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啃談 )AI 工具導入的迷思、技術素養與解題意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AI 工具導入的迷思、技術素養與解題意識


驚呼連連的AI體驗現場,熟悉的抽離感

本週五,我陪著同事參加一場外部的GenAI導入課程。這類型的活動我不算陌生,畢竟這幾年我有幾次與技術變革共同協作經驗,也自己研究GenAI與嘗試一段時間,這次我是以一個陪同者的角色出席,心態上反而像個觀察者,我也很好奇外部的機構怎麼思考。

課程的主題,是教大家如何透過最新的GenAI工具來快速產出PPT。這個題目很聰明,因為幾乎所有上班族都有一樣的痛點:做PPT花時間、很煩、而且還常常被打槍。

在開頭課程設計中,主辦單位設計了一個環節,問大家:

「如果老闆給你一份材料並希望你30分鐘後報告,你會怎麼辦?這會不會是一個挑戰性的任務?」

接著請大家幫忙計時,要在3分鐘內把它完成,接著27分鐘就可以準備與修飾內容。他們直接示範如何從網路上搜尋一份隨機資料、搭配不同的GenAI工具,快速生成一份看起來「有模有樣」的PPT。

果不其然,現場驚呼連連。大家一邊看著投影幕上的內容快速誕生,一邊發出「哇~原來現在已經可以做到這樣了喔!」的讚嘆聲。

工具喜悅

工具喜悅


但很奇妙的,我下意識產生一種抽離感。

一邊是現場熱烈的氛圍,一邊是我心裡冒出來的直覺OS:

「所以,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PowerPoint不僅是Power Point,而是Power Your Point

這讓我想到一個行銷界的經典比喻:

「消費者購買的不是電鑽,而是牆上的洞。」

鑽頭/牆上的洞

鑽頭/牆上的洞


這句話的意思是,消費者購買一個工具,目的從來不是因為工具本身多漂亮、多厲害、或是可以多短的時間內完成一件事,而是因為他想要解決一個具體問題,可能是為了把新買的電視裝設延伸架,需要鑽洞;也可能參加一個展會,買了最新的智能氛圍壁燈,為了裝置在牆上,需要打洞。

AI能快速產出PPT,這件事很酷,但它真的能解決一個專業工作者最核心的問題嗎?

在我看來,做PPT的本質從來僅是「產出美美的畫面」,而是「清楚地傳達你的觀點」。

PowerPoint這個字,其實背後的含義應該是:

Power Your Point ——讓你的觀點更有力量。

所以,我們有清楚知道老闆做這個分析背後的需求嗎?有想過或許連做都不要做,反而提供一個數據更能解決問題。如果一個人觀點不清楚、問題沒釐清、思路很混亂,那即便AI幫你產出了再多漂亮的PPT,也只是形式,更不會真的解決問題。


我自己的三段系統實戰回憶,低代碼、BI工具到AI應用

那些年,自己在工作中,真切地經歷了三個關鍵商業實戰。每一段,都提醒我一件事:

工具很重要,但問題意識更重要。


第一段(2019)|北海岸飯店的低代碼嘗試

2019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到北海岸萬里一間渡假型飯店擔任行銷與業務總監。

我自己是外行,但是過去業務基本面的訓練,我知道在我跟飯店業務陪跑完旅行社、跟業界朋友了解業務部門帶領重點後,我就需要透過系統化的管理銷售漏斗,找出需優化與聚焦的環節。但那時候最直接的挑戰是:資源有限、流程落後、系統不存在。Excel用起來很辛苦,但又覺得完全不夠。

在這樣的處境下,我找上了當時的技術長Kyle(他是我心中的技術大神,台大資工博士卻以落地實務著稱,幫我打通了許多技術思維,很感謝他),他推薦我可以玩看看一個開源的低代碼工具 —— Jam.py。

lowcode的開源工具

lowcode的開源工具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真正接觸低代碼工具的實作,我一邊研究著技術文件,一遍跟他討論,重新梳理工作流,並透過這個平台,試著把業務流程、報表管理、系統化輸入輸出,一點一滴搭建出系統原型。

當時整理流程的手稿

當時整理流程的手稿


半年後,雖然我離開了那個環境,但這段經驗,讓我對「工具只是手段,解決問題才是目的」這件事情,有了很深的體會,這個技術的種子卻已悄悄種下。


第二段(2020)|實價登錄網站的資料視覺化

進入下一份工作,因為飯店資訊創業期間,我們曾自行開發過一個產品Hotel Insights,透過飯店Saas服務數據的整理,提供飯店數據儀表版,這件事終究失敗,因為對飯店來說資料很豐富,但不知道可以幹嘛。有了這段經驗,我著手自行研究Google Data Studio(現在的Looker Studio),並嘗試把公司裡大大小小的數據,透過BI工具做成資料視覺化的報表。

Datastudio(現在的lookerstudio)

Datastudio(現在的lookerstudio)


那個時候的我心裡想的是:

「如果大家的時間都很有限,那資料呈現的效率和清晰度,就會變成組織營運很大的差異,其中有一個透過流量整理的報表還幫助了當時的業務提供有用的談資,促進業務拓展。」

所以,我用BI工具解決的是「資訊可視化與活資料」的課題,旨在真實世界的問題回應,不單視資料美化。


第三段(2021)|檢驗業務的系統化重構

2021年,公司開始嘗試新的商業,房屋檢驗業務。

這一次,在經過一段時間調研後,我碰到一個真實的問題:

驗屋結束後,需要產出一個現場的結果說明,並在後面交付一份檢驗報告,傳統的公司都需要人力來製作,一份的成本約1,000元,交費時間約一週,且人為錯誤清況普遍,且一個人一個月的上限約處理30份。我當時心想,我準備做一個可服務規模化的事業,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未來勢必成為事業發展的瓶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重新思考與設計了整個檢驗流程,並打算把他系統化:

  • Ragic/Datastudio時期
    • 因為2020年我們未來財務的優化,藉由一個Lowcode的工具(我們做完市場評估選擇Ragic),由非IT夥伴自行設計一個符合銷售循環的作業系統。
    • 有了這層經驗,我們延伸透過Ragic其做了房屋檢驗人員可以在現場使用的檢驗工具,並透過DataStudio當作報表的產生工具,還記得第一場上線,因為現場網路關係,與紙本要求(我們只提供線上PDF),在現場花了近2個小時整合,有驚無險的在全家印出資料,安全下樁。
    • 就這樣不斷優化下,我們支持業務到可以完成一個月100場檢驗,且人力需要1.5人,並能在24小時內交付報告給與客戶,這也成為我們的競爭優勢。
    • 因為Ragic主要是桌面端的應用,我們辦公室作業是穩定的,但現場的服務不斷的會有斷線(沒有斷點續傳)、網路訊號、傳輸錯誤的問題,甚至因為這樣產生嚴重的客訴,我知道,又迎來調整的時刻。
  • Ragic/AppSheet/Datastudio
    • 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決定導入Google workspace的Appsheet,因為是google生態的lowcode產品,天然就是為移動端服務,因此在3個多月的研究與2個多月的導入下,我們終於完成現場檢驗調整為Appsheet(支援斷點續傳)的轉換,也因為這樣的轉換,支持我們可以在一個月300場的檢驗下繼續前行,並且因為工具的升級,連帶提升整體模組化設計、標準化教育訓練的可能性。



假使不是項目初期的起心動念,我們此時可能需要10個人來管理這個出報告的複雜任務,還需要一個管理者來管理他們,並且無法標準化,更難以規模化。


技術素養與問題意識,兩者缺一不可

這就是為什麼,我越來越相信:

未來的世界,技術會越來越強,工具會越來越多,但關鍵永遠是:

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


一段語言學習的延伸體會

這也讓我聯想到我自己學英文的經驗,我們這一代從很小就開始接受英文教育,但直到現在,很多人碰到英文還是直搖頭,並且害怕開口,我雖然沒有那麼大的抗性,但也說不上擅長。

但自從2024年5月開始,我使用Speak AI這個產品練習英文,已經快要一年。每天開車下班時會習慣的使用一段時間,進行對話練習,簡單統計一下,一天平均會使用30分鐘。

Speak AI

Speak AI


這是技術的進步所帶來的好處,但它之所以對我有幫助,是因為我內心還是有一個想要學習的心,也會在工作或旅遊上儘可能使用:

我希望透過它來強化英文輸出與即時反應的能力。

我這一代許多人的英文課題,主要就是缺乏使用場景,作為工具的語言,缺乏使用自然就無法掌握,而像SpeakAI這種工具,作為幫助妳我學習英文這個工具的工具,效果自然更加間接。

AI工具再強,問題不清楚,需求不明確,過了嘗鮮期還是會被放進倉庫存放,滋生灰塵。


AI導入的真正挑戰

所以,我想與大家分享的概念很簡單:

技術素養,讓你不被時代淘汰。

問題意識,決定你能不能創造價值。

這兩者,缺一不可。

工具永遠只是手段。

技術的進步,只是讓我們在解決真正問題的路上增添更多可能性。

真正能創造價值的人,是那些:

  • 既有技術素養(包含但不限於GenAI)
  • 又有問題意識
  • 並且擁有對世界開放好奇心與洞察的人

如果你今天在為如何導入公司AI工具,或是被無所不在的AI焦慮給包圍,或在這之間卡住、迷惘、甚至困惑,我想提醒你:

先別急著追求更多的新工具,先回來問自己一句話:

「我現在,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問題一旦釐清,工具自然會為你所用。

這,才是AI時代,最值得修煉的心法。

歡迎你把這個文章分享給需要的人,或是留言與我互動,期待與有更多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商業經營策略,強調「聚焦」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經驗及與一位醫療器材創業家的對談為例,說明多數企業容易犯的錯誤:什麼都想做,反而忽略了營收主力。作者引用孫子兵法「以多勝少」的策略,以及鑿井的比喻,闡述集中資源於核心業務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找到值得投入的「痛點」,集中資源,「單點打穿」。
本文分享一次與外部企劃公司合作的真實案例,探討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案例中,作者與兩家公司進行提案,第一家公司提案過於制式,缺乏特色;第二家公司雖積極,但方向錯誤,未能理解客戶需求。作者藉此說明在GenAI時代,創意不稀缺,有溫度的創意才珍貴,溝通時需理解對方的需求與出發點,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達成合作。
本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一位年輕主管對公司 KPI 制度感到挫折,作者透過自身經驗和管理學觀點,引導其重新理解制度的本質與應用方法,並點出主管和員工雙方都需承擔責任。文章強調制度不是問題的根源,關鍵在於使用者是否正確理解和運用制度,並藉由反思自身與組織需求的連結,提升工作效率和達成目標。
本文探討商業經營策略,強調「聚焦」的重要性。作者以自身經驗及與一位醫療器材創業家的對談為例,說明多數企業容易犯的錯誤:什麼都想做,反而忽略了營收主力。作者引用孫子兵法「以多勝少」的策略,以及鑿井的比喻,闡述集中資源於核心業務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找到值得投入的「痛點」,集中資源,「單點打穿」。
本文分享一次與外部企劃公司合作的真實案例,探討有效溝通的重要性。案例中,作者與兩家公司進行提案,第一家公司提案過於制式,缺乏特色;第二家公司雖積極,但方向錯誤,未能理解客戶需求。作者藉此說明在GenAI時代,創意不稀缺,有溫度的創意才珍貴,溝通時需理解對方的需求與出發點,才能有效解決問題,達成合作。
本文分享一個真實案例,一位年輕主管對公司 KPI 制度感到挫折,作者透過自身經驗和管理學觀點,引導其重新理解制度的本質與應用方法,並點出主管和員工雙方都需承擔責任。文章強調制度不是問題的根源,關鍵在於使用者是否正確理解和運用制度,並藉由反思自身與組織需求的連結,提升工作效率和達成目標。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大學生透過參與國際營隊免費出國的經驗,並推薦數個國際交流營隊,包括World Leaders Convention 2025、KAUST Summer Camp 2025、TULIP法國夏季學校、坎城創意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和鯤鵬會營隊,提供營隊地點、申請條件、費用補助、主題等資訊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這篇文章分享一位大學生透過參與國際營隊免費出國的經驗,並推薦數個國際交流營隊,包括World Leaders Convention 2025、KAUST Summer Camp 2025、TULIP法國夏季學校、坎城創意節、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和鯤鵬會營隊,提供營隊地點、申請條件、費用補助、主題等資訊
這篇文章整理了14個免費出國計畫與平臺,包含短期交流和長期實習,涵蓋各個產業領域,例如領導力、國際關係、創業、商業管理、旅遊、行銷、非營利組織、工程、科學、技術等。文中詳細介紹每個計畫的簡介、申請時間、出國時間、產業領域以及申請資格等資訊,並提供個人建議,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資訊,挑選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就能get 同款 韓系質感包👜 而且獨家下殺 299元up 讓它成為你的 必備單品吧! - momo優惠折扣碼 領取超簡單❤️ 點擊右下角 會員中心 - 折價券 輸入 FLOWERMOMO 點擊歸戶 就能領取 商店優惠券 啦! - https://momo.dm/RaFNzR
Thumbnail
momo店+ S999純銀四葉草項鍊,精緻細膩,代表愛情、希望、信念與幸運,是送給自己或別人的完美禮物。限時下殺299元起,超取免運!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因為 AI 領域的技術不斷地迭代更新,無法避免的是需要一直去追新的技術 並且需要在一個有限的時間學會,或是實作應用導入到專案之中。 那我覺得在學習新技術可通過以下步驟: 1. 找一個讀得懂的教學資源 現在網路上的教學資源很多,或是書籍的資源也很豐富, 同時也有像是 chatgpt 的 AI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更多即將面世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很多人已經感受到AI的威力,並且因為擔心工作不保,所以急著參加各種AI教學課程。 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結果,詳細解釋為什麼在這個時代「AI教學課程」(幾乎)沒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2023年被世人稱做生成式AI世代的元年,各式各樣的AI工具不斷湧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本文將詳細介紹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相關知識,以及各種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實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