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不是敵人,是一面鏡子:內容行銷職人的清醒指南》

《演算法不是敵人,是一面鏡子:內容行銷職人的清醒指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我們被推播喜好時,其實也正在選擇怎麼定義自己如何觀看世界

現在我們身邊很多人,滑社群的時間越來越長…… 不是被貓咪、美女等等吸住,就是短影音一支接一支停不下來。

這些看似平凡無害的日常,其實正默默改變著我們的注意力、節奏,甚至是思考方式。

有的人每天都在看自由潛水、露營狩獵;有的人是健身、股票、療癒語錄。

每個人 IG、臉書、YouTube、ChatGPT 畫面裡的世界,看起來都不太一樣, 但共通點是:演算法早就幫你選好了你每天會看見的宇宙。


這些喜好本身沒有不好,我也不是在說看短影音不行, 但我總會冒出一個感覺,

「老實說不是沒有不好,只是偶爾要跳出來看看不同領域的世界, 不然你真的會認為全世界就只有這些東西了。」

這句話,不只是對別人說的,也是對我自己說的。


我們以為我們在選擇, 但你只是一直點開同一種東西,

久了,你會開始相信:

這些東西就是「世界的標準」。


我自己是長期在做行銷、操作社群的行銷人, 從下標題、選圖,到使用者停留時間、情緒鉤子,這些技術我每天都在用。

也因此,我比一般人更清楚一件事:

你點過什麼、你看得久什麼,就會決定你未來「只能看見」什麼。

很多人以為自己喜歡的,是自己的選擇, 其實只是你

「一直被餵養、所以變得熟悉」。

我們活在一個會自動替你篩選資訊的時代, 但也同時活在一個容易讓人失去觀看世界廣度的泡泡裡。


我曾經也被演算法推播的某些東西黏住,現在其實偶爾也是會...哈!

像是AI、創業熱潮、趨勢預測、職場、如何經營自媒體等……

明明我自己就知道那些是怎麼設計出來的,我還是會在那一秒吸進去。

但也多虧我知道這些套路, 我反而會刻意「跳出來」。

比如看書、關掉 IG、打開一台沒訂閱 YouTube 的電腦、去公園散步聽陌生人對話。 因為我知道:

如果我不刻意打破演算法,演算法就會定義我整個世界。

如果你不曾停下來問:

「這些影像是真的嗎?」譬如狗狗會跳舞...貓咪會說話等等 久了,就會把「你看到的東西就是真的」所謂的「一葉障目」。


實際一點來說,我在裝修領域中就常看到這樣的例子。

琺瑯廚具,因為材質沒有毛細孔、不吸附味道,也不容易殘留油污, 在網路上被包裝成「防蟑廚具」。

久了,連演算法都以為這就是它的主打標籤, 結果大量內容就往這個方向推播,

接著發生什麼事?

有客戶來店裡開口第一句就是:

「這個就是那個防蟑螂的廚具對嗎?用了就不會有蟑螂?!」

甚至還有人用了之後家裡還是出現蟑螂,回頭說產品是噱頭、是騙人的,網路討論區批評等等。

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場批判思考能力缺席的事故。

你如果願意拆解,就會知道:

演算法的說法,是可以參考的「方向」,但不是萬能的「保證」。

你家有蟑螂,跟你用了琺瑯廚具之間,不能畫上等號。

因為除了廚具,還有抽油煙機、垃圾桶、流理台邊緣縫隙、掉下去的菜渣、食物殘渣沒擦乾淨…… 如果整個環境還是吸引蟑螂,你光靠一組廚具,是不可能解決的。

而我想說的是....


你不能把判斷力外包給一支影片,

長期被推播餵養的人,不會變得更懂世界,只會更習慣讓別人幫他想。




演算法不是敵人,它只是鏡子。

它只是把你最近看得多、點得多、停留得久的東西, 甚至你的聊天對話提到的東西放大給你看而已。

它不會告訴你還有別的世界, 它也不會提醒你……你卡住了。

你以為你選擇得很自由, 其實你只是重複點你熟悉的東西,然後忘了自己原本的樣子。


作為一個內容行銷職人,選擇保持覺醒

我當然也會想寫爆款、想下標吸睛、想要好成效,這些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但我更在意的是:

我做出來的內容,是不是可以讓人「看見世界的一體兩面」, 而不是「只活在舒適的泡泡裡」。

因為我知道, 當我們只能活在演算法替我們設計的世界時, 我們就再也不會自己選擇人生了。


留給自己的提醒,也是留給你:

演算法本身並不是什麼壞東西, 它只是依照你「以為你喜歡、以為你需要」的樣子在運作。

如果你也曾發現自己越滑越空虛、越看越無力,

那你就知道這不是單純的興趣,而是一場注意力的消耗戰。

真正重要的是,在這個世界裡, 你還能不能清醒地思考,做真正的選擇。
avatar-img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77會員
99內容數
【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品牌記憶點|自媒經營|職人IOP計畫|成家知識 在這個資訊過載、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讓個人價值被看見?如何讓品牌真正被記住?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不只是研究行銷策略,而是探索 個人品牌、企業定位、內容經營,甚至生活方式的塑造,讓「品牌」不只是曝光,而是成為市場中的獨特記憶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最近滑到一則新聞,是用 AI 生圖畫「吉卜力風格的貴賓狗全家福」。 硬是不畫6隻貴賓狗,還幫狗請珍奶喝,最後第九次才生成成功。 大家都笑說 GPT 壞掉了,但我看到一個更有趣的點: 下面有個網友留言:「你的 .....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最近滑到一則新聞,是用 AI 生圖畫「吉卜力風格的貴賓狗全家福」。 硬是不畫6隻貴賓狗,還幫狗請珍奶喝,最後第九次才生成成功。 大家都笑說 GPT 壞掉了,但我看到一個更有趣的點: 下面有個網友留言:「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