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當長輩說要這樣教小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很感謝爸爸當年咬牙花了大筆錢送我和哥哥出國讀碩士,讓我們把英文練好。英語能力的確為我們在交友、求職、就業等方面帶來了不少機會。我的兒子從幼兒園開始就在全英文班學習,小學也持續參加英語班,但他始終不喜歡英文。上了國中後,他明確表達希望把時間花在其他科目上,因此我們把英文班停掉了。

爸爸知道後非常憂慮,從此每週回娘家見到面,他都不斷要求我幫兒子找英語家教。他不理解我為什麼不能像他一樣,投資資源提升孩子的英文能力。在他的觀念裡,孩子要逼、語言多接觸就會變好。我已經向他解釋過兒子的學習狀況,但他並不理解,也不覺得這是重點。他甚至直接告訴孫子:學校教的文法都不重要,只要透過家教練習聽和說,就能提升英語能力。

我認同爸爸對於英文的想法,英文確實是重要的能力之一,尤其在國際溝通、資訊獲取和職場發展方面都有其優勢。我們也的確曾經投注不少資源和時間在兒子的英文學習上。然而,它是否是最重要的,則因人而異。

另一方面,從兒子出生,我就採取了和上一代不同的教養的方式。加上已經是青少年的他,學校課業很繁重,因此我希望尊重他自己在學習上的安排。畢竟我的孩子並不是我,他在個性、學業的興趣和強項和我天差地別,我不認為能複製自己過往的經驗。

面對爸爸的堅持,我能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找到更好的對應方式,讓這件事不再成為我內心的負擔。我的策略是:

  1. 設定「爸爸的固定播放清單」減少情緒反應: 我知道他一定會提起這件事,就像每天太陽會升起一樣,當我對這件事有預期,就不會感到那麼煩躁。
  2. 轉換內心的 OS:當爸爸開始念時,我可以理解他的正向意圖,並「翻譯」他的話。例如: 把「你怎麼這麼不幫孩子想,不去幫他找英文家教!」 翻譯成:「我的愛就是嘮叨。」 ;把「父母就是要要求小孩聽話!」 翻譯成:「這是阿公的時代觀念,他就是這樣帶大孩子的。
  3. 設計回應方式,減少情緒波動:我可以準備幾個標準回應,讓自己不需要每次都煩惱或是有情緒波動。
  4. 幫助兒子減少壓力,面對阿公:我也會和兒子討論,了解他的想法,同時讓他知道阿公對他的關心。例如:
  • 「阿公其實是關心你,只是他的方式是用念的,這是他的習慣,不是你的問題。」
  • 「當阿公講要上英文的時候,你可以笑笑的轉移話題,或者點點頭,不需要爭辯。」


我明白,爸爸的出發點是希望孫子能夠擁有更多機會,而他的表達方式則是基於他過去的經驗與信念。儘管我們的觀點不同,我選擇接受他的關心,但要盡量不讓這件事影響我的情緒和我們的關係。我會持續調整自己的心態,也幫兒子找到最適合他的應對方式,讓家庭關係能夠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維持和諧。


文末附上紀伯倫(Kahlil Gibran)在<<先知>>中的一段文字:

孩子

一個懷裡抱著嬰兒的婦人說,跟我們說說「孩子」吧。

於是他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

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子可以供他們安身,但無法讓他們的靈魂安住,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

那裡你去不了,哪怕是在夢中。

你可以勉強自己變得像他們,但不要想讓他們變得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於昨日。

你好比一把弓,

孩子是從你身上射出的生命之箭。

弓箭手看見無窮路徑上的箭靶,

於是祂大力拉彎你這把弓,希望祂的箭能射得又快又遠。

欣然屈服在神的手中吧,

因為祂既愛那疾飛的箭,

也愛那穩定的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陽光燦爛綠意灑的沙龍
35會員
56內容數
2025/04/24
有時候,生活會走到死胡同、情緒像打結的耳機線一樣理不開。 《轉個彎,心情不一樣》這本繪本提醒我們:「別硬幹,轉個彎吧!」 英文版書名是 When Things Aren’t Going Right, Go Left,真是句充滿方向感,又帶著幽默的金句。
Thumbnail
2025/04/24
有時候,生活會走到死胡同、情緒像打結的耳機線一樣理不開。 《轉個彎,心情不一樣》這本繪本提醒我們:「別硬幹,轉個彎吧!」 英文版書名是 When Things Aren’t Going Right, Go Left,真是句充滿方向感,又帶著幽默的金句。
Thumbnail
2025/04/22
公視誰來晚餐《失去太太,我出走打工換宿》的故事中,55歲的男主人為了沉澱喪妻之痛,讓他決定出走環島,打工換宿,要去沒有太太​回憶的地方。 我看著影片裡的家庭,想起了當年母親離世後,我們一家三人各自療傷的經歷。突然對爸爸感到抱歉,曾讓他獨自面對這樣巨大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4/22
公視誰來晚餐《失去太太,我出走打工換宿》的故事中,55歲的男主人為了沉澱喪妻之痛,讓他決定出走環島,打工換宿,要去沒有太太​回憶的地方。 我看著影片裡的家庭,想起了當年母親離世後,我們一家三人各自療傷的經歷。突然對爸爸感到抱歉,曾讓他獨自面對這樣巨大的傷痛。
Thumbnail
2025/03/15
終於在Netflix看了不夠善良的我們。簡慶芬不斷在心裡懷疑何瑞之到愛不愛她;我其實也想問,簡慶芬妳到底愛不愛何瑞之? 如果她一開始就誠實面對自己,她或許會發現,自己要的可能並不是何瑞之,而是一份讓自己安心與被愛的關係。可惜的是,她選擇了競爭與自我懷疑的路,最後即使戰勝了敵人,也戰勝不了內心的匱乏。
Thumbnail
2025/03/15
終於在Netflix看了不夠善良的我們。簡慶芬不斷在心裡懷疑何瑞之到愛不愛她;我其實也想問,簡慶芬妳到底愛不愛何瑞之? 如果她一開始就誠實面對自己,她或許會發現,自己要的可能並不是何瑞之,而是一份讓自己安心與被愛的關係。可惜的是,她選擇了競爭與自我懷疑的路,最後即使戰勝了敵人,也戰勝不了內心的匱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如果你只能教會你的孩子一件事⋯⋯讓他學會去愛。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