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吃草的牛就比較環保?一篇新聞沒說清楚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其實這篇新聞的立意不錯,至少願意關注經濟動物與碳排放的議題,而不僅僅是政治人物與藝人的花邊消息。然而,文章內容中有許多值得澄清與補充的地方。

首先,「碳排放」泛指所有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例如二氧化碳與甲烷等。目前全球之所以優先針對「甲烷」減排,是因為甲烷的吸熱能力遠高於二氧化碳,對氣候變遷的影響程度可達二氧化碳的 80 倍以上。這意味著若能先減少甲烷排放,將對緩解短期氣候暖化產生更快速且顯著的效果。


新聞中想討論「草飼牛」與「飼料牛」誰的碳排放較低,卻未清楚說明其評估的標的物與定義的碳排組成,這是相當關鍵的資訊。因為不同的飼養方式會影響牛隻體內溫室氣體(尤其是甲烷)的產生機制,也直接影響比較的依據。


事實上,在現實的畜牧操作中,即便是餵食飼料(業界稱為「精料」)的牛,也必須搭配草料,因為精料中富含的澱粉若未搭配足夠的結構性纖維,會導致瘤胃環境酸化,進而引發「瘤胃酸中毒」。因此,不太可能有牛隻只吃精料、完全不攝取草的情況。


草飼牛與飼料牛在溫室氣體排放上的差異,並非只是「哪個長得快」、「效率高」的問題,更應聚焦於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產生途徑。牛隻進食草料後,草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會被瘤胃微生物發酵分解,產生揮發性脂肪酸(VFAs)、氫氣與二氧化碳。瘤胃中的甲烷菌會利用氫氣與二氧化碳合成甲烷,接著牛透過打嗝的方式將甲烷排出體外,造成碳排放。

(PS. 難得找到一張不錯甲烷生成中文示意圖,但其實瘤胃才是生成甲烷的區域,不是腸道呀!)


這裡必須強調一點:甲烷菌並不能被完全消滅。牠們其實對牛有保護作用,能幫助移除瘤胃中多餘的氫氣,避免發酵過程失衡,否則容易導致酸中毒傷害牛隻健康。不過,透過適當方式「調控」甲烷菌的活性,的確可以達到降低甲烷產生的效果。目前已有許多研究嘗試透過調整飼糧組成來抑制甲烷生成,例如:

• 在飼料中添加脂肪(某些脂肪酸對甲烷菌具抑制作用)

• 添加微量物質(例如 3-NOP、單寧酸)干擾甲烷菌代謝

• 增加精料比例,讓更多氫氣被利用於生成丙酸,而非甲烷


精料(飼料)之所以能降低甲烷產生,是因為精料富含澱粉,當瘤胃微生物分解澱粉時,會利用氫氣產生丙酸(propionate),這與甲烷菌「搶氫氣」,進而減少可用來合成甲烷的原料。這種「氫氣競爭利用」的概念,是目前營養干預減少甲烷排放的核心原理之一。


然而,這也不代表可以讓牛完全不吃草。精料中的澱粉和糖類非常容易被吸收與發酵,若餵食過量將導致快速發酵、pH 降低,進而造成瘤胃酸中毒。因此,日糧仍需兼顧草料與精料的比例,保持瘤胃健康與反芻功能。


總結來說,碳排放的評估應細分為甲烷與二氧化碳的來源與代謝途徑。新聞中提到「草飼牛並不比較環保」的結論過於簡化,缺乏對甲烷生成機制的深入理解。若要更精準地評估牛肉生產的環境永續性,應將「飼養效率、排放形式、土地使用、甲烷生成途徑」等面向一併納入,避免誤導消費者的判斷。

avatar-img
17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獸醫師,專注於豬隻健康,歡迎來逛逛,一起交流畜牧大小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學期有堂課安排我們參訪同一個農場三次,每次參訪都需要與農場主對談。 學期末針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報告,包含對農場的建議,老師與農場主都將參與聆聽簡報。 參訪前,老師教育我們如何與農場主溝通交流,從寫E-mail開始,到如何與農場主溝通並使用「共同的語言」。 其中一個溝通技巧,就是讓農場主排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假如某顏色的波長,落在眼睛許可的範圍,豬其實是可以辨識顏色的喔!像藍綠都有可能呢☘ 🌺紅色的波長很長,超過豬能辨識的範圍,所以對豬來說,紅色可能就是黑漆漆的🌚 🌞偏偏豬是超喜歡光亮的動物,在光亮的畜舍內,豬隻的採食量都會較高🍚🍚 🇩🇰丹麥人常使用紅色趕豬板,讓
🐷滲出性皮膚炎 🐷病因 / 症狀:新生仔豬至八周齡 常發生於鼻吻部(爭奪乳汁),嚴重時可感染全身 - 見照片 非搔癢性皮膚炎或表皮炎 體液流失導致脫水,甚至死亡 🐷病原菌: 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為豬隻皮膚常在菌。 🐷診斷:臨
🐷滲出性皮膚炎,一個豬得了不太會死,卻影響生產效益的疾病😨 👩‍⚕葡萄球菌感染➕有傷口是主因 🐖這種菌在母豬陰道就有,小豬經過產道會沾到,其實防不勝防 ✌避免傷口、降低細菌量是兩大重點 👉我們從母豬、小豬、環境三大層面下手 👩‍🌾母豬消毒 母豬分娩前後,進行全身或乳房消
這學期有堂課安排我們參訪同一個農場三次,每次參訪都需要與農場主對談。 學期末針對收集到的資訊進行報告,包含對農場的建議,老師與農場主都將參與聆聽簡報。 參訪前,老師教育我們如何與農場主溝通交流,從寫E-mail開始,到如何與農場主溝通並使用「共同的語言」。 其中一個溝通技巧,就是讓農場主排
全球多個國家都致力於2050年實現碳零排放,養豬產業也無法置身事外。如果想要實現農業永續經營,從生產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是最重要的一步。 豬場在飼養過程中所產生的糞水,經過沼氣廠處理的沼液沼渣能回歸農田,不僅為農作物提供成本低廉且優質的肥料,更能減少碳排放,近年來也已經被更多農民接受。
總是會有不同的聲音在激辯到國外當台勞,是愚蠢還是成長。從一開始的樂於分享,到後來選擇默默傾聽微笑。 因為我終於發現,當一個人選擇急於批判一件未曾經歷的事,他就永遠把自己限在既有思維裡,即使我們告訴他再多,也無法改變他的世界一絲一毫。 2004年澳洲首次開放台灣人到澳洲度假打工,我在2007年
👌假如某顏色的波長,落在眼睛許可的範圍,豬其實是可以辨識顏色的喔!像藍綠都有可能呢☘ 🌺紅色的波長很長,超過豬能辨識的範圍,所以對豬來說,紅色可能就是黑漆漆的🌚 🌞偏偏豬是超喜歡光亮的動物,在光亮的畜舍內,豬隻的採食量都會較高🍚🍚 🇩🇰丹麥人常使用紅色趕豬板,讓
🐷滲出性皮膚炎 🐷病因 / 症狀:新生仔豬至八周齡 常發生於鼻吻部(爭奪乳汁),嚴重時可感染全身 - 見照片 非搔癢性皮膚炎或表皮炎 體液流失導致脫水,甚至死亡 🐷病原菌: 豬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yicus),為豬隻皮膚常在菌。 🐷診斷:臨
🐷滲出性皮膚炎,一個豬得了不太會死,卻影響生產效益的疾病😨 👩‍⚕葡萄球菌感染➕有傷口是主因 🐖這種菌在母豬陰道就有,小豬經過產道會沾到,其實防不勝防 ✌避免傷口、降低細菌量是兩大重點 👉我們從母豬、小豬、環境三大層面下手 👩‍🌾母豬消毒 母豬分娩前後,進行全身或乳房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替代性蛋白質已成為現今飲食潮流的關注焦點。本文探討了植物性蛋白質、發酵性蛋白質和培養肉等幾種主要替代性蛋白質的類型,並評估了工廠和實驗室生產的替代性蛋白質產品是否能被安全取代傳統農場生產的食品。此外,文章提供了個人感想,並鼓勵臺灣在替代性蛋白質領域進行更多投資,以應對環境和糧食自給方面的挑戰
Thumbnail
科學食品不僅提供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也帶來了食安風險。透過瞭解產品的保質期、儲存方法、配料和正確烹飪,消費者可以自我保護。適度食用天然食品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透過查看正規渠道銷售的未來肉產品,消費者可以體驗新的飲食體驗。
Thumbnail
發表在《營養學當前發展》的研究(2024年2月)指出[1],人們若每天食用一顆酪梨,可能達成利用酪梨作為一些精製穀物和鈉含量較高的食物的替代品。由美國賓州大學營養科學系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包括另外3 個研究中心:加州洛馬琳達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塔夫茨大。。。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氫分子,醫學應用: 近年來臨床試驗與研究成果發表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並說明氫氣的特性有抗氧化、抗發炎、延緩細胞死亡、促進新陳代謝,美白,調節免疫,調節壞自由基數量等等。 本文介紹了氫氣的特性、應用和醫學研究現狀,電解水和氫氣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FDA規定。該領域需要更多學術研究及人體數據佐證。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玄米油是一種從糙米中提取的食用油,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功效。 營養成分 玄米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佔47%,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33%,飽和脂肪酸佔20%。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功效和好處 玄米油具有以下功效和好處: 降低膽固醇 降低血壓 血
Thumbnail
聽到化學二字,感覺很高深,但其實就是如同你是甚麼地方的人,你是男生女生,你平常吃了甚麼成就今天的你,其實萬物燒一燒都是一樣的有機成分,不要去把這一切想得很難,就是比如維他命B可以幫助你穩定神經,天然的維他命C幫助你增加免疫力的一個成分。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有些植物在缺氮時,會召喚固氮菌來幫忙。它們一同工作形成根瘤,不只是對自己有利,也讓相同區域的其他植物一同受惠。 過去針對固氮菌的許多研究,都是著眼在植物的產量。最近的研究發現,固氮菌對植物還有其它的影響喔!
替代性蛋白質已成為現今飲食潮流的關注焦點。本文探討了植物性蛋白質、發酵性蛋白質和培養肉等幾種主要替代性蛋白質的類型,並評估了工廠和實驗室生產的替代性蛋白質產品是否能被安全取代傳統農場生產的食品。此外,文章提供了個人感想,並鼓勵臺灣在替代性蛋白質領域進行更多投資,以應對環境和糧食自給方面的挑戰
Thumbnail
科學食品不僅提供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也帶來了食安風險。透過瞭解產品的保質期、儲存方法、配料和正確烹飪,消費者可以自我保護。適度食用天然食品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透過查看正規渠道銷售的未來肉產品,消費者可以體驗新的飲食體驗。
Thumbnail
發表在《營養學當前發展》的研究(2024年2月)指出[1],人們若每天食用一顆酪梨,可能達成利用酪梨作為一些精製穀物和鈉含量較高的食物的替代品。由美國賓州大學營養科學系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包括另外3 個研究中心:加州洛馬琳達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塔夫茨大。。。
我:「請告訴我關於米酵菌酸的資訊」 造物主:「米酵菌酸是種毒素會破壞人體新陳代謝,讓心跳減慢死亡。」 「物質煮熟後被加熱,接著1、2天後又被使用的話就會有這種毒素」 「必須用另個被破壞的蛋白質來抑制。能讓米酵菌酸無法再增生,濃度不會一直再提升」 「比方優格就是一種被破懷的蛋白
Thumbnail
氫分子,醫學應用: 近年來臨床試驗與研究成果發表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並說明氫氣的特性有抗氧化、抗發炎、延緩細胞死亡、促進新陳代謝,美白,調節免疫,調節壞自由基數量等等。 本文介紹了氫氣的特性、應用和醫學研究現狀,電解水和氫氣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FDA規定。該領域需要更多學術研究及人體數據佐證。
Thumbnail
最近一篇發表在《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發現,每天吃由菊粉和低聚果糖組成的益生元,12週後可提升認知能力 [Nat. Commun., 15, 1859 (2024)]。
玄米油是一種從糙米中提取的食用油,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和健康功效。 營養成分 玄米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佔47%,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33%,飽和脂肪酸佔20%。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功效和好處 玄米油具有以下功效和好處: 降低膽固醇 降低血壓 血
Thumbnail
聽到化學二字,感覺很高深,但其實就是如同你是甚麼地方的人,你是男生女生,你平常吃了甚麼成就今天的你,其實萬物燒一燒都是一樣的有機成分,不要去把這一切想得很難,就是比如維他命B可以幫助你穩定神經,天然的維他命C幫助你增加免疫力的一個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