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向到雙向:《同理心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自從做「人類圖」的個人解圖後,坊主發現自己有個能力很弱,需要特訓一下。

      什麼能力呢?

      這個能力就是增加談話深度的能力。

      這裡所界定的「談話」,不像是一般的閒聊,內容天馬行空,想要開始就開始,無話可說就結束。這裡所謂的「談話」,像是拋接球,既要專心聽別人所說的內容,也要能清楚說出自己的想法,透過一來一往的對談,打開隔閡,讓彼此更加理解對方。

      為什麼我覺得自己需要提升對話的能力呢?

      因為,在解圖的過程中,我經常犯以下幾項錯誤。

raw-image

      一種情形是,聽完對方的故事後,經常未經核對,就自作主張地認為他的感受一定是自己想的這樣。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因此當我說出:「面對這樣的結果,你應該覺得……。」然後,就看到對方的頭上有烏鴉飛過,這時我才發現,原來對方並不這樣認為。

      另一種情況是,聽對方說話時,腦中開始出現各種想法,像是:這句話要如何回答;他怎麼會這樣做呢?這種做法根本行不通;這問題有什麼難?為什麼這個人會無法處理呢?注意力完全在自己念頭中,根本沒放在對方身上。

      最後還有一種很容易出現的狀況。不管對方說什麼話題,最後一定會繞回到自己身上,像是要告訴別人,自己有多麽厲害與了不起。

      唉~這些令人無言的對話狀況,已經是多到不勝枚舉,以至於每次做完解圖後,都要自我檢討好久。

      為了提升這部分的能力,就決定去找這本書來看,書名是《同理心對話:增加談話深度的關鍵技巧》,作者是瑟列斯特.赫莉 (Celeste Headlee),譯者是連育德。

      作者是一位公共廣播電台主持人,曾經擔任過記者、主持人與特派員。因為職業需要的關係,她經常要採訪過各種不同的人,了解他們對相關事件的看法。因此,在多年的訪談經驗累積中,讓她歸納出一些實用的技巧,讓對話增加雙方對彼此的理解,減少彼此的偏見,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為什麼我會發現到自己在對話中,犯了那麼多的錯誤呢?

      就是因為看了這本書。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正是自己犯過的錯誤。當我們聽到朋友說他們失戀時,會如何回應他呢?

      書中寫到:「對正在難過的人,我們有幾個習慣性的固定說法。『天涯何處無芳草』雖然說得沒錯,但恐怕無法安慰剛被甩的人。」

raw-image

      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我嚇到全身冷汗直流,因為我不可只會說:「天涯何處無芳草」,還會順便掉書袋說:「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是一段多討人厭的回答啊!這究竟是安慰失戀的人?還是炫耀自己很有學問呢?完全搞不清楚,對吧?

      若是沒有看書,真的不覺得這樣的回答,到底錯在哪裡。

      然而,為什麼我們要提升談話深度的能力呢?

      作者提到:「對話的力量實在不能低估。它能弭平差距,也能撫平傷口,重要性不可言喻。好的對話,會帶來強大的正面力量;不好的對話,破壞利益不容小覷。」

      就像我自己,從閱讀的過程中,驚覺到以前很多時候的對話,都沒有做到與人有拋接的過程,通常都只有自己在丟;又或者當自己想了解別人的狀況,卻不知該如何提問;甚至是當別人問我問題時,我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回答,這些對話最後都以卡住作為收場。

      在此之前,都以為這是因為有些人和自己沒話說,但是現在想想,其實就是沒有與人對話的能力,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結果。

raw-image

      雖然,科技越來越進步,通訊軟體也越來越方便,但是我們仍然有與他人對話的機會與需求。但是作者發現,對話卻成為一件令她困擾的事。她提到:「2014年,『TEDx奧古斯塔』(TEDx Augusta)的主辦單位邀請我去演講,請我思考有什麼事很困擾我,再把可能的解決方法寫下來。連想都不必想,最困擾我的就是那些千金難買的對話片刻。我愈想就愈覺得,我們的社會因為溝通不良正在付出代價。我們的對話能力降低,感覺大家現在都不直接溝通了。我們還是會說話、會聊天,很多時候以簡訊或電子郵件代勞,卻不深談。我們極力避免棘手的話題,不肯多花時間了解生活與工作周遭的人。」

      作者點出了我的問題,正因為太自以為是,完全不了解別人的狀態,只想傳達自己的意圖,甚至是單方面要別人認同自己的想法,即使口中說著自以為同理別人的話,但實際上仍是以自我為中心。更慘的是,每當發現別人的反應讓自己不舒適時,又沒有勇氣核對,只會龜縮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上演一齣又一齣的小劇場。

      看完這本書之後,讓我對於「對話」有不同的認識。我不敢說能改掉多年來的毛病,但是現在會在每次的對話前後,依照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具體建議,為對話進行預演與檢討,並給予自己下次對話的建議。

      不管現在的通訊工具如何便利,但是從真實的世界所得到的互動與支持,帶給我們滿足與充實,卻是無法言喻的幸福。因此,如果我們有能力與人好好對話,會幫助我們更順暢地在真實世界中悠遊。因此,邀請大家一起閱讀這本《同理心對話》,讓我們可以跟世界建立更好的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寧閱療癒工作坊
22會員
332內容數
生活中的故事,故事中的發現
寧閱療癒工作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23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16
《宙的暖心料理》是一本以料理為媒介,透過主角宙的生命故事,探索食物如何成為支撐生命的力量。故事以五道料理為主線,從宙的成長經歷,以及她如何以食物與他人連結、面對人生挑戰。食物不僅能滿足生理需求,也能喚起深藏的記憶與內心力量,提供情感支持。透過宙的視角,展現了食物作為陪伴與安慰的媒介。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2025/04/09
這本《親愛的女兒,假如媽媽明天死去:給孩子的30封未來信》的作者姜聲花透過寫信向孩子傳達愛與生活智慧,分享如何面對悲傷、追求幸福、享受平凡的日常。作為高齡母親,她因健康的警示而下定決心,寫下所有想對孩子說的話,希望孩子在她不在的日子裡依然能勇敢且快樂地活著,既安慰心靈又帶來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情緒對人際關係和溝通的重要性,並提出了對話時應注意的要點,以及在不同情境下應如何適當表達。作者提出了情緒導向的溝通新觀念,希望讀者可以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更加注重情感的表達。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訓練同理心和換位思考,不僅提升情商,還能讓你發現自己的不足。藉由此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你可以更有效溝通並理解他人。文章中以一個真實故事來解釋同理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訓練同理心和換位思考,不僅提升情商,還能讓你發現自己的不足。藉由此簡單且低成本的方式,你可以更有效溝通並理解他人。文章中以一個真實故事來解釋同理心的重要性。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想要拒絕,又怕得罪對方?但若答應了,自己卻覺得委屈?被不當的對待,卻因害怕與對方發生衝突,而忍氣吞聲?這樣兩難的處境,你也有過嗎? 學會《零內耗溝通術》,讓我們從此不再害怕衝突,也不必忍到內傷。面對難以溝通的人,再也不心累! 《零內耗溝通術》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alking on Egg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同理心是指能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想法和經歷的一種能力。 在人際交往中若能展現同理心,可促進更深層次的理解和信任。 以下是一些展現同理心的方法: 展現同理心需要時間和練習,但它可以極大地改善人際關係,增強彼此間的理解和信任。 全神貫注: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方的言語和非言語溝通上。 眼神接觸:保
Thumbnail
★藉由掌握對方所屬性格類型引導對話, 如此一來,不再擔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者溝通不順的問題。
Thumbnail
★藉由掌握對方所屬性格類型引導對話, 如此一來,不再擔心出現不必要的誤會,或者溝通不順的問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們在溝通和互動中為何容易被誤解,以及如何以更體貼的方式回應他人。同時提出人們在情感交流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並強調成為更好的聆聽者和回應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們在溝通和互動中為何容易被誤解,以及如何以更體貼的方式回應他人。同時提出人們在情感交流中常常遇到的問題,並強調成為更好的聆聽者和回應者的重要性。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Thumbnail
談同理心,透過化繁為簡的方式,分享對於進入「解決問題」模式的認識及實際運用方法。文章中以具體例子舉出在溝通過程中,如何運用同理心來幫助對方得到支持與認同。同時分享了在溝通中的「一個動作兩個反應」的操作心法,並提供了對話範例,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同理心的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