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感覺不到幸福?心理學教你三個日常練習,讓快樂變得簡單又可持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明明生活穩定卻總覺得空虛?本文深入解讀PERMA幸福理論,並提供「三件好事法」「微小目標成就」「正念散步」三大日常練習,讓你每天只要花 5 分鐘,就能培養持久幸福感!

幸福的真相:從 PERMA 理論看長期幸福感

許多人認為「幸福」是一種瞬間的愉悅感,但心理學家 Martin Seligman 提出的 PERMA 模型告訴我們,五大要素缺一不可:

  1. Positive Emotion(正向情緒)
  2. Engagement(投入感)
  3. Relationships(人際連結)
  4. Meaning(意義感)
  5. Accomplishment(成就感)

而日常追求短暫快樂(如看影片、購物)只能提升「正向情緒」,卻難以兼顧其它面向,難以累積長期幸福感。

因此,要擁有持久的幸福,重點不在「生活發生了什麼」,而是「你怎麼看、怎麼做」。接下來的三個簡單練習,都是基於實證研究,能同時觸及 PERMA 各要素,幫助你用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幸福回報。


日常練習1:三件好事法 (Gratitude Practice)

為什麼有效?

  • 提升對正向事件的敏感度:大腦天生偏重負面,用感恩練習可以「重新校準」神經迴路。
  • 增加意義感與人際連結:寫下讓你感激的人或事,無形中強化你與它們的連結。

如何操作?

  1. 睡前花 3–5 分鐘,拿筆寫下今天發生的三件小確幸(不限大小)。
  2. 每件事情後面加一句「因為…,我覺得很感激」,例如:「​因為同事幫我加班,我覺得很感激」
  3. 連續練習至少 21 天,形成神經迴路的「感恩習慣」。

Tip:如果你懶得動筆,也可以用手機備忘錄快速記錄,同樣有效!


日常練習2:微小目標成就法

為什麼有效?

  • 建立「自我效能感」:小目標易完成,能即時獲得成就感(Accomplishment)。
  • 降低心理阻力,強化投入感(Engagement):大目標往往難以開始,小步驟更能持續推進。

如何操作?

  1. 每天早晨,在記事本或 APP 上設定「今日微小目標」一項,例如「整理桌面」「喝 8 杯水」「寫 200 字日記」。
  2. 完成後立即打勾,並在下方寫一句「我做到了!」
  3. 每周複盤一次,把最有效的習慣保留,淘汰未執行的。

Tip:把目標細化到不可再拆,例如「閱讀 1 篇心理學文章」比「閱讀文章」更具體。


日常練習3:正念散步 (Mindfulness Walk)

為什麼有效?

  • 提升當下覺察與正念(Mindfulness):減少內耗與焦慮。
  • 連結人際或環境,增加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專注於當下的小美好。

如何操作?

  1. 每天找 10 分鐘,在公園、小巷或庭院進行散步。
  2. 只觀察,不評價:聆聽鳥鳴、感受微風、注意腳步聲…所有感官體驗,只當「旁觀者」。
  3. 結束時深呼吸三次:輕輕閉上眼,感受身體與呼吸的連結。

Tip:若無法出門,也可在家裡繞著房間慢走,同樣練習正念。


結語:讓幸福成為你的日常能力

幸福不是命運的恩賜,而是一連串小練習的累積。

  • 每天花 5–10 分鐘,你已經為自己種下快樂的種子。
  • 開始這些練習後,別忘了在留言區分享,告訴我你最喜歡哪個方法,或是你自己的「快樂小撇步」。

🔔 下週預告

我們將探討「為什麼我們有選擇卻感覺沒得選?──心理學中的掌控感訓練」,想知道如何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回主動權,別錯過!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追蹤「日常幸福心理學」房間,幫助你持續累積幸福能量。

延伸閱讀:https://vocus.cc/wo/680c8688fd8978000162f09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靈新視界
23會員
80內容數
嗨!這裡是心靈新視界,讓我們了解生活心理學,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心靈新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迷失於「我是誰」的瞬間 在人群中穿梭,或是午夜獨自醒來的時候,你是否曾突然問過自己:「我到底是誰?」 這樣的瞬間像一道裂縫,輕輕劃開日常的平靜,讓我們感受到某種隱約的不安與陌生。 我們努力在各種角色之間扮演自己——學生、員工、子女、朋友、伴侶——但當這些身份的外衣一一剝去時,心底那個赤裸的「我
Thumbnail
2025/04/27
迷失於「我是誰」的瞬間 在人群中穿梭,或是午夜獨自醒來的時候,你是否曾突然問過自己:「我到底是誰?」 這樣的瞬間像一道裂縫,輕輕劃開日常的平靜,讓我們感受到某種隱約的不安與陌生。 我們努力在各種角色之間扮演自己——學生、員工、子女、朋友、伴侶——但當這些身份的外衣一一剝去時,心底那個赤裸的「我
Thumbnail
2025/04/26
在選擇的迷霧中掙扎 每天早上,你可能都會在「這件衣服要不要洗熨?」「今天午餐要吃便當還是速食?」的小決定裡猶豫不決;下班後,面對朋友邀約與休息時間,也常常心裡嘀咕: 「我知道我可以拒絕,卻總是因為怕麻煩選擇默默答應。」 「不管我怎麼做,好像結果都差不多,乾脆什麼都別想了……」 這樣的感受並非
Thumbnail
2025/04/26
在選擇的迷霧中掙扎 每天早上,你可能都會在「這件衣服要不要洗熨?」「今天午餐要吃便當還是速食?」的小決定裡猶豫不決;下班後,面對朋友邀約與休息時間,也常常心裡嘀咕: 「我知道我可以拒絕,卻總是因為怕麻煩選擇默默答應。」 「不管我怎麼做,好像結果都差不多,乾脆什麼都別想了……」 這樣的感受並非
Thumbnail
2025/04/25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場爭執開始於簡單的事情,比如忘記買菜或是回訊息慢了點,卻莫名其妙地演變成一場情緒風暴?或者感覺到你們明明在討論同一件事,卻好像完全在不同的頻道上?這並非偶然,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情緒傷痕被無意間觸動的結果。 當小事變大事:情緒觸發的神經科學 當我們感到心中某
Thumbnail
2025/04/25
在親密關係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驗:一場爭執開始於簡單的事情,比如忘記買菜或是回訊息慢了點,卻莫名其妙地演變成一場情緒風暴?或者感覺到你們明明在討論同一件事,卻好像完全在不同的頻道上?這並非偶然,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情緒傷痕被無意間觸動的結果。 當小事變大事:情緒觸發的神經科學 當我們感到心中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想追求幾秒鐘的幸福嗎? 就去大笑三聲吧! 想追求幾分鐘的幸福嗎⋯⋯⋯⋯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生活的美好在於我們每天都能找到的小確幸。本文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美好,減少壓力和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般認知的快樂」與「真正的快樂」的差別在於,當你達到真正的快樂時,會是一種恆久不滅,沒有任何缺憾的喜悅。 運用瑟多納釋放法,可以創造你想要的,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也能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 瑟多納釋放法,和我經常使用的強效「釋放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一套內在規劃的系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般認知的快樂」與「真正的快樂」的差別在於,當你達到真正的快樂時,會是一種恆久不滅,沒有任何缺憾的喜悅。 運用瑟多納釋放法,可以創造你想要的,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也能做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 瑟多納釋放法,和我經常使用的強效「釋放句」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一套內在規劃的系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現代生活中,提升幸福指數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然而,要實現真正的幸福感並不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透過一些簡單而有效的心法,我們可以啟動快樂人生,享受更充實的幸福感受。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讓自己時刻保留愉快的心境,有助於顯化希望的結果。多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充滿更多的正能量,有助於吸引正確的人、事、物,來到面前。不是盲目的讓自己維持正能量,而是為了心更開闊和快樂。 生活已經充滿了太多的不愉快,在閒瑕時間給予自己更多正向的循環。 情緒很多時候是反應我們的內心及潛意識裡的想法,總會因為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快樂生活的提案,介紹了作者在精神體力、社交連結、運動、大自然等方面尋找快樂的經驗,並計畫在年底完成這個提案。文章強調了活力、自我成長、意義的弱連結以及接受愛等元素對於快樂生活的重要性。作者打算穩定自己,並每週發布2篇文章紀錄快樂生活提案的過程。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