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迷茫、猶豫、不安出現,其實是改變啟程的信號
你有沒有這樣的時刻?
想改變,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想前進,卻總覺得腳步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拉住;
想相信自己,但心裡又隱隱泛起不安與懷疑。
你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想變好。
而是,你正在遇見自己內在深處的一個轉折點—— 那個我們稱之為 「Known Unknown」 的狀態。
這是一種隱約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卻又說不清楚的微妙感受。
它不明顯,不劇烈,但卻真真切切地提醒著:
「你準備好開始一段新的探索了。」
而這段旅程,往往從三個內心信號開始浮現:
迷茫困惑(Confusion)、猶豫抗拒(Hesitation)、不安焦慮(Anxiety)。
這三個線索,串起來就是:CHA——Change的啟程。

🎯 C — Confusion|迷茫困惑:當舊地圖開始失效
成長的第一道門檻,往往是感覺到:
- 「我好像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了。」
- 「以前的方法,現在怎麼都不靈了?」
- 「我明明很努力,為什麼反而越做越沒方向感?」
這種迷茫,不是因為你變笨了,
而是因為你的舊有經驗,撐不起新的局面。
🧩 小比喻:
就像開著熟悉的導航,突然發現前方道路封閉, 系統開始轉圈圈,顯示「重新規劃路線」。
📍 問自己一句:「這份困惑,是不是在提醒我,需要一張新的地圖?」
🧭 H — Hesitation|猶豫抗拒:想跨出去,卻又怕跌倒
當迷茫開始發酵,猶豫也跟著悄悄爬上心頭。
- 「我想試試新的做法,但真的能行嗎?」
- 「是不是乾脆維持現狀比較安全?」
- 「要不要再等等?也許情況會自己變好?」
猶豫,往往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做什麼,
而是內心在拉扯—— 一邊是對未知的渴望,一邊是對熟悉的留戀。
🧩 小比喻:
就像站在懸崖邊的小路前,明知道前方有可能是出口, 但每跨出一步,都像是要交出一點安全感作為代價。
📍 問自己一句:「我在害怕什麼?是害怕失敗,還是害怕失去原有的安穩?」
🌫️ A — Anxiety|不安焦慮:情緒升起,推動你重新定位
隨著猶豫累積,不安感也開始在心裡擴散。
- 容易對小事過度反應;
- 總感覺一切都掌握不好;
- 莫名心煩,夜裡翻來覆去,找不到原因。
這些焦慮,不是敵人。
它們其實是內在的雷達在響——提醒你:
「舊模式不夠用了,新模式正在等待被創造。」
🧩 小比喻:
就像季節更替前的悶雷與亂風, 那股混沌,正是新的氣候在醞釀的前奏。
📍 問自己一句:「這份焦慮,想推動我去看見什麼?我需要轉向哪裡?」
🌟 CHA —— Change的真正起點
當你感受到困惑、猶豫、不安的時候,
不要急著把這些感覺當成阻礙。 因為,這正是你的系統在向你發送訊息:
「這裡,有些新的東西等著你去探索。」
成長,不是從信心滿滿地出發,
而是從能夠承認:
- 我不知道,但我在找。
- 我迷茫,但我不逃。
- 我焦慮,但我願意慢慢靠近。
開始接納自己的「不知道」,
你就已經在改變的路上了。
🪞 結語:擁抱CHA,就是給自己一個全新的可能
迷茫不是軟弱,猶豫不是錯誤,不安也不是失敗。
這些情緒,只是你的靈魂在低聲提醒你:
「你已經站在一個重要的分岔口了。」
「別急,這是你成長的必經之路。」
成長的真正起點,
從來不是因為我們有了全部的答案, 而是因為,我們開始願意帶著疑惑、帶著不確定, 走向一個更大的自己。
所以,當下次你再感受到CHA的時候,
請對自己輕輕地說:
「這一刻,我不必完美,但我願意出發。」
這,就是你改變的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