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用『轉職』來『翻篇』— 職涯發展 賦能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換一個環境,問題就會解決嗎?」

對話:職場煩惱的出口?

「我真的受夠這裡了!」小雅(化名)坐在咖啡店的角落,手指無意識地攪拌著已經快要溢出的拿鐵,語氣裡滿是無奈。「這家公司完全沒有發展空間,主管又不懂得欣賞我,同事也只會推卸責任……我已經想好了,要離職,換個地方重來!」

對面的小美,年紀比她大五歲,職場經驗為豐富,聽著她的抱怨,沒有立刻發表意見,而是慢條斯理地抿了一口咖啡,然後淡淡地問:「所以,你的計畫是什麼?你確定下一個地方就會更好?」

小雅的神色有些猶豫:「就是…先換個地方試試吧,應該不會比現在更糟。」

「妳真的確定?」小美挑了挑眉,「妳之前也換過幾次工作,每次換新環境,剛開始是不是覺得還不錯,但過了一陣子,又開始有新的不滿?」

「呃…這次應該不一樣吧?」小雅語氣有些不確定

「所以,妳的計畫只是『逃離』,而不是『前進』?」小美的語氣平靜,但帶著一絲不容忽視的銳利。

raw-image

轉職不是萬能解藥,真正的問題是……

職場的魔幻輪迴:問題真的來自環境嗎?

許多人把「轉職」當成解決職場困境的唯一手段,彷彿只要換個環境,所有的問題都會自動消失。但事實上,職場問題有時候並不是環境的錯,而是我們自身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

換句話說,如果你沒弄清楚現在不滿的真正原因,就算跳到下一家公司,問題仍然可能會重演

這種狀況就像是玩一款困難模式的遊戲,每次卡關了就換帳號重新開始,但如果不改變自己的打法,無論換多少次帳號,還是會卡在同一個地方。

有些人頻繁換工作,但無論去哪裡,最後還是遇到類似的困境:

  • 新公司依然有不合理的主管

因為管理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甚至你的應對方式可能沒有改變。

  • 團隊合作還是有溝通不順的狀況

因為任何一個團隊都有內部文化差異,適應力與影響力才是關鍵。

  • 自己的成長仍然受到瓶頸卡住

因為問題可能並不在環境,而是在自己的技能與思維模式。

真正的問題可能不在於「這家公司不好」,而在於:「我有沒有提升自己,去駕馭職場上的變數?」


想轉職前,先問自己這幾個問題

三個關鍵問題,幫你判斷轉職是否真的有效

小美看著小雅,給她三個問題:「如果妳的答案是否定的,那轉職不會解決問題,只是換個地方重蹈覆轍。」

1.這份工作裡,我真的沒有任何成長的可能性了嗎?


許多人對當下的職場環境失去耐心,覺得沒有學習空間,但往往這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挖掘機會。有時候,學習機會不是主管給的,而是自己爭取的。

2.我的問題是外在環境,還是自己的職場策略有漏洞?


有些人抱怨主管不賞識自己,但可能是因為他們從未主動建立影響力;有些人覺得團隊不夠給力,但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協調能力。

3.如果轉職後,仍然遇到類似問題,我有足夠的應對策略嗎?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如果你的問題是「不會處理主管關係」、「無法建立職場影響力」,那麼在新公司依舊可能會遇到類似的情境。問題不會消失,只有自己變強,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以為轉職就能翻篇,結果只是換個牢籠

新公司,舊問題?你可能只是換個地方受苦

想像一下,你換了一家公司,但還沒過三個月,你又開始有類似的抱怨:「怎麼這裡的主管還是這麼愛 micromanagement?」「同事還是愛推卸責任?」「薪水雖然高了一點,但壓力更大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只是換了個工作環境,但自己的工作模式、溝通習慣、職場策略沒有改變,問題還是會跟著你。

你以為轉職是翻篇,其實只是換個牢籠,把自己關進另一種困境裡。


真正的翻篇,是提升自己,而不是單純換地方

逃避不等於解決,成長才是王道

小美繼續問小雅:「如果妳現在可以選擇『轉職』,也可以選擇『升級自己』,妳會選哪個?」

「什麼意思?」小雅皺眉。

「妳的問題是什麼?是主管不賞識妳?那妳是否有提升自己的可見度,或者學會向上管理?是同事合作不順?那妳有沒有強化自己的影響力,或者學會高效溝通?」

「……」

「如果這些問題還沒有改善,妳就算換到別的地方,還是會遇到一樣的困境。所以與其急著逃,不如先看看自己可以怎麼升級,這樣未來不管在哪裡,妳都能更有競爭力。」


如何真正提升自己的「翻篇能力」?

翻篇,不是「換一本書」,而是「學會更快讀懂這本書」。

真正的翻篇能力,不是用轉職來逃避,而是強化自己的職場競爭力,讓你不管在哪裡都能更順利發展。

翻篇的三個關鍵能力:

  1. 洞察問題的根本——不要只是抱怨環境,而是要有能力分析問題的本質,從中找到真正的痛點。
  2. 提升自己應對挑戰的能力——像是學習溝通策略、提升影響力、強化決策能力,而不是一味想換個地方。
  3. 建立長遠的職涯規劃——與其讓自己總是處於被動轉職,不如在當下積極打造更穩固的競爭力,讓未來的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轉職不能幫你翻篇,真正的成長才行

不要把轉職當成翻篇的唯一方式,

因為翻篇的關鍵,

不在於換了哪一本書,

而是你是否真正學會了如何閱讀這本書的內容。

【職涯發展 賦能系列】

👉 立即預約

世安哥的1對1職涯諮詢:https://hrfriday.kaik.to/r8qvl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190會員
261內容數
2025/04/24
在職場上,你是否常常獨自硬撐,卻不敢開口尋求幫助?其實,會求援不代表你不行,而是你更懂得運用資源、創造連結。本文帶你從心理實驗、真實案例到策略技巧,全面解析職涯發展中最被低估卻最關鍵的能力——求援力。讀完,你將學會怎麼讓高手願意回你訊息,甚至成為你職涯的助推者。想讓自己不再一個人苦撐?這篇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5/04/24
在職場上,你是否常常獨自硬撐,卻不敢開口尋求幫助?其實,會求援不代表你不行,而是你更懂得運用資源、創造連結。本文帶你從心理實驗、真實案例到策略技巧,全面解析職涯發展中最被低估卻最關鍵的能力——求援力。讀完,你將學會怎麼讓高手願意回你訊息,甚至成為你職涯的助推者。想讓自己不再一個人苦撐?這篇不能錯過。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列舉了11個在開始戀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醒讀者應避免不健康的戀愛模式,並強調尊重、坦誠和界線的重要性。文章點出許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愛情課題,例如試用期心態、情緒勒索、備胎等,並提出需彼此尊重和付出,才能經營長久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4/22
這篇文章以輕鬆詼諧的方式,列舉了11個在開始戀愛前需要注意的事項,提醒讀者應避免不健康的戀愛模式,並強調尊重、坦誠和界線的重要性。文章點出許多現代人容易忽略的愛情課題,例如試用期心態、情緒勒索、備胎等,並提出需彼此尊重和付出,才能經營長久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現代愛情觀,並列出11個在開始一段感情前需要考慮的重點,強調成熟的愛情觀、互相尊重、獨立自主以及雙方共同經營的重要性,並非試圖尋找完美伴侶,而是期望能找到願意為關係付出且共同成長的對象。
Thumbnail
2025/04/22
本文探討現代愛情觀,並列出11個在開始一段感情前需要考慮的重點,強調成熟的愛情觀、互相尊重、獨立自主以及雙方共同經營的重要性,並非試圖尋找完美伴侶,而是期望能找到願意為關係付出且共同成長的對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夥伴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熱門的話題:轉換跑道到底是不是在逃避啊?相信不少人都曾經在深夜裡,對著天花板嘆氣,想著要不要離開現在的工作,去追尋一個全新的方向。但轉念一想,又怕被說是半途而廢、逃避責任。這樣的掙扎,想必很多人都感同身受吧?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Thumbnail
這週是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二週。趁著記憶猶新,我想來紀錄一下我對於這次轉職的一些想法。 這是我大學畢業後第二次換工作。原因其實跟第一次換工作時差不多,就是自己某一天突然覺得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這篇文章會分享: 我前一份工作的狀況 轉職的契機 離開舒適圈的正反考量 舒適有什麼不好?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選擇離職,進入自由工作的世界,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自由和可能性。自由工作者的生活看似浪漫,實則需要更強的自律和計劃能力。從單一收入到多元收入,從固定模式到自由靈活,這一切都需要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去迎接挑戰和機會。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當面臨職涯抉擇時,我們常常會感到猶豫和困惑。這篇文章將會探討在轉換工作時的取捨和機會成本,同時提醒讀者要知道自己的目的,並享受在每一段職涯裡的成長。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在決定轉職前,你是否真正思考過轉職的原因?逃避不良環境與豬隊友抑或是為了實現職涯目標?透過經驗分享,文章提醒讀者每份工作都有好壞,重點是尋找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並願意承擔不喜歡的部分。
Thumbnail
最近有遇到轉職失敗的案子,其實我也很常面試失敗,但有時候不是你的問題。 在現代快速變化的職場中,感到一時迷茫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別急, 我們來一起利用下面6點來解清這個狀況。 1. 回歸自我 首先,停下來,深呼吸,然後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什
Thumbnail
最近有遇到轉職失敗的案子,其實我也很常面試失敗,但有時候不是你的問題。 在現代快速變化的職場中,感到一時迷茫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也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確定下一步該怎麼走,別急, 我們來一起利用下面6點來解清這個狀況。 1. 回歸自我 首先,停下來,深呼吸,然後問問自己:我真正想要什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2步驟為自己建立轉職抗體,降低猶疑、迷惘對轉職的負面影響,能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可能性。第一步為誠實面對弱點,第二步是用實質行動降低弱點對自身的影響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如何透過2步驟為自己建立轉職抗體,降低猶疑、迷惘對轉職的負面影響,能以更加理性的角度評估自己的可能性。第一步為誠實面對弱點,第二步是用實質行動降低弱點對自身的影響力。
Thumbnail
每年過年前後都是轉職的高峰, 你也有轉職的想法或困擾嗎? 先來看看我如何在一場職涯諮詢中, 運用兩副截然不同的牌卡, 讓個案為自已找到意外的解答吧!
Thumbnail
每年過年前後都是轉職的高峰, 你也有轉職的想法或困擾嗎? 先來看看我如何在一場職涯諮詢中, 運用兩副截然不同的牌卡, 讓個案為自已找到意外的解答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