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才能吃補」是騙人的?心理學破解快樂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也相信「先苦後甜」嗎?小心快樂被延期到人生最後!

「人生就是要先吃苦,才能享福!」這句話你從小聽到大嗎?我們被教導努力讀書,將來才能有好工作;拼命存錢,退休才能享受人生。這種「先苦後甜」的觀念深植人心,彷彿快樂是一道遙不可及的甜點,只有撐過艱難的主餐,才能嚐到最後的甜美。

但,這真的是心理學上通往快樂的最佳策略嗎?如果「吃苦才能吃補」是真的,那些最努力工作、最會忍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但為什麼許多拼命三郎卻活得焦慮又痛苦?我們今天就用心理學破解快樂的關鍵,看看先苦後甜心理學到底是智慧,還是騙人的?

先苦後甜 vs. 及時行樂:心理學怎麼說?

1. 享樂適應理論:快樂不是累積,而是適應

心理學家發現,無論是辛苦賺到錢,還是突然中樂透,人類的快樂其實會很快「回歸正常值」,這被稱為**「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

簡單來說,當我們覺得「等賺到大錢就會快樂」、「等存夠錢退休就能享福」,其實快樂不會像我們想的那麼長久。人腦對幸福和痛苦的適應速度超乎想像,就算你現在熬過低薪,變成高薪族,過一段時間後,新的生活標準會讓你不再感到特別快樂。

2. 延遲滿足 vs. 立即享樂:哪一種快樂更長久?

「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被認為是成功人士的標配,比如那些願意放棄現在的享受,努力存錢買房、投資未來的人,往往能獲得更穩定的生活。然而,這不代表所有人都應該壓抑當下的快樂,因為過度忍耐可能會導致決策疲勞(Decision Fatigue),最終讓人陷入壓力過大的狀態,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另一方面,「即時行樂(Instant Gratification)」雖然容易讓人沉迷於短暫快樂,例如衝動購物、暴飲暴食,但適度地享受當下,卻是讓生活更幸福的關鍵。心理學家發現,快樂的最佳策略不是極端忍耐,也不是瘋狂揮霍,而是找到「微小快樂的平衡點」。

快樂的最佳策略:不必等到最後才能享受!

1. 生活中的「黃金快樂時段」:每天都該有一點甜

心理學研究顯示,將快樂分散到每天的小片段,比一次性地大爆發更有效。例如:

  • 每天給自己一個小獎勵:喝杯喜歡的咖啡、看一部輕鬆的劇、花時間運動等。
  • 設定「快樂時間」:安排一天的某個時段來做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如與朋友聊天、玩遊戲、畫畫等。

這種方式讓快樂不會被無限延期,而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2. 投資「內在快樂」,比追求外在獎勵更重要

快樂的來源可以分為「外在快樂」與「內在快樂」:

  • 外在快樂:金錢、名聲、物質享受等,但這些快樂會隨時間減弱,因為我們的大腦會適應。
  • 內在快樂:人際關係、健康、興趣、成就感,這些才是長久快樂的關鍵。

許多人誤以為「等我變有錢,人生就會快樂」,但心理學研究發現,真正讓人快樂的不是錢,而是「如何使用金錢」——例如,把錢花在體驗(旅行、學習新技能)或與他人共享,會比單純購買物質更能讓人感到幸福。

3. 快樂不是努力的「獎勵」,而是生活的日常

我們經常被教導:「等考上好學校,人生就輕鬆了」、「等賺到足夠的錢,就能真正享受生活」——但這種思維模式容易讓人永遠都在等待,卻從未真正快樂過。

心理學專家建議,不要把快樂當成「未來的獎勵」,而應該把快樂變成「每天的習慣」。這就像運動不是為了等老了才健康,而是讓你每天都感覺更好;快樂也不該是退休後的福利,而是現在就該擁有的權利!

幸福,不該是遙不可及的甜點!

「吃苦才能吃補」這句話,真的適用於人生的每個階段嗎? 心理學告訴我們,真正的快樂並不來自於極端的延遲滿足,也不是無腦的即時享樂,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點。

與其把幸福當作未來的獎勵,不如每天安排一些小小的快樂,讓自己活在當下,又不失未來規劃。不論是先苦後甜心理學、快樂的最佳策略、享樂適應理論,都提醒我們一件事:快樂不是等來的,而是創造的!

所以,今天你準備好給自己一點甜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新視界
17會員
68內容數
嗨!這裡是心靈新視界,讓我們了解生活心理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心靈新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他明明已讀不回,你卻忍不住一傳再傳?」 「每次對方稍微冷淡,就覺得自己被拋棄?」 如果你常在感情裡陷入這種反覆又糾結的焦慮與自責,不是你愛錯人,而是「愛錯了方式」──心理學中稱為 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 的依附風格。當內在安全感不足,我們會用「愛得太滿」來填補心裡的
Thumbnail
2025/05/01
「他明明已讀不回,你卻忍不住一傳再傳?」 「每次對方稍微冷淡,就覺得自己被拋棄?」 如果你常在感情裡陷入這種反覆又糾結的焦慮與自責,不是你愛錯人,而是「愛錯了方式」──心理學中稱為 焦慮型依附(Anxious Attachment) 的依附風格。當內在安全感不足,我們會用「愛得太滿」來填補心裡的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明明不是他的錯,卻總是第一個說「對不起」。 明明你沒有怪他,卻彷彿他比你還要慌張地道歉。 也許你覺得他是個好人、有禮貌、很溫柔,但心理學發現,這背後其實藏著更多無聲的傷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這種「過度道歉行為」背後的心理結構,讓你不再誤解,也學會如何與這樣
Thumbnail
2025/04/30
你是否身邊也有這樣的人—— 明明不是他的錯,卻總是第一個說「對不起」。 明明你沒有怪他,卻彷彿他比你還要慌張地道歉。 也許你覺得他是個好人、有禮貌、很溫柔,但心理學發現,這背後其實藏著更多無聲的傷痕。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解析這種「過度道歉行為」背後的心理結構,讓你不再誤解,也學會如何與這樣
Thumbnail
2025/04/29
當愛成為一種壓力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為你好。」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爸媽?」 這些話,看似充滿愛意,卻總讓你感到沉重、內疚,甚至無法喘息。 情緒勒索,並不總是激烈的爭吵。 更多時候,它藏在日常的對話中,像看不見的細線,慢慢勒住我們的情感與自由。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最常使用
Thumbnail
2025/04/29
當愛成為一種壓力 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 「都是為你好。」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爸媽?」 這些話,看似充滿愛意,卻總讓你感到沉重、內疚,甚至無法喘息。 情緒勒索,並不總是激烈的爭吵。 更多時候,它藏在日常的對話中,像看不見的細線,慢慢勒住我們的情感與自由。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父母最常使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成功真的需要受苦嗎?當然不是,大多關於生產力的建議通常都是請大家先忍耐,期待最後豐收的果實,但作者告訴大家,用愉悅的心情才能走到最後。
Thumbnail
成功真的需要受苦嗎?當然不是,大多關於生產力的建議通常都是請大家先忍耐,期待最後豐收的果實,但作者告訴大家,用愉悅的心情才能走到最後。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幸福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卻忽略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法則——降低預期。 當我們總是抱持著不切實際的預期,無論是對自己、他人還是生活,失望和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期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段完美的關係,或是一個完美的人生,這些都是不現實的幻想。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壓力的現代社會中,幸福似乎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幸福,卻忽略了一個簡單而重要的法則——降低預期。 當我們總是抱持著不切實際的預期,無論是對自己、他人還是生活,失望和痛苦就會如影隨形。期待一份完美的工作、一段完美的關係,或是一個完美的人生,這些都是不現實的幻想。
Thumbnail
你追求的幸福嗎? 剛剛好有人留言以前作品 我也趁著機會看一下以前寫的! 那篇講述「幸福」⋯ 所以「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快樂跟他好像⋯也許可以拿來解釋吧! 最近看的戲說「快樂」是痛苦累積造成的⋯ 所以我們還是愛得是⋯「痛苦」? 其實我不覺得⋯ 人的心態都會「規避風險」 怎麼可能主
Thumbnail
你追求的幸福嗎? 剛剛好有人留言以前作品 我也趁著機會看一下以前寫的! 那篇講述「幸福」⋯ 所以「幸福」究竟是什麼呢? 快樂跟他好像⋯也許可以拿來解釋吧! 最近看的戲說「快樂」是痛苦累積造成的⋯ 所以我們還是愛得是⋯「痛苦」? 其實我不覺得⋯ 人的心態都會「規避風險」 怎麼可能主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製造快樂的第一步,是走進痛苦。 這話千萬別被叔本華聽到。他在《人生智慧箴言》主張, 人不應專注於快樂,而是要盡量避免痛苦。更指出「約束造就幸福」,表示一個人若見識越廣,其操心、願望與恐懼也隨之增加;而一個人若見聞越少,則越幸福。 當然,趨樂避苦是人性之一,但逃避不應被作為幸福學格言。安慰時我們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