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財童子 五十三參.(二十三) 拜無上勝長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二十三參.拜無上勝長者

修行法門: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

無上勝長者,梵文 Jayottama,善財至可樂城,參詣無上勝長者,無上勝為其解說「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

善財童子 拜無上勝長者

善財童子 拜無上勝長者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二十三參.拜無上勝長者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起大慈周遍心、大悲潤澤心,相續不斷,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捨離一切煩惱塵垢,證法平等,心無高下,拔不善刺,滅一切障,堅固精進以為牆塹,甚深三昧而作園苑,以慧日光破無明暗,以方便風開智慧華,以無礙願充滿法界,心常現入一切智城,如是而求菩薩之道。

漸次經歷,到彼城內。見無上勝,在其城東大莊嚴幢無憂林中,無量商人、百千居士之所圍遶,理斷人間種種事務;因為說法,令其永拔一切我慢,離我、我所,捨所積聚,滅慳嫉垢,心得清淨,無諸穢濁,獲淨信力,常樂見佛,受持佛法,生菩薩力,起菩薩行,入菩薩三昧,得菩薩智慧,住菩薩正念,增菩薩樂欲。

爾時,善財童子,觀彼長者為眾說法已,以身投地,頂禮其足,良久乃起,白言:

「聖者!我是善財!我是善財!我專尋求菩薩之行,菩薩云何學菩薩行?菩薩云何修菩薩道?隨修學時,常能化度一切眾生,常能現見一切諸佛,常得聽聞一切佛法,常能住持一切佛法,常能趣入一切法門,入一切剎學菩薩行,住一切劫修菩薩道,能知一切如來神力,能受一切如來護念,能得一切如來智慧?」

時,彼長者告善財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我成就至一切處菩薩行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善男子!云何為至一切處菩薩行門?

「善男子!我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一切諸眾生中,所謂:一切三十三天、一切須夜摩天、一切兜率陀天、一切善變化天、一切他化自在天、一切魔天,及餘一切天、龍、夜叉、羅剎娑、鳩槃荼,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村營、城邑、一切住處,諸眾生中而為說法,令捨非法,令息諍論,令除鬥戰,令止忿競,令破怨結,令解繫縛,令出牢獄,令免怖畏,令斷殺生,乃至邪見一切惡業,不可作事,皆令禁止;令其順行一切善法,令其修學一切技藝,於諸世間而作利益;為其分別種種諸論,令生歡喜,令漸成熟;隨順外道,為說勝智,令斷諸見,令入佛法。

「乃至色界一切梵天,我亦為其說超勝法。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十不可說百千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我皆為說佛法、菩薩法、聲聞法、獨覺法;說地獄,說地獄眾生,說向地獄道;說畜生,說畜生差別,說畜生受苦,說向畜生道;說閻羅王世間,說閻羅王世間苦,說向閻羅王世間道;說天世間,說天世間樂,說向天世間道;說人世間,說人世間苦樂,說向人世間道。

「為欲開顯菩薩功德,為令捨離生死過患,為令知見一切智人諸妙功德,為欲令知諸有趣中迷惑受苦,為令知見無障礙法,為欲顯示一切世間生起所因,為欲顯示一切世間寂滅為樂,為令眾生捨諸想著,為令證得佛無依法,為令永滅諸煩惱輪,為令能轉如來法輪,我為眾生說如是法。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處修菩薩行清淨法門無依無作神通之力。如諸菩薩摩訶薩,具足一切自在神通,悉能遍往一切佛剎,得普眼地;悉聞一切音聲言說,普入諸法智慧自在,無有乖諍,勇健無比,以廣長舌出平等音;其身妙好,同諸菩薩,與諸如來究竟無二、無有差別;智身廣大,普入三世,境界無際,同於虛空。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輸那;其國有城,名:迦陵迦林;有比丘尼,名:師子頻申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遶無量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續… (第二十四參) 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22會員
443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Thumbnail
此為西晉時期的經典,經中強調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的艱難和忍辱的重要性,佛陀透過講述前世恩德,解釋自己與文殊師利的師徒關係。最終鼓勵菩薩繼續修行,發無上道心。 原典│大正藏 經集部二 第15冊No. 629 全1卷 安公云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說明 : 以下粗體字為佛經原文,細體字為白話翻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