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現代『經師』有些地方可能已經比不上「AI師」了。
但是我的心中,仍然肯定每天辛苦爬起床,並舟車勞頭地來到學校上學的"功能"!
只是,時代的洪流一直向前進,那又該如何發揮人類『經師
』的意義及(不可取代)的功能呢?
在這本書《帶心不帶累的跨世代主管學》裡,我找到我心中答案的"職場文字版"了!

圖片翻拍自書本內容
請容我將之轉化成我的教學版本:
【帶領新世代學子的4個教學認知】
1.以「個人挑戰」取代「學習義務」
"個人挑戰"這部分,在學業裡最常見的量化方式就是"考試成績",但即使一份在師長眼中再簡易不過的試題,若學子的應試準備不足,或是應考時狀態不好,那考試成績是讓學子獲得挑戰成功的成就感?還是又一次的分數打擊?這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我多會利用『願景』來營造個人挑戰感,例如提醒學子,看似艱澀無用(?!)的學科概念,都可以讓你"訓練大腦
"!肌肉要訓練,大腦也是,才會愈發好使,愈來愈好用!把原本不知曉的概念學會
,變成自己的背景知識,這就是一種無形的挑戰成功!今天的你就會比昨天的你更強大!
2.認同學習新知的「意義和價值」,勝過照本宣科。
如何讓學子認同"新知"的意義和價值?一個有效的方法就像是《人生沒有理所當然》裡歐陽立中老師提到的---這個知識是否與你有關?
如果你覺得這個知識跟自己無關,那自然不會想去了解。因此,當讀到一個新概念時,要試著回想你有沒有遇過類似經驗,這個概念才會成為『與你有關』的知識力量!
關於這點,我任教的科目就占有先天的優勢了,也是我每學期第一節課一定會提醒提醒學生的一件事:身為生物,必得好好了解生物(學)!
#對吧?!各位生物! 😆😆
3.體認到高分成績報酬下的附帶壓力
「高分成績」與「附帶壓力」基本上是正相關的連動,這部分學子也是知曉的,畢竟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才順利到達高中學術殿堂;只是,高中課業更複雜深奧,學習過程帶來的壓力也更大,如何讓學子願意為了自己的學習成就撐下去?
或許,我可以協助學子在有學習疑問時,及時幫他們解惑,畢竟生病去看醫生,"生物成績"生病就去看生物老師。∣菜b導日記∣倒數515天 。
這只要提供學子我的聯絡方式就能有效做到,其實在現代,利用線上APP進行師生聯絡,也已是很常見的方式了,我只是多鼓勵一句:「如果有生物學的問題,即使不在學校的課後或假日,也可以從LINE問我!」
這麼開放會不會給自己的下班時間添麻煩?!其實不太會,這種互動方式我已鼓勵學子多年了,但平均50個學生裡只有1位會這樣問我問題啦!
4.打造讓人難忘的演說
在看到格友吱吱喳喳 大大分享的【【書評】想讓每次上台都充滿掌聲?這本書教你打造讓人難忘的演說:《跟TED學表達》 】時,我真的很有感觸……想這幾年在高三下學期學生呈現退休狀態的課堂講台上,我一個人自彈自唱、自說自話的那些時光,為了不讓自己太囧,所以我常思考該怎麼度過每一節課?
我真的曾想過,就把自己當成是專業講師,正在台上進行主題演講,就像TED那樣!既可以讓自己過過商業講師的癮?!又可以訓練自己的演說能力!只不過TED只能講18分鐘,而我卻要講50分鐘!
我也知道光有教學熱情是不夠撐起一場好的演說,有時可能還要有點吸引學生之心的魅力,什麼魅力?那就是學子心中評估的『未來我想不想跟著TA一起學習?』

(小昕咒語Copilot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