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斯多格哲學怎麼改變我的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斯多葛哲學如何改變了我的生活

大約三個月前,因緣際會下我開始接觸哲學,當時剛好讀到斯多葛學派(Stoicism),其中有一個核心觀念深深改變了我看待事情的角度與整體的價值觀:「抽離事件本身思考」。

這個觀念乍看之下可能很基本,但在實際生活中,知道與做到往往是兩回事。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明理,卻難以真正落實所謂的「知行合一」。以下,我想透過一個簡單的例子,分享我如何將斯多葛哲學內化,並試著讓它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情境模擬:如果你是小美?

設想一下這樣的情境:

「人資部的小美是剛畢業的新鮮人。有一天午休時,她在茶水間外無意間聽到兩位女同事在抱怨她和某男同事之間的互動方式,言語中帶有批評與不悅。」

如果你是小美,而且你自認自己清清白白,你會怎麼想?


請試著認真將自己帶入這個情境。


你可能會這樣想:


「她們太敏感了吧」、「那個女同事是不是喜歡那個男同事所以吃醋」、「是她想太多」、「她是不是看我不順眼」、「她憑什麼這樣講我」…… 我們總能替這樣的場面找出一個「合理」的詮釋,好讓自己釋懷、感覺自洽。但,你真的不在意嗎?


在我所處的現實社會中,我很少見到有人完全不為這類言語所動,情緒反應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只是短暫的難過、不安或惱怒,它依然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斯多葛哲學的應對方式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種我嘗試從斯多葛觀點切入的處理方式。

首先,讓我們思考:為什麼你會因此受到影響?


也許是因為你在乎人際關係、在乎他人觀感、在乎自己的名譽、怕被誤會、怕自己「沒做好」。這些想法都合理,但它們的共同點是:這些都不是你能完全掌控的事。


這正是斯多葛學派所強調的重點之一:

「區分可控與不可控」。

你不能控制別人怎麼說你、怎麼看你、怎麼揣測你,但你可以控制的是你自己的思維與反應。


拆解事件的本質

回頭看看那件事——某人對你品頭論足。


想問的是:這世界上有多少這樣的人?在職場、在學校、甚至在網路上,你從來都不缺這種「閒著沒事找事做」的人。你真的能阻止他們嗎?


那就問問自己,你以前有沒有在背後談論過別人?


我坦白說:我有,而且是因為「無聊」或「生活壓力太大」需要一個出口。 那麼你說,那些人是不是也有可能跟我一樣,正在尋找某種情緒的宣洩方式呢?



更該關心的其實是自己

我們的注意力與精力都是有限資源。與其把它浪費在那些我們幾乎無力改變的事物上,不如更深刻地問自己:什麼才是真正值得我關心的?

但你卻整天被各種沒營養的資訊轟炸:政治鬥爭的戲碼、重複上演的肥皂劇式新聞、看似重要但對你的人生實際毫無幫助的八卦內容。你以為看多了能填補些什麼,但其實它們只是在不知不覺中耗損你本該專注於自己的力量。

有些人將時間投入在無法強求的愛情,在短暫的愉悅與情感投射後,迎來的卻是更深的空虛。因為你最終仍得帶著「自己」活下去。而那個你口口聲聲說想要照顧、成長、了解的自己,其實正不斷被你忽視。

既然如此,為何不將注意力投注在更深刻、恆久的事物上?

偉大的古人留下來的知識與觀點,從不是為了讓我們沉溺於社群媒體上的憤怒與羞恥,更不是要我們對消息片段斷章取義、對裸體或性行為產生莫名的羞恥感。

這是多麼荒謬的現象:每個人都有身體、情慾與欲望,且沒有一個人的經驗會與另一個完全相同。這些原本應當被理解與接受的事實,在某些觀念中卻成為「禁忌」與「恥辱」。我們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但思想卻反而變得更狹隘。

與其緊盯著哪對明星分手了、哪個網紅又爆料了什麼,不如問問自己:這些資訊真的有讓我更了解這個世界、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嗎?


現代人更該反思的事

我想這也是我喜歡哲學的原因——它讓我開始正視這些問題。


斯多葛哲學提醒我:


「別人的言語不會傷害你,真正讓你痛苦的是你對這些話語的詮釋。」

當我們選擇用一種更高的視角來看事情,生活的許多痛苦會逐漸瓦解。


結語

回頭看,我的生活並沒有發生什麼戲劇性的轉變。但我多了一種對生活進行反思的習慣,更常檢視自己的情緒來源,少了許多自我折磨的時刻。

如果說這三個月來有什麼改變,那就是我變得比較願意「放下」那些不重要的雜音,把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斯多葛哲學對我最深遠的影響。

以上是我現階段的想法,或許仍不成熟,甚至帶有偏見,但它確實幫助我更清楚地看見自己。


寫下這篇文章,也只是想梳理自己的想法。你若看見什麼與你有所共鳴,那就太好了。


avatar-img
eveline的沙龍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大家晚安 目前我在擺渡人生設計上課 這是上課的筆記,這次上課的理論是我比較喜歡且認同的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
Thumbnail
📍綜觀今年閱讀 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個個事件都加倍地喚醒我的意識,我還記得在某個魔幻時刻,我的心中突然狂熱翻騰,我在那個瞬間,似乎切身實際感受到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抉斷 de-cision】與【本真的死亡】。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所謂有意識的生活,是在他人的決定影響我們之前,為自己做主的本事。釐清超載思緒,化想法為行動,專注最重要的事,設計你想要的人生。
Thumbnail
每天我放鬆的方式,除了看迷因外,大概最愛的就是關乎心理學、哲學的書籍、文章、學術等(好像還滿變態的,怎麼會有人放鬆方式是看這些),這幾年也逐漸從中算是找到了自我的屬性、人生的信念,及適合執行的方式,通常我看完一個理論或方向,會從生活中開始實踐,畢竟要找出自己適宜的方式,要能夠長久且穩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生活的心得,強調放下束縛,接納無常的態度,並且強調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有意義。作者以生活案例說明,並提供了積極的思考和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幾年很喜歡閱讀一些關於「後設」的書籍,例如學習如何學習、如何閱讀、如何體驗生命等等,我覺得這些書能夠幫助我把自己歸零,重新檢視長久以來靠著自身經驗和直覺慣性建立的行為模式,這往往讓我更加認識自己,並且懂得放下一些無意義的堅持,用更好的方法來做各種事。
Thumbnail
我一直覺得一個人如果懂得「思考」,即便不需要出門旅行或與人頻繁交流,都會覺得人生充滿況味,尤其當我們去了解別人思考過後的感想時,更能激發自己獨特的思考,我想這也是日本小說家森博嗣的散文長年以來受到歡迎的原因。 森博嗣在這本《日本推理小說家教你看透人生內心戲》中提出了一百個生活思考,他不受限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大家晚安 目前我在擺渡人生設計上課 這是上課的筆記,這次上課的理論是我比較喜歡且認同的
Thumbnail
想成功,先要懂得自我成長的學習技術 🌳斯多葛學派的二分法:關注你能控制的事 🌳 與成功有約-柯維的關注圈/影響圈:人們應專注面對可處
Thumbnail
📍綜觀今年閱讀 神奇的是,接下來一個個事件都加倍地喚醒我的意識,我還記得在某個魔幻時刻,我的心中突然狂熱翻騰,我在那個瞬間,似乎切身實際感受到哲學家-海德格所說的【抉斷 de-cision】與【本真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