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不出的博學怪物|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十七世紀,地球上多了一批天才,他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謂博學家就是形容這樣的人,他們究竟是不是人類?至少能篤定他們是不斷超越人類極限的一群瘋狂知識份子。

他們以狐狸與刺蝟兩種方式簡單分類,狐狸型的博學家純粹為了自己的求知欲及好奇心而學;刺蝟型的博學家為了將萬事統合協成為能夠將其一以貫之的中心思想而學。多數的博學家起初是因好奇心,想要了解所有感興趣的事物,少數是一開始就試圖同一概念貫徹世間理論,但到最後,幾乎所有的博學家都成了一種狐狸與刺蝟混種的生物,他們求知而學,並試圖建構出自己思想核心的世界,所有知識成為了一張網。


號他們為人形百科全書還不足以體現他們的能耐,他們在不同世代有不同的稱呼,文藝復興人、博學家、文人,在博學家最多的時代,稱他們是為博學怪物,他們精通多個領域而且表現超群。

萊布尼茲是博學怪物之最,在哲學、數學、歷史、語言、法學、物理、化學、自然史、醫學...等等,同時駕馭所有學問,德國科學家雷蒙稱他是「無所不知、知無不全」的頂尖學者。博學家們最閃耀的博學怪物時期,也因時代更迭而拉下帷幕。


工業革命後,亞當·斯密專門化的概念,建構起鞏固的專業化主流趨勢,為了滿足工業革命的教育方式,博學家人數只減不增。

而當專業逐漸越走越深,領域切割越細,讓知識彼此之間失去聯繫,不同領域之間互不理解,隔閡產生,知識片斷化的問題也浮現於學術界。單一領域深度分工化後,知識量的龐大增長、無數的專有名詞與概念,去脈絡化的解讀,這會讓個人的整合工作極為困難​,也因此現今難以達到過去的博學形式。

現實是現在的社會很難再次造出像文藝復興時期、博學怪物時期、文人時期的一大批的博學家。


過去的博學家是有辦法同時在不同領域創造出偉大成就的,而現在的知識累積,讓人幾乎不可能在多項領域同時達到頂點,大多僅能達到:有通,但不專精。像當初那些批評博學家為「雜學家」的學者:「什麼都學,但什麼都不精」。現在的學術狀況顯然是更難達到多領域精通。

確實,在全球化的時代下,產業迫使個人鑽研一項自己最擅長的,醫生細分多項手術科目是最起初的分工,企業若想擴大也必須分成多個部門獨立運作,這些需求無非是順應產業的教育方式,因此大學設立的科系制度也是偏向打造專才的教育方式,由此延伸的普遍的社會價值觀,把一件事做到好,專精,就夠了。


不過這樣的因廣泛好奇心驅使而學的人,不管什麼世代都依舊存在,有些人選擇退而求其次,把心力專注在其中一個領域,其他領域則是當興趣或業餘,畢竟用一生都很難了解單一學門全部的知識,更何況多個領域的知識深度。


不過有另一類人,試圖尋找另一類生存方式,而社會普遍稱他們為通才。通才與博學家的相同之處,是能夠不受拘限的學習,與專才體制相悖的學習,卻也保留了更純粹的學習動機,他們可怕的學習速度、好奇心、聯想力,開放的學習心態,通才因此能夠成為糾正專家缺乏多元觀點的人。

在補足專家為了追求深度所缺少廣度,通才在這方面名副其實的專家,許多現今的評論家或作家都走向這條路,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廣讀書籍,接觸各種知識,五花八門類型的內容,就如政治評論家最基本至少也該了解基本的經濟、政治、財經、歷史、統計。

芒福德,曾被稱為「美國最後的文人」,修習過地質學、人類學、經濟學,後來又對文學、建築、歷史學有所貢獻,當他被學生問詢專長領域時,他回答自己是「一般學教授」。「通才有一個特定的使命,那就是將專家小心防護,彼此隔閡遙遠的領域橋接成一整片陸地,唯有從空中才能一目了然。」


此外,整合與創新是博學家特別擅長的,更是被評估為現今重要的軟實力。

刺蝟博學家,將所有領域融為一體,發現中心的軸,所有領域都是為著軸而旋繞,也就是中心思想,比如許多數學家相信世界所有理論都由數學構成,又比如孔子以中心思想仁,體現在教育、哲學、政治、管理中,而在開發此概念的過程,往往必須尋找關聯性。

從A領域的概念引用到B領域作解釋的狀況有許多,如達爾文演化論延伸的社會進化論,強調社會上的適者生存;從莎士比亞戲劇中延伸出擬劇論的厄文·高夫曼,指微觀社會有如舞台一般進行,以上透露出創新。

聽起來或許很矛盾,正在嘗試整合卻同時又創新,在單一新學門產生之際,第一代常常是這些跨域概念的學者,他們洞察出一道缺口,找到突破並將其延伸至能夠令其他人鑽研並專精研究的學問。


蘇珊桑塔格是我很欣賞的近代作家,著實是一位通才作家,尤其是他的攝影分析書籍〈論攝影〉,更是堪稱攝影界的必讀文本。「我不想當教授,也不想做記者,只想當既是作家又是知識分子的人」,作為評論家,他長時間遊走並浸泡在不同領域,文學、電影、攝影,更利用精闢的見解與觀點打破專業的疆域與分隔,試圖找到一個化解分歧並找到和諧之處的世界,並創造全新的概念。


近幾年社會逐漸浮現平衡通才與專才的聲音,強調跨領域學習,通才是重新被重視的,專才或通才過度傾向任何一方都會造成科學發展上的失衡。過於強調分化所引起的知識片斷化的現象,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

過去,文人在沙龍吟詩作畫,彈琴作曲;學者在咖啡館從物理學聊到數學,從心理學聊到天文學。這些貴族或科學家們,聚在一塊讓思想互相激盪、產生火花,知識在累積的過程中,涉及多元又跨域的內容,這也正是知識的根源,是養分,更是關鍵。


也許生物會自行找到出路,如達爾文的演化論,狐狸與刺蝟融合的生物,至今還不算走向滅亡之路。



raw-image


延伸書籍:

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鍊成的



29會員
22內容數
沖杯咖啡、沏杯茶,一起閱起一本好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發覺到近幾年,大家對於「反社會人格」一詞的認知,逐漸有所改變。 大概在我國小、國中的時期,一講到反社會人格,就會聯想到犯罪、不法分子等等的負面想像。 但仔細想一想,反社會人格其實在資本經濟體制裡面,超級吃香的耶?
「只要一直往好的地方想,一切都會變好的。」 資訊串流的迅速與龐大,我們被淹沒在複雜且充滿美好意象的世界裡,充斥著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功的金句名言。 這種話,單獨來看就顯得荒唐,但只要放在不同脈絡裡,卻又能引起一定的關注與認同......
小時候做了錯事以後,會被要求道歉、寫悔過書,以各種形式來證明自己曾犯了錯,且確認已經理解自身行為給人帶來困擾與影響,教育在形式上做的很體面,一封能令人聲淚俱下的模範悔過書,能夠打動教師、父母,卻僅僅停留於此......。 在教育「反省」的過程中,教導被動的反省成了反省的最大一個阻礙。
瞧見書封上,松浦彌太郎被冠上「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此一封號,搭上「坦承、親切、微笑,是我的目標」,腦海中自然地顯現出,很祥和溫柔的文學作家這個印象。 沒想到讀了幾章之後,卻完全打破了當初的想像,這個人的血液徹徹底底的留著叛逆基因呀! 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年
以大屠殺、校園槍擊案、隨機殺人案,當作每章的故事主軸,對每個案件的主角與生長環境、精神與心理狀態等作不同面向的頗析,我很喜歡作者利用清楚生動的描述、具有藝術與文學性的寫作風格,來進行社會議題的探討。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我發覺到近幾年,大家對於「反社會人格」一詞的認知,逐漸有所改變。 大概在我國小、國中的時期,一講到反社會人格,就會聯想到犯罪、不法分子等等的負面想像。 但仔細想一想,反社會人格其實在資本經濟體制裡面,超級吃香的耶?
「只要一直往好的地方想,一切都會變好的。」 資訊串流的迅速與龐大,我們被淹沒在複雜且充滿美好意象的世界裡,充斥著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就一定能成功的金句名言。 這種話,單獨來看就顯得荒唐,但只要放在不同脈絡裡,卻又能引起一定的關注與認同......
小時候做了錯事以後,會被要求道歉、寫悔過書,以各種形式來證明自己曾犯了錯,且確認已經理解自身行為給人帶來困擾與影響,教育在形式上做的很體面,一封能令人聲淚俱下的模範悔過書,能夠打動教師、父母,卻僅僅停留於此......。 在教育「反省」的過程中,教導被動的反省成了反省的最大一個阻礙。
瞧見書封上,松浦彌太郎被冠上「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此一封號,搭上「坦承、親切、微笑,是我的目標」,腦海中自然地顯現出,很祥和溫柔的文學作家這個印象。 沒想到讀了幾章之後,卻完全打破了當初的想像,這個人的血液徹徹底底的留著叛逆基因呀! 作者在寫這本書時,年
以大屠殺、校園槍擊案、隨機殺人案,當作每章的故事主軸,對每個案件的主角與生長環境、精神與心理狀態等作不同面向的頗析,我很喜歡作者利用清楚生動的描述、具有藝術與文學性的寫作風格,來進行社會議題的探討。
財務學家貫徹以「理性」作為理論基礎,股票的價格即包含了所有的一切資訊,以形成「效率市場」,可以試想市場的一切都是理性判斷所得的均衡結果,而這個「理性」一直指來都是財務學界的主流想法,也讓財務學界一度相信財務的研究已到盡頭。 由心理學衍生出的行為機濟學,讓財務學的貫徹的理論基底,逐漸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這篇文章分享了書籍《別讓自責成為一種習慣:放過自己100個正向的練習》的重點,探討了自我肯定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及如何透過減輕罪惡感來改善自我認同。書中提供了多種實用的練習,幫助讀者瞭解自身情感,改變以他人為中心的習慣,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我肯定,適合渴望心理成長和自我提升的朋友們參考。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平時較沉默內斂的小齊,因為對自然和恐龍感興趣,課堂中對於 Bonnie 老師的提問瞬間秒答,讓同學都對他的表現驚喜又佩服!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當初想開一間手作商店時,就很希望有一個具體的世界觀。為了找尋靈感,借回幾本從16-19世紀,真實探險家的旅行紀錄。他們有多重身分,博物學家、畫家、自然學家、外交官,受雇帶回未知國度的調查筆記與動植物標本。
我們是天生的獵人,隨時都在狩獵,而狩獵的對象標示著自己的文明程度,現在位於何處。 對人類整體是如此,對個人來說也是。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好奇的心靈邁向科學 敏感的心靈擁抱藝術 務實的心靈創造商業 其他剩下的成就經濟學家 而經濟學家,在投機者眼裡就只是一個沒種的投機分子,因為只會等"數學答案"才會分析 既沒有專業的科學知識也沒有浪漫的想像力 所以專注在每一個階段行情的經濟學分析,都只是落後市場節奏3個月以上
每年,學術界這座宏大的殿堂都需要新鮮的血液,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來共同建設這個龐大的知識體系。這些年輕的學者們常抱有一個願景:通過幾年的努力,能夠達到學術成就的巔峰,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現實往往與他們的幻想相去甚遠。 ▋專業工人的角色 年輕的學術工人們專注於自己擅長的領域,投入大量精力進
Thumbnail
平時較沉默內斂的小齊,因為對自然和恐龍感興趣,課堂中對於 Bonnie 老師的提問瞬間秒答,讓同學都對他的表現驚喜又佩服!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1. 學術工人的夢想: - 學術界每年都需要大量新工人來參與研究工作。年輕的專業工人們幻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翻身,期望幾年後能通過大量掛名論文獲得豐厚的回報。他們堅守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擴展,努力成為這方面的專家。 2. 將軍的策略: - 真正能成為學術領袖的,都是那些能夠巧妙運用工人們願景的人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當初想開一間手作商店時,就很希望有一個具體的世界觀。為了找尋靈感,借回幾本從16-19世紀,真實探險家的旅行紀錄。他們有多重身分,博物學家、畫家、自然學家、外交官,受雇帶回未知國度的調查筆記與動植物標本。
我們是天生的獵人,隨時都在狩獵,而狩獵的對象標示著自己的文明程度,現在位於何處。 對人類整體是如此,對個人來說也是。
Thumbnail
各位智人(Homo Sapiens)同胞日安, 時間長河中,任何物種所曾達到的輝煌成就,都有灰飛煙滅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