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外界標準與自我需求,走向內在成功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輕易可見而鮮明的他人

每個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我們讀過許多他人的傳記歷史、傳奇一生。

是。別人的經歷見聞,的確是令人驚奇,或是令我們羨慕。但,他人的經歷中就是屬於他人的,我們仍在自己的故事中,在閱讀到這篇文章的此刻,持續的誕生 — 新的篇章,無論下一刻是否有精彩的開始,或是突然驟變、轉折的突發事件,或是許多看起來『有起色』的故事情節,你的生命線都持續的在推進中,無論是否有新的色彩,空白的書頁也是「新篇章」。

只不過,我們是否因為我們輕易的能看見,他人身上明確可見的光芒,而先否定了自己的「空白篇章」。覺得自己—不可能?



成功是個案例,並不是標準

既然人生是這樣,那何不去創造什麼?說的是容易,做起來,起頭是一個『難』字概括一切。

傳奇故事令人稱羨,但並不是人人都能有與傳奇完全相同的機會,相同的舞台與角色,促成一個傳奇,背後的條件可以細瑣繁雜的列出,不過這邊簡略提出可能要素:其自我意識,配合著背後的時代、恰巧的機緣、不可測之人所擁有的氣運等...所促成。也就是,歷史再重演的多相似,也不可能完全複製,甚至並不一定適合「你」。

這也意味著,他人成功的圖板,不能被複製,就像梵谷的星夜一樣,無法復刻。

就像是可瞻仰的畫作般。



我們是演員,擁有各個面向

一部戲,每個角色被明確分配特性,可能有男女主角,還有其父母,周邊人物,各司其職,雖然我們被明確分配著「大概的角色都要做什麼」,但是,演員仍然只是在這部戲的時空年間,扮演某個角色,而不是一輩子都是那個角色,我們會成長,而我們亦可以,在有限的角色發展空間內,逐步拓開自己的新枝芽,不是年輕的人才有新希望,不是擁有姣好外貌的人才得人喜愛等.. 無論相貌、肉身當前狀態是什麼,都有機會自我改造,做新的自己,不需要大整容,只是開始看到自身的可能性。

戲劇就跟現實生活的我們一樣,我們在某個情景內扮演某個面向的角色,就像演員,在各種場景場所,則各自扮演不同面貌、性格的角色,因此:


沒有固定角色,可以完全定義『我這個人』



而是「我」選擇用什麼面向來回應這個場景,或領域內的人罷了。

  • 核心要素:仍關於「我」,關於「內心真實」的想法、心情。

當下的我,感覺如何?我選擇了柔性?冷淡,或是剛直,亦或是興奮期待等情緒,來塑造自己的不同韻味與形象面貌,每個我露出來的樣貌,都是「我」,他們是「我」的集合體。



我不懂我,但嘗試先做別人認可的我

覺得自己人生平平無奇。

追著大部分整個世代所追求追尋,而力不從心。

覺得只需要直直追著更高的財富,至少還算是個目標。

但是— 為什麼呀?為了 —什麼呀?

是符合世代水平?同溫層的標準?還是為了未來的可能性而不安?

到底多少才夠?
我為了什麼,追求這個?

說不上來,或無法深入解釋自己的追求要因,都可能,是不夠清楚自己的方向意圖。

社會價值,襲捲著人心的不安,創造著意識下難以被發現的不滿足感。物質包裝著外在,精修、粉飾著真實自己的不足感,這些盲目的追求,充盈著『自我感覺不良好』的人,給他們一個夢幻看似美好的希望,推進著自己的人生。



面對不足感,認出自己的價值框架

每個人都有不自信之處,但— 其實,原因真的不是自己擁有的不夠多,「自信」說到底,還是自己內心懂了才能擁有的。對自己不明不白,才會在無意間需要先跟從著社會潮流的持續湧動,做這個選擇,跟著大眾社會的潮去潮來,都是追求著『披著不同皮囊的相似之物』,流行的一切風靡,可以看做是:『人世間與人拉近距離』的短暫,與『為了當下融入眾人的樂趣』。不過,請切勿視其為『自己人生的全部』、『把潮流當成自己的人生主軸』、『把這些視為屬於自己的價值』,你活得是這些人(社會群體)認同的價值,不是屬於:你自我真正認同的『自我價值』,覺得空虛空信,是因為將人生焦點放在『社會流行的潮起潮落』,而非自己真實的人生。你的人生應該屬於『自己』的價值,而非『他人認同』的價值。



常說的:人生是選擇來的?

回到前頭,那些令人稱羨的傳奇是怎麼誕生?即其自覺其自我價值,自知而本能具足,認出自我價值的人,在發展自己的人生故事中,更知道怎麼做選擇,更知道自己要什麼,更可以越活越像『自己要的』,漸漸活出自我價值,所謂人生是選出來的,微觀視角下,一天之中的每一個選擇,集合起來,促成你今天怎麼過,今天的選擇累積到一整個月的選擇,再到一年,就像樹狀圖一樣,二選一,在Y字型的路上,持續選擇,促成的完整故事篇章,也就是所謂的— 前因後果。

選擇很重要,沒有根據的選擇有時候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自己的人生。


懂自己,就能做出『好選擇』。



屬於你的「成功」

回到開頭段落提到的:『空白篇章』,看著下一頁空白,或許煩惱思索著『精彩大片』怎麼呈現?或是想仿造一個傳奇,我們都會有想大展身手與想令人折服的時候,而遲遲無法下筆,因為太注重『結果』,我們所見所聞的一切社會知名的人物事件,不是臭名遠播、就是傳奇黃金,這些都是世人所冠上的評論、價值,並非該知名的本人所主動請願?大家幾乎一開始都是做『自已認定價值的事』。

再繼續談論下去之前,中間補述:基於道德觀的個人化,有的人做的,是普世道德不容許的壞事被發跡而臭名;有的人做的,是自己的美感藝術、美食鮮味或是自己的技藝,或創作、或是專欄、知識等等不危害他人與自己的—「做自己」。

很簡單的『做自己』。

我自我發掘,懂的人自會相會。


自信是— 當我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時

無論是否發展出名氣、地位等,樂在自己所好其中,是最主要的樂趣。被同好發現,與自己的同好一起,促成像社團一樣的團體群,都是後續的可能性促成的機運。

談到這—『成功』的定義,已經不再是別人稱羨的目光(所謂有名氣),而是『純粹的樂在自己』、『純粹的發展自我光芒』、『發現自我價值的充沛感』,當專注的視角完全地落在自己身上時,衍生的產物就是『自信』。


『成功』可以由自己定義:

去懂自己,真的發自內心地虛心發覺,去了解自己,認知出『自信』,進而可以知道自己的核心要素,從而選出更好的人生,創造自己的成功圖樣,空白的篇章,尚未撰寫,尚未定義,空白看似虛無,但正是可創造的圖紙,自在揮灑,可能性如同星夜。


最後推上一首歌:Unwritten - Natasha Bedingfield

初次嘗試撰寫出自己的內在想法、心情,仍有許多需要學習,請大家多多指教。





avatar-img
白龍的思想沙龍
0會員
2內容數
這是一個獨立思考的自由天地。 人生,是持續迎來空白篇章,持續嘗試撰寫的過程。 You're undefined.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你認為,你自己是由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的存在而形成的嗎?你至今的人生,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熱情與冒險? 當你遭遇問題,或感到一切都不順利時,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 你一定也有過付出許多努力,卻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無助放棄的那種時候。你是否有想過,真正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以下
Thumbnail
每張床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時候,我也在他們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深刻體認到,即使情節不盡相同,但情緒是人類的共通語言,是我們所經驗的情緒,描繪了我們的生命歷程。
Thumbnail
一本獨特的書 人生,如同一本獨特的書,每一頁都寫滿了難忘的經歷,每一行都深藏著心靈的轉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共同演繹著各自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曾經我認為自己最重要,但後來發現別人跟我一樣的重要,因為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 基本的價值觀 尊重,是一種基本的價值觀,一
Thumbnail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每個人也有每個人認同自己的方式!人要學習在自己的世界裡,每天都對自己努力、勤奮的度過了一天給自己一點讚美!能照著自己的選擇好好活著,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讓自己滿意且知足的事了!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不要看輕每一個人, 因為你不會知道..數年後, 這位你曾經瞧不起的人, 會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永遠無需向任何人交代自己的人生, 說得再多,倒不如自己親身體會過, 任何結果都無法決定你的一生, 自己的歷程就是人生最好的養分。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你認為,你自己是由自己的經驗和周遭的存在而形成的嗎?你至今的人生,是平淡無奇,還是充滿熱情與冒險? 當你遭遇問題,或感到一切都不順利時,你知道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事嗎? 你一定也有過付出許多努力,卻沒有任何成果,只能無助放棄的那種時候。你是否有想過,真正的自己又會是什麼模樣? *以下
Thumbnail
每張床都有自己的故事。有時候,我也在他們的故事裡看見自己,深刻體認到,即使情節不盡相同,但情緒是人類的共通語言,是我們所經驗的情緒,描繪了我們的生命歷程。
Thumbnail
一本獨特的書 人生,如同一本獨特的書,每一頁都寫滿了難忘的經歷,每一行都深藏著心靈的轉折。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共同演繹著各自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正是我們存在的意義。曾經我認為自己最重要,但後來發現別人跟我一樣的重要,因為你不尊重別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你。 基本的價值觀 尊重,是一種基本的價值觀,一
Thumbnail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世界,每個人也有每個人認同自己的方式!人要學習在自己的世界裡,每天都對自己努力、勤奮的度過了一天給自己一點讚美!能照著自己的選擇好好活著,已經是一件非常值得讓自己滿意且知足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