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不是分享完美教養的地方,
而是一位自學媽媽紀錄陪伴與掙扎、創造與覺察的空間。
我用書評對話孩子的情緒與想法,
用便條紙測驗開啟家長的覺察練習,
用自製教材實驗屬於我們的共學節奏。
這裡是一間有原則、也能調整的陪伴教室。

01|陪孩子自學,也是陪自己重新理解生活
在有孩子之前,我就想過有一天我一定要讓孩子自學,順著他的人生方向走。
但我沒有想過會為了磨合學習過程而無力到大哭,也能因為孩子的一句話或轉變瞬間感動,繼續堅持下去。
我不是什麼教育專家,我是一個陪孩子一起實驗、一起走錯、一起轉彎的媽媽創作者。
這間「Sheen家覺察教室」就是我們的共學現場,
有寫不完的進度,也有說不出口的感覺,有掙扎、有驕傲、有我們的默契節奏。

02|我不是完美媽媽,但我真實陪伴
我常常急著把事情做好、做完,
講話節奏快、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有效率、有條理;
但我的孩子是另一種節奏——比較散、慢慢來、不那麼有條理,但孩子總說他已經很快了。(笑)
我們的頻率不同,所以生活中常常會有摩擦、拉扯、卡關。
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們才更懂得「怎麼互相找平衡」。
我們會在吵完後靜下來談心、也會在某個午後一起玩鬧、說好彼此要互相提醒,一起協調節奏。
我不是那種「永遠溫柔不生氣」的媽媽,
但我是真實的。
我會爆炸,我也會在意每句話是不是說太重、是否不夠理解。
我會在孩子情緒來的時候協助他,也會在超過三次講不聽時大聲吼他。
但我每一次的情緒,從來都不是為了讓他「怕」,我也會讓他知道我的情緒也需要有個出口。
我從來沒有說過要孩子「乖」,
我希望引導他能懂事——懂自己、懂別人、懂後果、懂選擇。
而我,也願意一次又一次告訴他:
「我現在氣的,是你做的這件事,不是你這個人。」
我不是完美媽媽,但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這裡,就是我紀錄這些陪伴現場與調整心法的地方。
03|我開始寫書評,是為了不只是看懂書,更想看懂我們!
我有自己的教養方式和教養原則,但也很願意吸收很多親子教養、自學實踐的書,也參加過一些講座,每次在看書的當下就會思考和想像:「我可以怎麼試試看?這個跟我的原則和方式很像,可以怎麼樣更平衡?」
有些方法我實際用過,也有些不適合我,就會轉化成我們家比較適合實踐的方式。
為了寫出這些書評,我還會再特別去圖書館借回來重看一遍,不是為了做功課,而是因為我希望這些書評,是揉進生活後、真的對我有幫助的內容。
有時候把這些轉化過的方式分享出來,也會有媽媽回應說:
「我覺得這段話很像我正在經歷的事。」我知道,那些我們經歷的掙扎,也許正是別人正在找的解方。
便條紙測驗,是陪伴的語氣練習。
我知道,不是每位家長都能讀完一本書...
但每個家長都會在某一瞬間想問自己一句話:「我現在可以怎麼跟孩子說?」
所以我做了「便條紙測驗」。
每一張測驗卡,都來自我們家真實的教養場景、我自己對話時卡住又突破的轉折點。
它們不是標準答案,而是像便利貼一樣的小提醒——幫你在情緒上來前,換一種說法試試看,更多的是想要給家長們和自己一個支持!

04|你會在這裡看到的三大主軸內容
這個教室的核心,是希望提供真正實用的陪伴工具。
你會在這裡看到三種不同風格的內容,讓你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自己選擇打開:
- 親子書評 × 便條紙測驗:
每篇書評我都會搭配一張便條紙式的小測驗或色彩提醒圖。它不一定是專業的分析,而是讓我多一個角度思考: 「我現在怎麼說比較有溫度?」、「這個情緒可以用什麼顏色來看?」有時候只是這樣換個方式說,就出現了轉折點。
我也會和孩子一起找我們現在的對話色彩,這樣孩子會很自然的思考和了解彼此的狀態。 - 教養主題 × 覺察日常:
這裡也會不定期分享我的教養思考與日常經驗,從自學陪伴、衝突拉扯、新聞事件對話、理財思維...,覺察與溝通過程,從陪伴走向夥伴的步程,是我們每個階段都在經歷的真實教室。這些段落沒有固定結論,只有從一次次卡關、一次次笑聲中,慢慢累積出來的覺察。
我會用圖像、短句、日常對話來紀錄,像貼紙一樣貼進你正在經歷的教養路上。 - 自製教材 × 共學任務:
媽媽腦洞大開時間!(笑)以孩子的興趣為發想,轉化成我們家自學使用的學習比賽遊戲與各式主題學習單,像是捷運主題教材、各類跨科主題桌遊、跨科學習小比賽等,讓孩子也加入自製行列,共學變得更生活化。
希望這三個分類,能幫助你在教養與自學的路上,找到一點方向,也感受到一種「不是只有我這樣」的安心感。

05|從他的興趣出發,我也成了「捷運小幫手」
我的孩子超愛捷運,拍火車、設計路線當成日常,他都說自己是捷運小達人,常常拉著我們說一堆鐵道冷知識。(笑)
我們固定安排鐵道行程,讓他能好好拍、記錄、研究他熱愛的鐵道世界。
後來我乾脆順著他的路,設計各種學習單,
把國語、數學、英文、日文都「捷運一下」,變成屬於他的主題學習包。
他瘋捷運,我就默默變成了「捷運學習小幫手」。
反正只要能上軌道,媽媽我都配合啦!

06|歡迎你一起進來坐下來聊一聊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在尋找最適合自己孩子的節奏,
但這條路,往往走得峰迴路轉,有時好像知道路怎麼走,有時候好像也只能停下來等待。(攤手)
如果你也在陪伴中懷疑自己、掙扎又堅持、想理解又無力,
希望這間教室能讓你感受到——你不是一個人。
歡迎你,一起進到這裡,
我們可以邊錯邊改邊笑邊寫,
把陪伴變成夥伴,更有感的覺察練習。
接下來你可以點這些區塊看看:
- 【書評&便條紙測驗】→ 點我進入書櫃筆記和直接開始一場自我對話。
- 【覺察小教室】→ 更多的覺察教養實驗分享,從陪伴到夥伴。
- 【自學教材分享】→ 下載學習桌遊、學習單或探索自學路線圖。
【關於創作聲明】
所有文章由 Sheen 家親筆書寫,所有內容皆源自我們的真實共學經驗。
文中語句與結構,部分由 AI 工具協助潤飾與整理,期望讓每一段陪伴更清晰傳遞給你。
謝謝你在這裡閱讀、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