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你動起來的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大腦分泌的神經化學物質,在我們執行取得演化優勢的活動時產生獎勵機制,引起渴望、興奮等情緒,激勵人們追求目標,例如:尋找配偶、攝取高熱量食物、取得資訊、累積財產等等。
先進社會中的古早大腦
科技與社會的變化完全超出人類大腦演化的速度,因此不斷追求「快樂獎勵」可能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超正常刺激」促使我們追求更多成就、更多刺激,被多巴胺主宰,引發過勞(與成癮)。明顯的例子為:網路成癮、工作狂等。
除了讓然感到刺激興奮的多巴胺,還有其他「快樂荷爾蒙」。
• 血清素:心情愉快、情緒穩定,產生「幸福感」
• 腦內啡:心靈止痛劑,緩解疼痛、憂鬱、焦慮
• 催產素:與他人連結產生歸屬感、信任感
以上物質會交互作用(不是單獨出現)調控我們的身心理反應,因此維持各激素平衡,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舉例:腦內啡與多巴胺都能透過「運動」釋放。
• 多巴胺:愉悅時釋放,被動釋放(受刺激)—行動催化劑
• 腦內啡:壓力時釋放,主動釋放(從事活動)—天然止痛劑
白話文:想到我去運動會變壯變帥 — 分泌多巴胺,產生行動
壓力大時慢跑 — 分泌腦內啡,覺得煩惱減輕、心情愉快
舉例2:多巴胺與血清素都可以從「美味的食物」獲得
• 多巴胺:得到獎勵,短暫快樂
• 血清素:情緒穩定,長久幸福
白話文:有些人(例如我)會有「餓怒症」hangry
吃零食or 垃圾食物—分泌多巴胺,覺得「爽」
均衡飲食,真正飽足—分泌血清素,覺得「幸福」
我的有效實踐!
1 回歸類比世界:
使用鬧鐘、計算機、記事本取代「手機」 減少接觸刺激的頻率。
回想你是不是常常按掉鬧鐘就馬上開始滑手機?或只是要記個東西、回個訊息,打開手機就馬上忘記自己本來要幹嘛然後開始滑?
因此關閉所有不重要訊息通知也很重要,減少注意力被分散的機會。
2 設定生產力&非生產力時間:
一定要好好吃飯以及好好陪伴「真正的陪伴是共享專注力」。不管是對自己或他人,邊吃飯邊工作、邊散步邊滑手機都超打咩得斯。比起一心二用,專心休息與專心工作對於恢復與進度都是更有效率的。
如果怕等一下再做會忘記,就寫下來(打下來也可以啦)然後let it go 。

最後感謝我的小咪,提供大量催產素
以及本書以外的資料來源:血清素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