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脂」色變?了解血脂、體脂、內臟脂,讓你不再害怕脂肪(上)

聞「脂」色變?了解血脂、體脂、內臟脂,讓你不再害怕脂肪(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位帶著啤酒肚的大叔來到診間說:我要減脂!

一位身材偏瘦的小女生也說:我也要減脂!

一個血壓高的阿桑也喊著:醫生叫我要減脂!

到底脂肪在身體的指標有那些呢?


其實,你知道嗎?

在健檢中常看到的血脂檢驗數值,不一定與體型有關!

也就是你可能是個瘦子,但有可能胖子的的血脂數值卻比你好喔!!!

這就來談談脂肪在人體的存在位置囉~Let’s play tag with your fat!

血脂與心臟、肝臟關係密切!

當我們用餐後,食物中脂肪的部分會進入血液,此時在血中的脂肪就稱為「血脂」,因此必須抽血,才能知道數值。但因為剛吃完大餐後,血脂會有短暫性上升的情形,再幾個小時後,血脂會進入細胞內作為能量使用,因此一般會建議空腹驗血,血脂數值才是真正留在血中脂肪狀態。

而留在血中的脂肪是好人還是壞人,又有兩大指標:

1.     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ol)

2.     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TG)

當我們看到總膽固醇偏高時,不要急著煩惱,因為”總”的下面包含:

好的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壞的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LDL),而LDL就是會黏在血管壁,造成血管粥狀硬化的兇手之一,導致後續心血管疾病,

因此有個「血管硬化指數」=T-Chol/ HDL的比值,建議要小於5,才能減少血管硬化的危險機率,所以我們的目標就是HDL越高,LDL越低!

再來看看三酸甘油脂,當身體細胞將脂肪轉換成能量使用後,發現不需要那麼多時,剩下的就會轉成以三酸甘油脂的形式儲存,以備不時之需,你可以想像成細胞存錢的銀行,當哪天細胞缺錢時,三酸甘油脂可被分解為脂肪酸,作為細胞的能量來源。一旦過剩了,則多餘的脂肪酸就會被再次轉換為三酸甘油脂儲存。它可能存在血液,因為還在血液中流動的中性脂肪,看起來濁濁的,那可能就是三酸甘油脂在跟你打招呼。

 

膽固醇約2/3由肝臟製造,1/3是飲食造成的;而三酸甘油酯過高和吃太甜、代謝作用有關,所以像愛喝含糖飲料的人或糖尿病患,可能檢測膽固醇正常,三酸甘油酯卻偏高喔!

所以當看到膽固醇過高時,除了降血脂的藥物選擇之外,肝臟功能的良好運作也是關鍵之一。因此中醫有類似大柴胡湯[1]或山楂、丹蔘、澤瀉、荷葉、決明子等,以疏肝通鬱,活血化瘀與清熱祛痰的方法來幫助降低膽固醇,同時降低肝臟發炎。

然而,三酸甘油酯(TG)過高,則基本上就是飲食問題大過一切!!!因為食物中不是只有油脂會轉成TG,當吃太多醣類(精緻澱粉、所有甜甜的東西),或喝酒過度也會轉成TG儲存。

就以上來說:

降膽固醇,吃西藥,吃中藥都有效!!

降三酸甘油酯 ,忌口比吃藥更有效!!

下一篇,我們繼續來談,可愛的三酸甘油脂,不只住在血液中,還有很多地方也有它的身影…



[1] Yang JM, Sun Y, Wang M, Zhang XL, Zhang SJ, Gao YS, Chen L, Wu MY, Zhou L, Zhou YM, Wang Y, Zheng FJ, Li YH. Regulatory effect of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mula o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9 Sep 14;25(34):5105-5119.

avatar-img
每周來點健康
6會員
17內容數
每周來一篇,讓您更健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每周來點健康 的其他內容
新手媽媽產後情緒低落常見嗎?本文分享一位中醫師在門診遇到的案例,探討產後憂鬱症的成因,包含生理(荷爾蒙變化)及心理層面,並介紹如何透過中醫調理(疏肝健脾、寧心安神、氣血雙補、滋腎填精)改善產後情緒,以及西醫治療方式,給予新手爸媽們溫暖的支持與建議。
維生素D不足也會影響受孕率喔~不只有單純補充保健品,中醫可以提供養卵的好環境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健康的定義及其複雜性,強調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是一種身心社會的動態平衡。作者透過不同個案的反思,揭示了健康的三個面向:身體、心靈和社會環境。並指出,醫者的角色是在病人與平衡之間找到共鳴,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認識到健康狀態的彈性與灰色地帶。
新手媽媽產後情緒低落常見嗎?本文分享一位中醫師在門診遇到的案例,探討產後憂鬱症的成因,包含生理(荷爾蒙變化)及心理層面,並介紹如何透過中醫調理(疏肝健脾、寧心安神、氣血雙補、滋腎填精)改善產後情緒,以及西醫治療方式,給予新手爸媽們溫暖的支持與建議。
維生素D不足也會影響受孕率喔~不只有單純補充保健品,中醫可以提供養卵的好環境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健康的定義及其複雜性,強調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是一種身心社會的動態平衡。作者透過不同個案的反思,揭示了健康的三個面向:身體、心靈和社會環境。並指出,醫者的角色是在病人與平衡之間找到共鳴,讓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認識到健康狀態的彈性與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