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向上管理高爾夫》課程研討會上,在「狀況9:如何向上司推銷新點子?」時,有位學員分享了之前的上司將他的點子直接拿去用的,令他不悅而辭職的往事。
一、他想要侵佔你的功勞:
但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何況功勞獎賞都是在事情成功之後,而不是點子提出之時,所以最後若真的沒有獎賞,恐怕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為何人家連這點獎勵都不想給你。
二、這點子需要更多資源:
這點子雖然不錯,但需要獲得更多資源與支持,所以主管用他的名義來為這點子護航,才能獲得更多資源。
三、這點子有點風險:
這個點子有成功機會,但也有些風險,他說是他的點子,也等於是為這個風險承擔起責任,避免部屬被傷害。
四、上司自己也想到同樣的點子:
聰明人不只你一個,上司經驗比你多,他想到同樣點子的機率至少和你是相同的。,只是你大辣辣的先行宣揚,而上司是落實執行。
五、你讓上司覺得這本來就是他的點子:
可能你的提案技巧很好,也可能是你和上司交流時潛移默化改變了他,反正上司就認為這就是他自己想出來的點子。
基於這五點的原因,重點並不在於點子的本身,而是點子如何被實現才有價值;因為但凡人類能想像到的構想,最終總會有人實現它;只是,實現者常常不見得是原始發想者。這就好比幾十年來到處跟人家說,是他首先提出「晶圓代工」構想的曹興誠先生,能知者幾希;反而是以「晶圓代工」馳名世界,為台灣做出巨大貢獻,贏得「護國神山」美稱的台積電(TSMC),創辦人張忠謀先生卻是一位家喻戶曉、令人敬仰的企業家。
因此,上司用你的點子並不是問題,應該關注的是這點子能否成功,還有你可以從當中創造哪些效益,最差勁的作法就是到處跟人宣揚上司的點子是你提的,然後扯後腿搞破壞,最後這點子失敗了。你也成了罪人;就算最後成功了,你也沒有功勞,畢竟一個點子要能實現,還要有完善計畫、資源運用、過程協調等因素更重要的過程,我們要做的應該不是去爭這點子的發起人名份,而是去協助上司順利地成就這個點子,成就上司,等於成就自己。
最後,我反倒好奇的是,如果這位學員的點子被上司給否了,他還能有愛迪生所講的「當別人都已放棄時,我就會著手去做」(I start where the last man left off.)的這種執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