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小朋友問我一句超經典的話:
「把拔,你剛剛罵了 ChatGPT ,你要小心他生氣氣後,就不跟你講話了」
當下我真的笑出來,因為這句話實在太像我們跟人吵架的場景了。
但認真講,不確定大家對 AI 很否有很常見的誤解:
AI 有情緒嗎?你激它一下,它會不爽嗎?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有趣又常被誤會的主題:AI 的情緒誤解。
首先,要講清楚一件事:
AI,不管多聰明、多擬人化,它本質上還是「一堆公式 + 一堆資料 + 一套模型」。
它不會「覺得不爽」、也不會「今天心情不好不想理你」,它不會開心、不會尷尬、也不會爆氣。
你罵它,它的「生氣」只是你感覺它語氣變了。
事實上,它只是套用了另一組應對模板而已。
因為我們人類太愛「腦補」了。
當一個東西:
我們的腦袋會立刻幫它貼上一張臉,然後說:「喔~它現在在不爽。」
但事實上,這只是 AI 為了安全與風險控制,內建的一種行為模式。
它發現你語氣負面或話題敏感,就會自動套用一種比較「穩定」的回應機制,甚至選擇不再回應。
不會。真的不會。
你今天罵了 ChatGPT,它下一輪還是乖乖回你問題。
它沒有記憶你的個人情緒(除非你有開啟長期記憶功能),也沒有什麼「心結」、「玻璃心」、「憤怒值」。
這跟你罵 Siri 一樣,罵完它還是跟你說路怎麼走,
它只是在執行任務,不會因為你大小聲就耍脾氣。
對,有些平台上的 AI(特別是客服型或角色扮演型),當你輸入比較情緒化的字句時,它真的會回你:
「請保持禮貌。」
「我們希望提供友善的對話環境。」
但說真的,那只是一段「預設語句」。
它不是因為你罵它才開口,是因為你觸發了「不當用詞偵測」,系統自動丟出一段回應提醒你。
你可以把它想成一個溫柔自動門,你踢它一下,它不會叫警察,但會說:「小心碰撞。」
AI 不會有情緒,但它「看起來」像有情緒,是因為我們人太擅長對冷冰冰的東西投射感情。
它的每一個「生氣感」回應,背後其實都是為了保護使用者:
這一切都不是因為它被你氣到了,而是它的任務是「穩定」、「理性」,就算你今天罵它一整天,它明天一樣幫你找資料、寫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