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豆是還沒有完全成熟,種莢大約七分滿的黃豆。華人唐朝時就懂得吃毛豆了!有趣的是,現在可能是日本人最愛吃毛豆!
有趣的是,在農業部的分類上,大豆是雜糧,毛豆是蔬菜喔!
2023年,臺灣生產77,257.69公噸的毛豆,收穫面積為8,338.32公頃。我們先來看一下歷年的毛豆產量與種植面積變化:

資料來源:農業部
柱狀圖是產量,折線圖是種植面積。可以看到,有些年份相差蠻多的!另外,也可以看到到最近這些年,毛豆的生產效率有提高。

資料來源:農業部
可以看到早期的生產效率曾經不太理想,不過到2015年以後就變得比較穩定了。
有幾年可能是天災(還沒時間去查),可以看到那幾年收穫面積與種植面積有比較大的落差:

資料來源:農業部
早期可能技術有待磨練,比較容易出現種植面積與收穫面積出現較大落差的狀況。後來就變得比較零星一點。2005年的那個落差,該不會是因為那年有三個強烈颱風吧?
然後,2023年產量最大的五個縣市是:

資料來源:農業部
屏東、高雄、雲林、嘉義、彰化。
有趣的是,如果看歷年的資料,其實屏東並不是年年都第一的。

資料來源:農業部
中間從86-92,第一名其實是雲林喔。不過後來就全都是屏東了。
近年來臺灣各地的毛豆生產技術都不錯!

資料來源:農業部
可以看到,除了高雄特別厲害以外,其他彰化、雲林、屏東、花蓮的生產效率都不會差太多。
大學時吃過毛豆,味道還不錯,但是吃完滿桌豆莢,有點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