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林,也要見樹:單細胞定序揭開生命的奧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如果查閱超過一百年前的期刊論文,大家可能會驚訝以前的人的論文題目有多「簡單」!可能只是觀察一個性狀、甚至開發一個培養基,都可以發一篇論文,而且,還是發在很不錯的期刊上喔!


不過,如果您因此而下結論說:以前的人日子比較好混,那你就錯了。以前的人要做一個實驗有多難呢?我們就拿1947年得到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科里夫婦來做例子好了。


在科里夫婦的時代,要做實驗,連實驗所需要的化學藥品都得自己製造與純化。或許是看自己的爸媽做研究太辛苦,他們的孩子湯姆(Carl Thomas “Tom” Cori)後來並沒有成為研究人員,而是在拿到學位後加入了Sigma化學藥品公司,後來還當了總裁。可能也是覺得賣化學藥品給老師們比較輕鬆又好賺?


到了我讀研究所的時代(1990前後),那時候已經沒有人自己製造與純化化學藥品了,都是打電話叫藥品。


那個時代,還沒有網路,而要了解生物的基因,要先把相關的片段clone出來自己做定序反應、跑膠。定序用的膠,因為解析度要高到能把相差「一個」核苷酸的DNA分開,所以膠非常的薄(0.3-0.4mm);當然,那個膠也要自己做。


那麼薄的膠,跑完之後要怎麼取出呢?


要用一個鋼製的撬片插入兩塊玻璃版之間,然後用力撬一下!這一下可是非常關鍵的,如果撬開後,一半的膠黏在上面、一半黏在下面的玻璃版,那就只能重跑了⋯

開膠的時候真的是生死關頭,連呼吸都會摒住的!圖片作者:ChatGPT

開膠的時候真的是生死關頭,連呼吸都會摒住的!圖片作者:ChatGPT


等到開始可以送定序,真的是太開心啦!但是,一開始還是要提供足夠量的DNA,否則信號會很弱,造成儀器無法判讀。


那時候的我,怎樣也想不到,現在可以做「一個」細胞的定序,而且還是一個細胞的RNA定序。1990年代時的RNA定序,一定要用放射性磷(P32),不能用放射性硫(S35),因為只有放射性磷的信號才夠強。看到現在可以做一個細胞的RNA定序,真心覺得實在太厲害啦!


要做「一個細胞的RNA定序」是為了什麼呢?為了看個別細胞的基因表現狀況。


過去在做定序的時候,因為儀器敏感度的關係,所以無法進行單個細胞的定序反應。因此,雖然科學家們可以透過觀察生物體的性狀來瞭解少了某個基因,會影響植物的什麼功能,但還是無法解釋為什麼少了這個基因,會導致這麼多不同的性狀。


因此,科學家們開始懷疑,可能是不同類型的細胞對基因的「使用方式」不同,才會讓一個單一基因的突變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最近有研究團隊針對172個玉米的品系進行了scATAC-seq(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分析)以及snRNA-seq(單核轉錄體分析)。scATAC-seq的目的是要看基因體上面哪裡是屬於「開放」區域,通常開放的區域就代表該區域的基因正在表現。後者則是看基因表現量的高與低。


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70萬個細胞核,涵蓋了33種不同的細胞狀態。透過這些資料,他們得以建立起玉米的基因調控圖譜。


研究團隊有什麼有趣的發現呢?


首先,他們發現,在這麼多個品系、這麼多種細胞之間,有些基因的表現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有多少呢?大約有71%的基因是不同品系、不同細胞類型中都會表現的。至於其他的29%則是各自不相同。


另外,他們使用了玉米的祖先(大芻草)的資料來比對,結果找到了1587個區域是現代玉米基因特有的。更有趣的是,這些區域有很多都來自於轉位子。


另外,他們也觀察到,玉米在從熱帶遷移到溫帶的過程中,有些染色質的可及性發生改變;也就是說,氣候的適應造成玉米的基因調控網路重新規劃。


最後,他們發現,有些基因只會在特定的細胞狀態中表現,而在整體的分析中就無法觀察到,這也突顯了單細胞解析的重要性。


當然,我在看這篇論文時想到,其實若只是要看特定的組織是否表現了什麼特定的基因,也可以用報告基因(reporter)啊?當然,報告基因一次只能看一兩個基因,是沒有直接看單個細胞的全體基因表現差異這麼全面就是了;不過報告基因比較便宜、技術門檻比較低,但是只能看少數(通常是一兩個)基因;而單細胞定序可以一次通通看,不過技術門檻高、價格也比較高貴就是了。或者可以這麼說:報告基因是探照燈,而scATAC-seq 是整張地圖。要拿到地圖當然要花比較多銀子,就看你覺得值不值得啦。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Marand, A. P., Jiang, L., Regulski, M., Villwock, V. F., Mejía-Guerra, M. K., Liu, S., ... & Springer, N. M. (2025).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cell type–specific cis regulation in maize. Science, 388(6691), eads6601.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s6601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8會員
63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其實橙劑本身的主要成分2,4-D與2,4,5-T並沒有多強的毒性,問題其實是出在2,4,5-T的原料之一:TCP裡面的污染物TCDD。 但是,當時的人是怎麼知道TCDD在裡面的?又怎麼知道TCDD就是導致皮膚病變(稱為氯痤瘡 Chloracne)的元凶呢?
Thumbnail
2025/05/01
其實橙劑本身的主要成分2,4-D與2,4,5-T並沒有多強的毒性,問題其實是出在2,4,5-T的原料之一:TCP裡面的污染物TCDD。 但是,當時的人是怎麼知道TCDD在裡面的?又怎麼知道TCDD就是導致皮膚病變(稱為氯痤瘡 Chloracne)的元凶呢?
Thumbnail
2025/05/01
上個月真的很熱鬧,不過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上個月最多人看的文章是哪幾篇? 這個月的第一名並不是植物科普,不過我個人覺得那個題目很有趣囉!
Thumbnail
2025/05/01
上個月真的很熱鬧,不過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上個月最多人看的文章是哪幾篇? 這個月的第一名並不是植物科普,不過我個人覺得那個題目很有趣囉!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基因是什麼 最新基因圖譜公開後,市場上的大變革! 人體需求和自癒能力才釋放第一!不能再繼續治標不治本! 那麼人體的細胞需求到底是什麼? 如何給予基礎材料?且不造成人體負擔? 解碼指定部位到底是如何運作???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邁向生命的圓滿(象山慶24.6.1) 生命的由來—造物主、進化論,或其他?    生命的起源,是現代科學、哲學、神學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歷史上對這問題也有多種假說,如神靈創造說、自然發生說、化學起源說、天外飛來說;但都是以地球生物為對象,且偏於物質的來源,忽略了生命的內在主體: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七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七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下)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神經科學大師剖析生命源起、感覺與文化對人類心智發展的影響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進化(Evolution)本是生物的本能,因為進化會有助於,生物更好的生存,生物最珍貴的就是有生命,也就是活著,而活著本該就是開心的,但是近年來一新字Involution,向內進化(也就是內捲),竟然火紅了起來,內卷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Thumbnail
本文探討關於人類歷史和文明的躍進發展,包含人類的發展速度、社會體制、政治力量、資本和宗教體系等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同時闡述了人類面臨的挑戰和變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