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就出局:注定失敗的「自律挑戰」詐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覺醒來就出局:注定失敗的「自律挑戰」詐騙〉2025-02-22

 

  根據幾個國外媒體的報導,自2022年起,中國流行起一種叫做「自律挑戰」的活動,全國各地陸陸續續開設了很多「自律挑戰工作室」,讓有興趣的人報名參加。而挑戰的方式乍聽之下也很單純,參賽者只要能夠在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在全程錄影的房間裡面生活一個月(不同工作室的具體天數略有差別,但基本都設定在一個月左右)即算挑戰成功。成功的參賽者,則可以獲得數十萬人民幣的獎金。

 

  如果是有在關注英文YouTuber的人,應該會很快聯想到Mr.Beast的影片。這些工作室也經常在短影音平台上設有帳號,吸引潛在的挑戰者關注。不過與上億身家、為了製作節目而發起挑戰的Mr.Beast不同,在中國舉辦這些挑戰的業者,打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讓你過關,他們非但沒有打算給你一毛錢,還打算盡可能地煽動你重複報名,以此從上鉤肥羊的身上,多次榨取高額報名費。

 

* 


  這些以「自律」為名的挑戰,通常會規定參賽者早睡早起、不能裸露或做不雅動作、且每天除了規定的時間外不能使用電子產品,一次也只能使用幾分鐘,看起來相當符合「健康新生活」的標準。

 

  然而,除了這些規定之外,不同的自律挑戰室還會增添不同的細部規則,譬如說不得與外界(包括工作人員)交流、不得遮擋屋內攝影機超過三秒、觸碰門把視為棄權等。

 

  這些工作室會用一些理由來合理化規則,譬如說為了要確保畫面、確保參賽者沒有作弊等,來讓缺乏戒心的參賽者信以為真。然而,許多人實際參加了幾次之後才發現,那些規則根本就是設計來讓你違反的。

 

  譬如工作人員在送餐點時會問你需不需要開窗,如果你回答了就是「與外界交流」,就算你沒回答,他可能會在離開時故意沒關好門,如果你順手把門關上,也會因為觸碰門把而出局。或者因為睡著時露出肚皮,被以「裸露不雅」為由宣告失敗。

 

  更誇張的情況發生在「不得遮擋攝影機」的規則上,在工作室的解釋裡面,參賽者不能讓攝影機有超過三秒拍不到臉,否則就算「遮擋」。其中一名參賽者因為睡醒後背對攝影機整理床鋪而被判失敗、另一名參賽者則因為揉眼睛超過三秒而出局。

 

  很顯然的,這些規則就是設計來刁難參賽者的。就算你真的處處注意,能撐個一兩天,整整三十天的挑戰,工作室絕對有辦法挑出你的毛病,沒收你的報名費。

 

* 


  即便是最遲鈍的參賽者,經歷過各種荒謬的失敗理由後,多半也會察覺自己成了『韭菜』。可是一想到參賽前已經簽了契約,很多人也就只好默默「認賠」。受訪的工作室老闆也理直氣壯表示:「肯定會設定難度,我們就想掙你的報名費。比如我們在合同裡寫明了,工作人員會故意引誘你犯規」。

 

  即便參賽者真的氣不過,要告上法院,也不容易以「詐騙」來究責對方,更多的是從「消費糾紛」的角度,想辦法證明合約無效。譬如在貴陽的一個案例中,法院認為規則過於偏袒工作室,讓參賽者處於明顯的弱勢地位。且「交6000元參與活動贏取25萬元」的設計被認為具有賭博之餘,違背了「自律挑戰」的初衷。最終判決工作室須退還九成報名費給提告的挑戰者。

 

 

  看到這些報導,完全可以想像為什麼這樣的工作室會在幾年內在中國處處開花。相較於桌遊、劇本殺、密室逃脫或其他正規的遊戲場地,「自律工作室」只需要準備一間臥室和幾台攝影機,就可以一次收取高額的報名費。且即便規則訂得再不合理,也還是有「勇者」願意報名。就算真的起了爭議,也只是退還報名費,幾乎是穩賺不賠。

 

  我認為他們應該要避免過度刁難,讓極少數真的毅力堅定的人能夠挑戰成功,再讓他上節目分享心得,以此更有效地推廣這個活動。畢竟就算不去刁難,光是在一個與外界隔絕的陌生房間裡面待一個月,其實就已經不是個容易的挑戰了。如果那真的是一個規則合理,既能「鼓勵人過健康生活」,又能製作成節目提供娛樂,說不定真的可以作為一樁事業,長久經營下去。

 

  但對那些已經習慣倚靠詐騙手法獲利的業者來說,何必那麼麻煩呢?最好是讓每一個參賽者都在第一天就被淘汰,才能最大化「翻桌率」。如果被發現過不了,換個名字到另一個城市重開,總還有沒被割完的韭菜,會自告奮勇「送錢來」。




延伸閱讀:

〈新型態國際詐騙與非法治社會的陰影〉

〈真實世界的「電幕」:短影音與被重塑的認知框架〉

〈販售「盲包裹」,或許已成為海外詐騙分子的幫兇〉

〈浪費掉詐騙分子騙人的時間:「黛西阿嬤」的AI防詐新策略〉

〈風險收割者〉

avatar-img
89會員
785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前圖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艾倫和他的朋友修改了「烤麵包機」的維基條目,宣稱一位名為「艾倫.麥克馬斯特」的發明家,1893年於愛丁堡發明了烤麵包機。一年後更進一步升級了這個惡作劇,建立了一個專門介紹艾倫.麥克馬斯特的條目。但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陸陸續續地,報章雜誌、百科全書、甚至博物館都相信了這些故事,並將它延續了下去。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一旦人們養成這種倍速觀看的習慣之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變得慢得不可忍受了。在2021年一份針對日本大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將線上課程用1.5~2倍速播放。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教授原來的講課速度,想要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
  問題在於,這一切都建立在「不知情同意」的前提之下。如果一個人在事前知道自己將要被痛斥、被傷害、被強迫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被迫用激烈的方式將最私密的痛苦揭露在所有人面前時,多數人根本不會願意去參加。在這個意義上,這件事情就是不道德的,且對人的心理健康上有著巨大的風險。
  這讓人不經想到VR的早期推廣者杰倫.拉尼爾之所以不再繼續擔任好萊塢反烏托邦科幻片的顧問的理由,因為他發現,當自己為了警告人們即將發生的事情而在電影中設計出來的可怕技術,被程式設計師看到之後,他們的回應卻是「這太酷了,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要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揮霍數萬美元而不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放縱警報」是非常困難的。那些財富逐漸累積(而非繼承)而來的人肯定知道這種奢侈的消費行為將為自己帶來怎樣的麻煩。然而,這些人卻有可能在錯誤的投資裡面一下子失去大量的財富。因為當他們做出那個會讓自己失去錢財的行為時,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在「花錢」。
  艾倫和他的朋友修改了「烤麵包機」的維基條目,宣稱一位名為「艾倫.麥克馬斯特」的發明家,1893年於愛丁堡發明了烤麵包機。一年後更進一步升級了這個惡作劇,建立了一個專門介紹艾倫.麥克馬斯特的條目。但他們沒有料想到的是,陸陸續續地,報章雜誌、百科全書、甚至博物館都相信了這些故事,並將它延續了下去。
  對其他資訊也是一樣,要讓自己有更好的分辨、識讀能力,最好的做法就是多聽、多看、多接觸不同的資訊來源。當某個意見領袖告訴你「只要相信特定的頻道」或「其他聲音都是錯的/假的」時,我們需要特別警覺,因為他很可能正在有意識地想要讓你失去判斷能力,以便更好地將他想要輸出的觀點強加於你。
  一旦人們養成這種倍速觀看的習慣之後,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就變得慢得不可忍受了。在2021年一份針對日本大學生所做的問卷調查中,調查者發現有超過一半的人會將線上課程用1.5~2倍速播放。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教授原來的講課速度,想要把時間用在其他地方。
  問題在於,這一切都建立在「不知情同意」的前提之下。如果一個人在事前知道自己將要被痛斥、被傷害、被強迫做那些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被迫用激烈的方式將最私密的痛苦揭露在所有人面前時,多數人根本不會願意去參加。在這個意義上,這件事情就是不道德的,且對人的心理健康上有著巨大的風險。
  這讓人不經想到VR的早期推廣者杰倫.拉尼爾之所以不再繼續擔任好萊塢反烏托邦科幻片的顧問的理由,因為他發現,當自己為了警告人們即將發生的事情而在電影中設計出來的可怕技術,被程式設計師看到之後,他們的回應卻是「這太酷了,我們如何做到這一點?」
  要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揮霍數萬美元而不產生自我懷疑和「自我放縱警報」是非常困難的。那些財富逐漸累積(而非繼承)而來的人肯定知道這種奢侈的消費行為將為自己帶來怎樣的麻煩。然而,這些人卻有可能在錯誤的投資裡面一下子失去大量的財富。因為當他們做出那個會讓自己失去錢財的行為時,他們並不認為自己在「花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在某平台上 真的是命運的安排 一則大言不慚的貼文就這樣推送到我眼前 看了熟悉的職涯經歷 瞄了一下帳號 果然是那位曾經跟我共事過的騙子 之所以會用騙子稱呼對方 是因為涵蓋目前服務的公司 我一共待過了三間外商 遇到過這麼多優秀的業務同事裡面 只有這一位 會虛報職稱...
Thumbnail
規則解不開的密碼,或許存在一個潛規則 誰坐包廂,誰在牆角吃飯就是「潛規則」 如果不懂「潛規則」硬要坐包廂,付出的絕對不是你能負擔的 別真以為只要自己有錢,就一定能坐包廂、上飯桌嗎?~在角落還能「惦惦吃三碗公飯」,硬要坐包廂就只能被踢出去,你還只能被羞辱 你以為「國台辦」會在乎你旅遊業者面子嗎?
Thumbnail
有些人被詐騙集團騙走大筆積蓄後,忍不住上網尋找把錢拿回來的方法,但小心網路上也充滿二次詐騙的陷阱。中招的話不僅損失更大,甚至有可能淪為詐騙集團的「被告」,要幫詐騙集團賠償給被害人。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投資世界中,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許多人因缺乏警惕性而蒙受損失。 為了保護你的資金免受詐騙行為,我們需要遵循一些關鍵法則,以維護個人財產的安全和穩健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最近通知收到有太多同學被詐騙的訊息,恩... 先簡單講幾個很容易被騙的手法,因為我的讀者多了一點,希望就是有看到的不要被騙到。 1.無法下單、認證金流+賣場凍結、賣場未升級詐騙 賣貨便、FB、DCARD、旋轉拍賣很常見,通常這種開頭就是『我家人要買,麻煩加他的賴發給他看一下 謝謝』最多的時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反詐之歌》 詐騙手段花樣多, 防騙之心不可挪。 陌生電話須警惕, 中獎信息莫輕信。 網路連結勿點擊, 轉帳匯款要斟酌。 個人資訊保護好, 騙子無機可奈何。 這是朋友幾乎受騙的經歷,是4月9日才發生的真人真事,大家一定要注意!   致我的親朋好友: 我是OOO,昨日早上親
Thumbnail
網路世界爾虞我詐,搞得大家上班就忙著釣魚和被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初接到這個邀約時,允皓還以為是詐騙訊息,因為電子郵件的標題這樣寫著:「邀請你參加獎金1,000萬元的戀愛實境秀」...
Thumbnail
想分享一點自己碰上的詐騙事件,雖然沒有金錢上的損失,也算是上了寶貴的一課,希望能藉由這分享,讓大家多一份警覺。
Thumbnail
今天在某平台上 真的是命運的安排 一則大言不慚的貼文就這樣推送到我眼前 看了熟悉的職涯經歷 瞄了一下帳號 果然是那位曾經跟我共事過的騙子 之所以會用騙子稱呼對方 是因為涵蓋目前服務的公司 我一共待過了三間外商 遇到過這麼多優秀的業務同事裡面 只有這一位 會虛報職稱...
Thumbnail
規則解不開的密碼,或許存在一個潛規則 誰坐包廂,誰在牆角吃飯就是「潛規則」 如果不懂「潛規則」硬要坐包廂,付出的絕對不是你能負擔的 別真以為只要自己有錢,就一定能坐包廂、上飯桌嗎?~在角落還能「惦惦吃三碗公飯」,硬要坐包廂就只能被踢出去,你還只能被羞辱 你以為「國台辦」會在乎你旅遊業者面子嗎?
Thumbnail
有些人被詐騙集團騙走大筆積蓄後,忍不住上網尋找把錢拿回來的方法,但小心網路上也充滿二次詐騙的陷阱。中招的話不僅損失更大,甚至有可能淪為詐騙集團的「被告」,要幫詐騙集團賠償給被害人。
Thumbnail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投資世界中,詐騙事件層出不窮,許多人因缺乏警惕性而蒙受損失。 為了保護你的資金免受詐騙行為,我們需要遵循一些關鍵法則,以維護個人財產的安全和穩健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最近通知收到有太多同學被詐騙的訊息,恩... 先簡單講幾個很容易被騙的手法,因為我的讀者多了一點,希望就是有看到的不要被騙到。 1.無法下單、認證金流+賣場凍結、賣場未升級詐騙 賣貨便、FB、DCARD、旋轉拍賣很常見,通常這種開頭就是『我家人要買,麻煩加他的賴發給他看一下 謝謝』最多的時
Thumbnail
口頭契約很容易說出口... 雙方的認知承諾也可能因理解有誤差... 沒有再三確認,誤解可能由此而生~ 生意場上~即使是甲方的要求,乙方也無需照單全收~ 畢竟許多的要求都來自於利益的堆疊! 當雙方並非站在對等的平台上協商,誤知誤解就隨之而生... 無論是哪一種狀況...都不要讓自己賠掉~
Thumbnail
《反詐之歌》 詐騙手段花樣多, 防騙之心不可挪。 陌生電話須警惕, 中獎信息莫輕信。 網路連結勿點擊, 轉帳匯款要斟酌。 個人資訊保護好, 騙子無機可奈何。 這是朋友幾乎受騙的經歷,是4月9日才發生的真人真事,大家一定要注意!   致我的親朋好友: 我是OOO,昨日早上親
Thumbnail
網路世界爾虞我詐,搞得大家上班就忙著釣魚和被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當初接到這個邀約時,允皓還以為是詐騙訊息,因為電子郵件的標題這樣寫著:「邀請你參加獎金1,000萬元的戀愛實境秀」...
Thumbnail
想分享一點自己碰上的詐騙事件,雖然沒有金錢上的損失,也算是上了寶貴的一課,希望能藉由這分享,讓大家多一份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