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一準備不是考試,是一場溫柔的過渡
每年暑假尾聲,許多家長開始焦慮:「孩子快上小學了,還不會握筆、常常發脾氣,怎麼辦?」在康福職能治療所,我們陪伴無數家庭走過這段「幼小銜接期」。其實,孩子並非「準備不足」,而是需要一點方法與引導,讓他們從自由探索的幼兒園,平穩過渡到有規律、有挑戰的小學生活。
✅ 1. 時間感建立:40分鐘課堂怎麼適應?
小學生活需要孩子能遵守時間與節奏。幼兒園孩子可能對「40分鐘專心上課」感到困難,因此家長可以在家中安排「模擬課表」遊戲,例如:
- 用沙漏玩「預測時間遊戲」
- 閱讀40分鐘+休息10分鐘的節奏演練
- 用倒數計時器幫助孩子建立時間感
目標:提升孩子的時間知覺與轉換能力,適應小學上課節奏。
✅ 2. 手部發展:從黏土到握筆的關鍵肌力
許多家長焦急於孩子「寫字寫不直」,其實根本問題往往是手部小肌肉尚未成熟。寫字前的準備包含:
- 捏黏土、夾彈珠等小肌肉訓練
- 使用握筆輔助器具(如感統握筆器)
- 練習剪紙、穿線等手眼協調活動
目標:提升手指穩定度與協調性,讓書寫成為自然流暢的動作。
✅ 3. 社交練習:不只交朋友,更要會解決衝突
小學是個更大的社交場域,孩子必須學會表達與協商。家長可透過:
- 角色扮演遊戲(如何請同學借橡皮擦?)
- 練習情境應對(搶玩具怎麼辦?)
- 鼓勵用語言而非哭鬧表達需求
目標:增強社交自信與衝突解決能力,讓孩子在人際互動中更從容。
✅ 4. 情緒管理:教孩子與壓力和平共處
孩子在面對功課、輸贏或同儕壓力時,常會出現情緒失控。作為職能治療師,我們建議:
- 教孩子情緒語彙:「我現在很生氣,因為……」
- 練習深呼吸、肌肉放鬆等冷靜技巧
- 父母以身作則,示範處理挫折的方式
目標:幫助孩子辨識與調節情緒,建立正向因應策略。
✅ 5. 自理能力:讓孩子成為「生活的小主人」
小學生活需要更多自理能力,如收拾書包、準備用品、定時起床。家長可嘗試:
- 訂定每日「自理任務清單」
- 使用圖像流程表協助記憶步驟
- 練習自行穿衣、用餐與準備物品
目標:培養責任感與生活規律,降低進入小學後的焦慮與混亂。
小學不是終點,而是全新的起點
每個孩子的發展步調不同,與其急於比較,不如專注在他的每一步成長。如果你發現孩子在轉銜過程中感到明顯吃力,康福職能治療所提供專業的評估與介入服務,陪伴家庭一同面對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