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創作與兩三年的短期復盤與思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學校時期,或許可以透過擔任講堂講者、站上舞台,甚至在閃光燈下展現自己,來創造建立人脈與機會的場域。然而,許多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知識與技能,當下可能並不容易理解或應用。因此,不妨將作業或筆記記錄下來,暫時擱置,待自身能力持續提升後,半年、一年,甚至兩三年後再回頭思考,或許會有更深刻的體悟。

這時候,你可能會發現,那些優秀講師的建議,即使經過數年,仍然具有幫助與啟發性。這類課程本質上更偏向於底層邏輯的訓練,強調長期思考與應用,而非僅限於短期學習成果。

最近與一位大哥聊天,談及工作與婚姻的想法。他提到,經營家庭並不容易,尤其在結婚後,如何兼顧事業與家庭,成為一項長期且持續的挑戰。許多人在踏入社會、開始獨立後,才發現這並非短暫的適應期,而是一輩子的課題。

關鍵在於:當生活與工作變得緊湊與忙碌時,如何仍然保持穩定?筆者認為,這樣的人確實不多。而當一個人進入家庭後,伴侶與孩子都在觀察,因此,在面對壓力與危機時,如何維持高強度的穩定性,往往取決於過去六大屬性的培養:

六大屬性養成

力量屬性
無論是透過重量訓練增強體能,還是透過有氧運動提升耐力,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是應對生活挑戰的基礎。
智力屬性
在危機時刻,能夠冷靜分析,並思考至少三種應對方案,確保自己能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藝文屬性
即使身處壓力之下,依然能透過藝術、文化活動來調適情緒,或是以服務他人、利他行為來化解當下的困境,而非在錯誤的時機點陷入焦慮或過度復盤。
商業屬性
這點相對較難,若成長於經商家庭,從小接觸買賣,那麼這方面的發展會相對自然。但若沒有相關經驗,筆者認為可以從撰寫捐款文開始練習,學習如何以拋磚引玉的方式吸引關注,並深入思考:「為何需要發起這筆捐款?」「捐款如何影響社會?」等問題。
然而,寫作時也容易落入誤區或模糊焦點的陷阱,如:「為何是我來捐款?我已經很辛苦了。」「我是否只是想炫耀?」「這條路很長,我真的要走嗎?」這些猶豫與疑慮,筆者當時的解決方法很簡單——與一群人一起走。當負面情緒浮現時,有夥伴相伴,會讓這些壓力不自覺地減緩。
浪人屬性
在空閒時間或旅途中,嘗試記錄心得,累積自己的浪人經驗。學生時期,我透過申請國藝會計畫來支持自己,也因累積多次經驗,後來老師們只要遇到日本專案,就會主動找我參與。此外,在博士後時期,我開始投入戶外教育,學習各校如何規劃不同時長的課程,例如:半天、一日、甚至四到五天的完整行程。
社交屬性
當前面五個屬性逐漸提升,自然就會開始累積更多經驗與內容,使自己的表達更加有底氣。在這個過程中,隨著自己接觸的人越來越不同,逐步往更高層次發展,你的創作內容與思考框架也會越來越清晰。

成長的軌跡:從捐款文到學術職涯

兩年前,我決定進入教職,但許多老師都建議我選擇業界,因為現在的高教環境已與二十年前大不相同。僅有一位恩師告訴我:「先試試看,亂槍打鳥進入教職,之後再來規劃未來。」因為人生本來就很長,但若想走這條路,先取得門票才是關鍵。

兩年後,我成功開設了七門課程。這段看似不可能的旅程,如今已累積出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這段期間,我遇到了許多優秀的教師,他們各有所長,並帶給我許多新的視角:

有的教師擅長產學合作,讓我推動AI 健身器材專案與教師社群。
有的教師專精營養學,促使我展開梧棲大排食營專案。
本學期,我與資訊科學系學生與日本藝術家合作,嘗試製作夜間照明裝置,目前已完成初步示範作品。

除此之外,我也將捐款回饋給母校的廟宇與天主教學校,並相信自己能夠將這份價值傳承下去。因此,在規劃國際專案時,我嘗試將這種精神傳授給學生,讓他們理解:真正的合作來自於共同努力與感恩之心。

這樣的過程,也促使我與學生們透過日文專案討論展品製作,進一步思考與我們有更深默契的人是誰?該如何表達感謝?這或許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愛的體現。

結語:創作與自我經驗的框架

回顧這段經歷,我發現創作的框架往往來自於:

現實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 如何面對現實,提出解決方案?
開始行動 —— 透過行動,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或支持者。
影響擴展 —— 當社區夥伴感受到價值,他們也會反過來支持你,讓這份價值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如捐款、合作與更多正向循環。

這樣的模式,最終形成了一個無限賽局——個人、支持者、慈善機構與社區夥伴,皆能夠在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共同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28會員
213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沒有進步? 又過了一週,心中帶著上次的經驗再次出發,時間掌控及帶隊預評,順了一些。(吧) 與各科老師溝通可以再更精確 自然_實驗所需器材及幫助(實驗報告單可先整理好再一併發放) 藝術_確認每次上課畫圖所需版面大小(以免孩子一開始留的空間過小) 街舞_適時介入及察覺孩子情緒
Thumbnail
有沒有進步? 又過了一週,心中帶著上次的經驗再次出發,時間掌控及帶隊預評,順了一些。(吧) 與各科老師溝通可以再更精確 自然_實驗所需器材及幫助(實驗報告單可先整理好再一併發放) 藝術_確認每次上課畫圖所需版面大小(以免孩子一開始留的空間過小) 街舞_適時介入及察覺孩子情緒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不是不能講究有用,而是什麼東西都準備好給人拿去用,你要服務自己什麼。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 新學季即將開始,在這兩學季間,片刻的休息,適時的自我檢視及加油再出發。 加入實人後的改變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前些日子受邀在一個國中裡做了一場講座分享,分享了一些在人生中幾次面對選擇時的迷惘,以及學會的事情。 能夠在人生中每一次需要被幫助的時候,有人用明確而簡單的語言解釋了這些存在。 當意識到所有的迷惘,所有的困擾,相當於快樂,還有美好,都會成為創作或是自己的養分時,每一天就真的會如同創作一般地無比踏實呢。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