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不會不是你的錯: —當長輩學 3C,你被磨光耐性前,請先讀這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康先生與康伯伯的 3C 戰爭

40 歲的康先生是一位資訊工程師,工作之餘最大的挑戰,不是寫程式或解決 bug,而是每天晚上吃完飯後的那場家庭「輔導課」。

他的父親,康伯伯,今年 70 歲,身體硬朗、退休生活規律,是個典型的「勤勞又愛學習」的傳統長輩。自從他拿到一支智慧型手機後,熱情滿滿地想「趕上時代」。

問題是——康伯伯熱情歸熱情,卻沒有半點耐性。

他會反覆問:「為什麼我這個 LINE 貼圖傳不出去?」


「我要怎麼看那個 Facebook 的影片?」 「為什麼滑不動?是不是你教錯了?」


康先生每次解釋得口乾舌燥,對方卻立刻又說:「你講得太快了,我又忘了。」


然後重複問,然後又質疑。


久而久之,他越來越疲倦,也越來越懷疑自己:「我是不是不夠孝順?怎麼會對自己的爸爸發脾氣?」


2|你不是壞孩子,也不是教得太差

在面對長輩學習新科技的挫折中,我們常會同時遭遇兩種壓力:

  • 外在壓力:來自長輩的情緒、責備、指控(「你教太快」「你講得不清楚」「你害我跟不上」)
  • 內在壓力:來自對自己的苛責與罪惡感(「我怎麼這麼沒耐性?是不是我不夠孝順?」)

但其實,這不是你「教不好」或「不夠愛父母」的問題,而是跨世代認知與學習差異造成的自然現象。


3|為什麼他總是記不得?先理解長輩的心理機制

根據神經心理學研究,隨著年齡增長,人類大腦的「工作記憶」與「資訊轉換效率」會明顯下降。尤其是新的數位科技,常結合抽象邏輯、多步驟操作、非直觀圖示,對高齡者來說難度極高。

這種「學不會」「跟不上」的體驗,不只是一個操作障礙,更是心理上的衝擊與羞辱。

康伯伯不是真的在責怪兒子。他其實是在對自己說:

「怎麼我連這麼簡單的東西都不會?是不是我老了、笨了、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這樣的情緒,會自然轉換為外顯的質疑或挑剔,來維持自尊感。

而康先生的無力感,其實來自於:「我很努力想幫助他,卻怎麼都沒有用」——這種深層的挫敗與無效感。


4|科技的落差,變成親情的裂痕

對年輕一輩來說,手機、平板、App 的介面是直覺,但對長輩而言,那些是完全陌生的語言。再加上自尊心、焦慮與「不想變成別人的負擔」的情緒,很容易讓一次簡單的教學,變成一場親情攻防戰。

你想教會他,他想證明自己學得會,但學不會時,雙方都受傷。

  • 你覺得:「怎麼這麼簡單的東西講了十次還不會?」
  • 他覺得:「我是不是連我兒子都嫌棄我了?」

這不是單純的耐性問題,而是兩種處境的痛苦正面交鋒。


5|康先生可以怎麼做?五種溫柔的處理策略

✅ 1. 放棄「一次教會」的幻想

年紀越大,學習越需要重複與節奏。每次就教一個動作,讓他有「學會一件事」的成就感。

✅ 2. 製作「長輩專屬操作筆記」

手寫步驟、圖示、按鍵位置,變成一本他隨時能翻的「3C 生存指南」。也能降低重複發問次數。

✅ 3. 設定固定時間「陪練」

每天 10 分鐘或每週兩次,不是即時解答,而是安排好時間陪他一起學,降低臨時教學的焦躁。

✅ 4. 錄影存檔、讓他可重播

開啟螢幕錄影功能,把教學內容錄下來。讓他可以「一個人偷偷練習」,也能降低你的一再疲憊。

✅ 5. 用閒聊帶入、減少緊張感

教學前先聊聊他的生活、今天吃什麼、有沒有看到什麼新聞,把「學東西」變成一段親子時光,而不是壓力時光。


6|而你,也值得被安慰

你並不是因為「不愛爸爸」才會不耐煩,


你之所以會煩,是因為你太希望這段關係更好。 你不是冷漠的人,而是很努力地扮演好一個「兒子」與「老師」的角色。


請記住:照顧情緒,也包含照顧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生氣、可以想喘口氣、可以暫時不教,這些都不是錯。


真正的孝順,不是毫無怨言,而是在挫折後,仍願意陪在對方身邊。


7|寫給正在教「3C 的你」:你其實做得很好了

後來,康先生不再勉強自己「當場答出所有問題」,而是為父親準備了一本「康伯伯數位筆記」。他還教爸爸用語音搜尋,遇到問題就說「嘿 Google,我要怎麼傳貼圖」。

他們也約定,每週一晚上是「手機陪練夜」,時間不長,但氣氛輕鬆。爸爸忘記時就翻筆記、或看影片,不再那麼緊張,也不再那麼防衛。

某天,康伯伯得意洋洋地說:「我自己傳了一張圖給你阿姨喔,還加了表情符號!」

康先生笑著說:「你比我媽還厲害耶。」

那一刻,他感覺不是自己「教成功」了,而是「靠近成功了」。


8|你教的不只是手機,而是讓他覺得「我還能跟得上」

親愛的你,


如果你也常常被爸爸媽媽一再問同樣的問題、感覺自己快崩潰, 請你記得:


你教的不只是功能,而是希望。

讓他們相信:「我還能學習,我還能掌握新世界,我還沒有被這個時代拋下。」

那麼,請你也別拋下你自己。

每一次的耐心、每一次的忍住情緒、每一次的深呼吸,都是一種溫柔的陪伴方式。

你做得真的很好,已經遠遠超過他們所說出口的那一句「你教得太快了」。

有一天他們會知道,你的愛,不在解釋裡,而在那句:「沒關係,我再教你一次。」

avatar-img
0會員
16內容數
【遇見時青香】 她寫健康,但不只講卡路里,也照顧你的心。 她談人際,不給套路,只教你不再內傷。 她聊身心靈,不玄虛,只問你「今天累在哪?」 糖尿病前期、社交焦慮、情緒性飢餓…… 每一篇都是讓你更懂自己的小提醒。 她不是營養師,卻比營養師更懂人話。 在方格子搜尋「時青香」,找到你想過得比較不委屈的那個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今年開始,我不斷嘗試顯化【人】。 一開始是朋友、家人,後來顯化新SP,我都成功了。 《顯化家人的部分》 我的家族中某位長輩有憂鬱症,情緒很不穩定,有段時間經常在家族群組裡暴走。而且他會針對我媽,所以我特別看不慣。 但其實這位長輩在我小時候有照顧過我,我們的關係是不錯的。 這讓我很兩難: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多年前,我跟一群職場上的長輩在午休時間一同收看電視新聞,這則新聞的大致內容是 : 一位父親帶著妻小到野外遊玩,然後看到野菇就摘回家料理吃了,結果全家中毒。當時我第一時間的想法不自覺地脫口而出 : 「這樣也可以當老爸 !?」,此話一斷,隔壁幾個長輩就也開口發表意見。
Thumbnail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度過焦躁不安的一整周,學徒老人家我的不安感等比級數的襲來,自3/19寫了第一篇關於<巴克萊銀行:倉促撤退>的報告,看到市場上的機構法人有如大洪水、地震來臨前夕開始竄逃撤退。 海湖莊園協議 接著,在3/31與4/2兩天接著寫了川普與他的財經團隊在海湖莊園豪
Thumbnail
空單爆天量、技術指標超賣、情緒恐慌到極致:美股嘎空行情有機會啟動嗎? 重點摘要: 技術面極度超賣,反彈條件醞釀中,但尚未明確止穩 SPY 與 QQQ 的重要指標,如MACD、KDJ、RSI等指標進入極端超賣區,但尚未出現底部鈍化或明確反轉訊號,技術面仍屬空方主導。 連續出現跳空缺口,空方動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今年開始,我不斷嘗試顯化【人】。 一開始是朋友、家人,後來顯化新SP,我都成功了。 《顯化家人的部分》 我的家族中某位長輩有憂鬱症,情緒很不穩定,有段時間經常在家族群組裡暴走。而且他會針對我媽,所以我特別看不慣。 但其實這位長輩在我小時候有照顧過我,我們的關係是不錯的。 這讓我很兩難:
Thumbnail
關於爸爸,小時候仰望著的男人,現在的老爸。看著自己和他逐漸老去,身為子女,我們都在學習,爸爸的老;從中試著接納生命的有限,帶著些許失落漸漸體驗有限延伸出的人生新角色與心境。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此篇獻給我敬愛的爺爺。 外公(以下稱呼為爺爺,如果沒有要解釋我不會分爺爺跟外公)總是要他的孫子們多念書,因為知識是自己的,剩下的物質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篤信著想要改變什麼都先從獲得知識開始。 小時候我以為是因為爺爺當老師才會這樣,直到有一天爺爺說:「我會去讀書是因為我很懶惰。」
  要和小朋友互動,對我,我感覺到我不會聽大人的話,我父母也沒教過我要怎樣做人。我父親的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我母親沒上過學。但我母親識一點字,據他說,他是聽歌看著歌詞學來的。   父母都是好人,只不過他們的人生要不斷的付出,就是要不斷的工作。好像是我未滿十歲哪年,我的父親大劫來了,就是患上癌症,是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多年前,我跟一群職場上的長輩在午休時間一同收看電視新聞,這則新聞的大致內容是 : 一位父親帶著妻小到野外遊玩,然後看到野菇就摘回家料理吃了,結果全家中毒。當時我第一時間的想法不自覺地脫口而出 : 「這樣也可以當老爸 !?」,此話一斷,隔壁幾個長輩就也開口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