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開始接觸斯多葛哲學
我一開始接觸斯多葛哲學(Stoic Philsophy),其實只是因為,想讓自己變得更強、更成功。
那時候我還在大學最後一年,念商學院的我,身邊的同學幾乎都以進入大公司為目標,每天忙著投履歷、準備面試。我也跟著做,但其實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告訴我——我想走的,或許不是這條路。我嚮往創業,嚮往自由,更嚮往成為那種「內在很穩的人」——不輕易被外界影響,不再時常懷疑自己,也不再總是焦急不安。
為了「讓自己變好」,我看了很多商業書、自我成長書。但那些書常常只解決表面問題,看完之後心裡還是空空的,總覺得自己不夠踏實,甚至有點焦躁。
直到有一天,我無意間發現,很多我欣賞的創業家,都提到一個共通的關鍵:他們都在實踐一套叫做斯多葛哲學的思想。我開始好奇地研究,還記得第一本看的,是 Ryan Holiday 的《The Obstacle is the Way》。
越讀越覺得: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種可以落地的內在練習。
斯多葛哲學講的不只是想法,而是行動,是選擇,是面對人生無常時,我們可以怎樣讓自己站穩腳步。我愈鑽愈深,更發現很多自我成長書的底層,其實都來自這套哲學。
當時的我很單純——只是想變強一點、穩一點、有方向一點。但我完全沒想到,它會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撐住我。
在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候撐住了我
畢業兩年後,我決定創業。過去一向順利的我,開始遭遇連環的打擊:創業受挫、家人健康出現問題,甚至被我最親近、最信任的人傷害。
那段日子,我幾乎每天都在問自己:「我是不是撐不下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這麼深刻地體會到,所謂「混亂」並不只是事情不順利,而是你連自己都快要抓不住了。
但斯多葛哲學一直陪著我。
它沒有讓困難消失,也沒有立刻給我解方,但它像是一種提醒——提醒我可以選擇不跟著風暴走,可以慢慢呼吸、慢慢整理自己,然後再出發。我開始練習把注意力收回到當下,練習分辨什麼是我能控制的,什麼是我該放下的。
那些我以前以為「太理性、太冷靜」的概念,卻在那個時候變得格外溫柔:它們拉著我一點一滴撐過低潮,像一雙看不見的手,輕輕地告訴我——「你撐得過去。」
現在的我,還在路上,人生還不完美,但我不再害怕下一個低潮。
因為我知道,即使風又起了,我也有能力站穩自己。
為什麼我創立「哲行修煉所|Stoic Powerhouse」
我是一個喜歡把事情化繁為簡、系統化實踐的人。在鑽研斯多葛哲學的過程中,我將這些思想整理成一套日常可以實踐的方法,一步一步幫助自己走出人生低谷,重新站穩腳步。
這些方法很實際、很簡單,也很有效。所以我創立了這個平台,希望把這些經歷與方法分享給你。
特別是——正在經歷混亂、懷疑自己、努力找出路的你。
這裡不是一間哲學教室,也不是情緒出口,而是一個訓練「內核穩定」的實踐空間。
我會在這裡分享:
- 如何用斯多葛的方法應對情緒、焦慮與人生不確定
- 實際可行的練習與工具,幫助你穩定內心
- 一步一步活出理性中有溫度的日常人生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一些混亂、迷惘、不確定的時刻,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成為你暫時靠岸的地方。我會在這裡持續分享我如何實踐斯多葛哲學,如何透過日常練習,訓練出更穩定的內在核心。
如果你想收到更多這樣的分享,歡迎來 IG(@stoic.powerhouse) 找我聊聊~
我們可以慢慢走,但不需要自己一個人走。
願我們都能成為不被世界帶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