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內臟脂肪與腦健康的關聯
📌 研究發現:內臟脂肪可維持 BDNF 水平,但隨年齡增長其作用減弱,可能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 科學機制:脂肪組織中的 CX3CL1 蛋白質促進 BDNF 產生,年老時 CX3CL1 下降,影響大腦健康。
📌 可能影響:調節 CX3CL1 水平或可延緩老化導致的認知退化。🔗 👉 研究詳細報導
2️⃣ 俄烏停火 30 日方案:普丁設條件,美國與烏克蘭反應分歧
📌 最新發展:俄羅斯有條件支持美國提出的 30 日停火方案,普丁稱停火應確保「長久和平」。
📌 川普回應:普丁聲明「令人有希望但不完整」,表示願與普丁會談。
📌 烏克蘭態度:澤倫斯基認為普丁只是拖延時間,拒絕真正的和平談判。
📌 關鍵爭議:俄方不接受北約駐烏,但可能接受中國等國派遣維和部隊。
🔗 👉 詳細報導
3️⃣ 美國郵政署 (USPS) 與 DOGE 合作裁員 1 萬人
📌 背景:郵政署長德喬伊宣布 USPS 透過 DOGE 效率計畫,推動裁員 1 萬人以削減虧損。
📌 財務困境:自 2007 年來 USPS 累積虧損 1,000 億美元,經營困難。
📌 爭議:專家憂裁員影響偏遠地區郵遞服務,且聯邦失業救濟申請人數已上升。
🔗 👉 相關報導
4️⃣ 台灣詐騙猖獗,36~40 歲最易被騙
📌 調查結果:86.5% 上班族曾遇詐騙,平均財損 21 萬台幣,12.7% 曾遭詐 100 萬以上。
📌 主要詐騙類型:
- 假投資詐騙(48%)
- 釣魚簡訊(33.7%)
- 網購詐騙(32.7%)
📌 受害族群:36~40 歲上班族最易受騙,女性略高於男性。
📌 建議對策:加重刑責、加強電信金融機構聯防、提高教育宣導。
🔗 👉 詳細報導
5️⃣ 拉布拉多 & 人類肥胖基因相似
📌 科學發現:DENND1B 基因變異會導致拉布拉多和人類更容易發胖。
📌 機制:此基因影響「瘦素黑皮質素通路」,導致更容易感覺飢餓,攝取更多食物。
📌 建議:肥胖高風險個體應嚴格控制飲食與運動,以抵銷基因影響。
🔗 👉 研究報導
6️⃣ 伴侶創業:神隊友還是豬隊友?
📌 優勢:
- 高信任度,決策迅速
- 共同目標,動力充足
- 內部穩定,少人事糾紛
📌 風險: - 公私不分,影響感情
- 事業失敗,家庭經濟受影響
- 權力分配不均,易起內鬨
📌 成功關鍵: - 明確分工
- 財務規劃
- 設定退場機制
🔗 👉 創業指南
7️⃣ 微軟量子計算再掀爭議
📌 重大聲明:微軟宣稱透過「Majorana 1」晶片成功捕捉馬約拉納粒子,推動穩定拓撲量子位元發展。
📌 學術界質疑:學者指出微軟論文有測量範圍問題,並認為馬約拉納粒子仍未被證實存在。
📌 歷史前科:微軟 2018 年曾宣稱發現馬約拉納粒子,2021 年卻撤回論文,信任度受損。
🔗 👉 量子爭議
8️⃣ Google DeepMind 推出 Gemini Robotics
📌 技術突破:Gemini Robotics 能理解視覺、語言與動作(VLA),並直接控制機器人。
📌 進階版本:Gemini Robotics-ER 提升空間推理能力,處理更複雜動作,如整理桌面、打開瓶蓋。
📌 合作夥伴:與 Boston Dynamics、Agility Robotics 等知名機器人公司合作。
9️⃣ 國泰金 2024 年 EPS 7.29 元,爭取高股利
📌 財報亮點:
- 稅後淨利 1,112 億元,EPS 7.29 元,創歷史次高
- 國泰人壽 CSM 積累良好,保障型商品需求增長
- 國泰世華銀行放款與財富管理業務成長
📌 股利政策:維持 60% 以上配息,董事會 4 月決定股利計劃,預期優於去年。
🔗 👉 詳細報導
🔟 AI 1 年內將能寫幾乎所有程式碼
📌 Anthropic CEO 預測:
- 3-6 個月內,AI 可編寫 90% 的程式碼
- 12 個月內,幾乎所有程式碼可由 AI 產生
📌 開發人員角色變化:未來將轉向指導 AI,而非親自編碼。
📌 市場趨勢:2025 年美國科技職缺 25% 需 AI 技能,企業加速導入 AI 自動化。
🔗 👉 AI 影響軟體工程未來
🔍 有特別想深入了解的新聞嗎?歡迎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