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要我選一條路,我偏要跨很多條|多重淺能者的自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三月中開始,我報名了社區大學的初級油畫與素描的春季班,在花開的季節重新運筆。 過去幾個禮拜,我在繪畫中得到極大的滿足,我猶生出一種命定感:我認為,這就是了,這就是此生熱愛的事。


上一次有這種心動的感覺,約略是半年前。

那時候我正拼命的閱讀台灣與外國名著與經典,翻讀文學作品,我想當個作家。再往回推半年,我剛到荷蘭交換,背著一台單眼走透大街小巷,蹲伏了幾個街口,舉了幾次臂膀,就為了拍上理想中的構圖。

攝影的再半年前,是寫作。

再半年前,是重訓。

再半年前,或許是畫畫,時間太久,我也不記得了。


興趣像是週期性的,纏人的前男友那樣,他們從不告別,卻總在你快要忘記時重新現身。對於成人的「多重淺能者」而言,社會總不是很友善。然而,從小當我表現出多元興趣時,長輩或導師會鼓勵我,承諾我未來可以當個畫家、作家。我做這些的事情的唯一目的,就是滿足我天生過於猖狂的好奇。


母親告訴我,我從小就是個過度愛問為什麼的小孩。

「為什麼天空是藍的?為什麼狗長這樣?」

當我逐漸成長,我仍在繼續提問。 開始問一些更深入的問題,甚至是無法解答的問題。


「為什麼我無法定下來?為什麼一生只能選一條路走到底?如果我無法割捨好奇心,那是否代表,我將永遠無法被歸類?那、我究竟是誰。」


有時候,我很希望自己可以像其他人一樣,找到一個未來的方向,穩扎穩打的持續耕耘與鑽研。我想,或許我只是還沒找到自己最有熱忱的事情。一旦我找到了,我就能夠像其他人一樣,真正的穩定下來。


我的學習歷程也涉略極廣。從高職時讀的資訊科,轉到理兼商的工管系,比起順應大趨勢的理工科系,對於商科的學問我更有興趣。我開始研讀經濟、統計相關的書籍,我曾一度、同樣的,心裡想著:「這就是了,這就是我此生熱愛的事。」


不出意外,這並不是終點。


在大學裡,我超修了至少30幾個外系學分。有生物學、設計學、攝影、社會學、傳播心聞,並在校刊長期投稿。我閱讀哲學、攝影集、社會學等各類書籍,並開始寫書評與閱讀心得,開始獨自街拍。嘗試了這麼多,我總是週期性地輪替著我的興趣愛好,像往常那樣,並且越來越無節制,依靠直覺與好奇心,驅使著我的一舉一動。我開始愛上藝術,開始接觸藝評。藝術能包含的媒材最廣,他可以思考、也能夠轉化。


這樣的行為,也遭到很多質疑。常常有人問我,你為什麼要開始鑽研這個?或者,你為什麼要開始接觸藝術?你換做別的工作?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並無惡意,也許是關心,也許這就是現實。現實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精細分工社會裡,主流的工作取向是選定一個主要賽道,就如大學一個科系那樣,選擇特定的職缺。你可以換跑道,但不能一腳同時跨在多條跑道上。

在大四下,我到荷蘭當交換生。在遊歷多國、逛過許多美術館攝影館後,與許多陌生人聊過、看過世界更大的樣子後,我知道我心中那棵種子,也在悄悄發芽。


後來,我看了一個Ted talk。主講分享了自己身為多重淺能者(Multipotentialite)的故事,她擁有許多興趣,把它視為優勢加以利用。從不同的愛好中擷取本質,並且深深的接受了自己的不同。去年年底,我曾寫過一本介紹博學者的書 再造不出的博學怪物|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 歷史上,擁有複數興趣,洋溢著好奇心的人們一直都在,這些人的特質從來不該被淘汰,他們嚮往自由,珍視自己對世界的探索欲,我們都應該接受自己最特別的這一特質。至今我偶爾仍會重複觀看這部演講,來提醒自己。(https://www.ted.com/talks/emilie_wapnick_why_some_of_us_don_t_have_one_true_calling/transcript)


今晚,我去上了素描課。

與老師閒聊時,他透露說覺得我做畫的筆觸很有意思,雖然技法還不熟練,但充滿著藝術家的直覺性,這是成為藝術家的優勢。我對他說:我興趣太多了。

「在學畫畫之前,我喜歡攝影,我還嘗試寫作,攝影師跟小說家我都想過,但我沒辦法定下來做一件事,所以我也不確定會不會一直畫下去。」


我仍記得,我背對著老師,略微緊張的收拾工具。對於畫家而言,或許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吧,不能耐下性子的、做不到堅持的人,何談做藝術?哪天,我又可能輕易的放下了畫筆,就像我放下相機。身邊的人會如何嘆我。我不敢說我偷偷想當個藝術家,更不敢說我是個什麼什麼家,這只不過是我渺茫的幻想。

沒想到,老師的聲音的高昂,用力打在我的耳膜上。


「那很好啊!這就是屬於藝術家的個性!」


被9B鉛筆塗滿的石墨夜晚,行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我提著畫冊,腦海反覆迴盪那句同樣的話。不久,兩頰不禁冰涼起來......已經很久,沒有聽過這麼篤定又真誠的語氣......



/

後記:

畢業後,我徹底認清了自己就是個這樣的人。

工作之餘,我喜歡創作,雖然各種媒材都不專精,我嘗試往跨媒介發展,將想法與媒介互相組合:用繪畫轉化哲學,用攝影做藝術、做社會議題,用文字評論與思考。

相信很多格友都是這類的多重淺能者(所以才會在這裡)

希望所有帶有同樣煩惱的人,也能接納自己,並將這份好奇心好好保護起來。


延伸閱讀:

再造不出的博學怪物|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空罐-avatar-img
2025/04/17
我也有看過那部演講! 雖然或許不完全一樣,但我也是在繪畫和音樂、學習語言、學不同知識之間切換。高中的時候開始學小提琴,高二高三突然又很認真地去學日文,到了大一變成努力學習音樂創作,也買了很多器材、軟體以及樂理書籍。現在又變成在努力鑽研自己的繪畫。那些舊興趣也不是完全消失,就只是變成主要興趣之外偶爾從事的副興趣而已。 不如說學習新的東西以及感受自己的成長就是我的快樂!很巧的是,我目前也是在日本交換留學一年中XD 謝謝作者的分享🫶
仰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真空罐 很高興聽到你的分享!沒錯~學習新東西的快樂真的是什麼也無法取代的,祝你在日本的交換順利!!
Erica-avatar-img
2025/04/17
我也是這樣,滿困擾的, 所以現在集中在用3D, 希望整合所有會的東西, 不然之前ig太亂了, 很多人看不懂我在做什麼
仰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Erica 可以的!加油!若未來有新的想法跟啟發,也歡迎與我聊~我很樂意聽多重淺能者們開發自己的過程:)
我自己覺得做獨立遊戲的圈子其實滿多這種多重淺能者,寫故事、畫圖、寫程式、配樂、做遊戲,多合一
仰婷-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17
米蟲哥吉拉(Loni Chou) 確實有些工作會比較偏向多重淺能者適合的,像你說的獨立遊戲設計,或是youtuber也滿符合的~
avatar-img
仰婷的文思奇想
39會員
31內容數
24歲 INTJ女 寫的東西包羅萬象,包含閱讀書評、電影藝術、哲學思考、旅遊與生活文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哈囉!我是acg,夢想成為知名繪師,並為自己創造一份自由、有意義又餓不死的工作。 我很喜歡閱讀、畫插畫,所以想把兩者結合,用一些簡單的插畫搭配我的閱讀筆記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從中獲得一些新觀點或新知識,我也想嘗試看看漫畫或小說創作,看能不能結合閱讀筆記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
Thumbnail
哈囉!我是acg,夢想成為知名繪師,並為自己創造一份自由、有意義又餓不死的工作。 我很喜歡閱讀、畫插畫,所以想把兩者結合,用一些簡單的插畫搭配我的閱讀筆記分享給大家,讓大家從中獲得一些新觀點或新知識,我也想嘗試看看漫畫或小說創作,看能不能結合閱讀筆記讓大家比較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所以我會在這裡分享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Thumbnail
「世界再忙,你也有權擁有創意滿點的人生。」
Thumbnail
「世界再忙,你也有權擁有創意滿點的人生。」
Thumbnail
現在不論是任何形式的寫作,對我都不可或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是用說的、或是寫的,都意義重大。 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改變我自己,甚至可能影響往後的志向和工作,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候機緣就是很特別,小時候的夢想是服裝設計師、甜點師傅,而長大後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往文字這條路發展。
Thumbnail
現在不論是任何形式的寫作,對我都不可或缺。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論是用說的、或是寫的,都意義重大。 能夠有這樣的機會改變我自己,甚至可能影響往後的志向和工作,感到不可思議。 有時候機緣就是很特別,小時候的夢想是服裝設計師、甜點師傅,而長大後也沒想過自己能夠往文字這條路發展。
Thumbnail
來給我的帳號除除草🪴 大海,一直都是我創作的靈感起源,人生中的每一次起落,都會想念大海的味道🌊
Thumbnail
來給我的帳號除除草🪴 大海,一直都是我創作的靈感起源,人生中的每一次起落,都會想念大海的味道🌊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自我介紹和對自己的記錄,包括為什麼會來到方格子、喜歡的學習科目和興趣、就讀學歷、個性方面和日常活動。作者希望能在這個小天地充實自己,讓大家能開心學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是自我介紹和對自己的記錄,包括為什麼會來到方格子、喜歡的學習科目和興趣、就讀學歷、個性方面和日常活動。作者希望能在這個小天地充實自己,讓大家能開心學習。
Thumbnail
簡單的自我介紹,提及我的背景、興趣以及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簡單的自我介紹,提及我的背景、興趣以及名字的由來
Thumbnail
天生喜歡獨自一個人創作,用一種獨特且創意的方式表達自我,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創意靈感,所創造的作品內容充滿了個人獨特性,會傾向遠離外界的干擾,讓自己可以專心投入創作,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需要對外解釋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困擾。 對於美的事物及作品有自己的堅持及主觀意識,在創作的過程中,容易感到多愁善感,情
Thumbnail
天生喜歡獨自一個人創作,用一種獨特且創意的方式表達自我,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創意靈感,所創造的作品內容充滿了個人獨特性,會傾向遠離外界的干擾,讓自己可以專心投入創作,另一方面,也減少了需要對外解釋自己是如何做到的困擾。 對於美的事物及作品有自己的堅持及主觀意識,在創作的過程中,容易感到多愁善感,情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