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什麼是「有意識地活」,去年有一次深刻體驗。雖然只有一天。
其實就是從很日常的事開始——慣性最深的小事做起。一早醒來下意識拿起手機時——「意識」到「有什麼非察看的事嗎?」沒有。立刻放下。心思飄到幾天後的工作時,「意識」到「想這個有用嗎?現在能做什麼?」回來做能做的,其餘停止。有在意的事,「意識」提醒「這真的重要嗎?」其實不重要。那就別浪費心力。⋯⋯諸如此類。一整天都這麼進行,下意識的行為一件件減少。每一刻都在進行清醒的事。然後忽然發現時間變慢了,動作可以很優雅地完成,思考也變得清晰。因為沒有浪費能量→時間因此變多、變慢→有更多餘裕回應任何狀況→一整天心情都是平靜的。待這天結束,我發現整天都很有精神(以往常常下午就精神不濟),晚上也睡得很好。
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的一天,從來沒有的經驗。原來這就是「有意識地活」。斷除每個慣性(不論多小)需要專注,而專注是需要費力的,因此會活得很「清醒」。但它沒有緊張的成分,也不是急躁或亢奮,就只是從容。
那天的感受太棒了。雖然再也沒能回到同樣的狀態(可見慣性影響多深)。
這陣子較忙,過得有些急躁,再度從不去check手機開始練習,這兩天有回來一點點。這真的是很簡單又很好的方法,因為手機幾乎是現代人共同的慣性之一。我告訴自己,如果這點自律都做不到,我自己的人生,我還能掌控什麼?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實踐有意識地活。我相信社會上的問題和疾病會少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