慢回想起更多護理的回憶,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更關注這麼產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