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荷蘭學術界就業寒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最近開了一個新的職缺要補從一月開始請長期病假的同事,職缺是約聘,非公職缺,給的薪水也比之前低,但放上去後,不到一週就有六個人投履歷,其中有五個人有博士學位,甚至有四個人已經做了幾年博士後。

我們的工作完全不需要博士學位,甚至連碩士學位都不需要,但最近幾輪開職缺,清一色都是碩士以上學歷,這輪開缺甚至多數都有博士學位。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許願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荷蘭台灣護理師的沙龍
328會員
250內容數
我在荷蘭擔任研究護理師。土生土長台灣人,2012年與來荷攻讀博士學位的先生移居荷蘭,育有兩個小孩,2016拿到荷蘭護理師執照,先生2024拿到荷蘭大學終身職。 沙龍主要分享在荷蘭生活的點點滴滴,主題包羅萬象,本來分享在Facebook ,但難以控制受眾群體,越寫越沒勁,未來會逐漸把文章移到這裡,與真正有需要的人分享。
2025/05/06
這個活動每年都有,今年開放的古蹟風車請參考官方網站,非常推薦給週末還沒有排行程的朋友。 平常風車要不就不對外開放,要不就要收費,這個週末是個例外,有參加活動的風車除了免費開放參觀之外,風車主人或是管理者也會在現場導覽並回答問題,如果家裡有小孩,非常推薦帶小朋友去看看。 詳細參加風車名單、時間及交
2025/05/06
這個活動每年都有,今年開放的古蹟風車請參考官方網站,非常推薦給週末還沒有排行程的朋友。 平常風車要不就不對外開放,要不就要收費,這個週末是個例外,有參加活動的風車除了免費開放參觀之外,風車主人或是管理者也會在現場導覽並回答問題,如果家裡有小孩,非常推薦帶小朋友去看看。 詳細參加風車名單、時間及交
2025/05/05
原本在荷蘭政府的氣候計劃中,預計對高污染的塑膠製品相關產業收取高額的稅,作為環境保護的資金來源。但荷蘭財政部近日證實,這個預計從業者收取的稅已經從氣候計劃中移除,中間會有高達五億歐元的財務缺口,可能會有一部分要轉嫁到一般民眾身上。 原先預期收到的5億6千7百萬歐元稅金,扣除中央政府本來從業者收到的
2025/05/05
原本在荷蘭政府的氣候計劃中,預計對高污染的塑膠製品相關產業收取高額的稅,作為環境保護的資金來源。但荷蘭財政部近日證實,這個預計從業者收取的稅已經從氣候計劃中移除,中間會有高達五億歐元的財務缺口,可能會有一部分要轉嫁到一般民眾身上。 原先預期收到的5億6千7百萬歐元稅金,扣除中央政府本來從業者收到的
2025/05/04
這禮拜去維也納,全程大眾運輸都是使用ÖBB 的app,買票非常方便,最多一次可以訂六張票,不同票種,如老人票跟小孩票,也可以在同一筆訂單一起訂購,適合全家出遊的朋友。 我有一組九折優惠券給需要的人。 8070 4396 0208 7613 優惠券可以使用到今年五月三十號,最低消費金額是20歐,
2025/05/04
這禮拜去維也納,全程大眾運輸都是使用ÖBB 的app,買票非常方便,最多一次可以訂六張票,不同票種,如老人票跟小孩票,也可以在同一筆訂單一起訂購,適合全家出遊的朋友。 我有一組九折優惠券給需要的人。 8070 4396 0208 7613 優惠券可以使用到今年五月三十號,最低消費金額是20歐,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最近一些朋友也開始在找工作,明明朋友的經歷也很不錯、工作能力也很好,但總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讓我想到之前部門應徵人的一些經驗。
Thumbnail
每年到了春天跟夏天是求職旺季,除了應屆畢業生要開始找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之外,也有許多人會選在春天過完年轉職 網路上常常看到大家說工作難找,但各大公司的HR也在抱怨找不到人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在這裡提供大家幾點建議:
Thumbnail
每年到了春天跟夏天是求職旺季,除了應屆畢業生要開始找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之外,也有許多人會選在春天過完年轉職 網路上常常看到大家說工作難找,但各大公司的HR也在抱怨找不到人 如果你還沒找到自己想做的工作,在這裡提供大家幾點建議:
Thumbnail
今年有好多爛公司 明明薪資不到4萬 卻為了瞭解市場訂高些 玩弄求職者 或做市場調查 廠護人員 - 寶山地區 工作內容 1.急救教育訓練 2.廠區人員體檢審核 3.醫護站及急救器材管理 4.人員受傷處置/5.防疫管理 口口聲聲說符合勞基法 這不是現今台灣最基本? 怎麼好意思來說
Thumbnail
今年有好多爛公司 明明薪資不到4萬 卻為了瞭解市場訂高些 玩弄求職者 或做市場調查 廠護人員 - 寶山地區 工作內容 1.急救教育訓練 2.廠區人員體檢審核 3.醫護站及急救器材管理 4.人員受傷處置/5.防疫管理 口口聲聲說符合勞基法 這不是現今台灣最基本? 怎麼好意思來說
Thumbnail
人力銀行的統計一間公司招募流程平均花費43天。農曆年後已經過了兩個月,是否已找到適合的人選?若招聘時間超過平均值,需檢討招募計畫,並精進招募流程。吉白職場節目提供好人資指南,讓這個求職環境愈來愈友善,讓公司找到好人才。
Thumbnail
人力銀行的統計一間公司招募流程平均花費43天。農曆年後已經過了兩個月,是否已找到適合的人選?若招聘時間超過平均值,需檢討招募計畫,並精進招募流程。吉白職場節目提供好人資指南,讓這個求職環境愈來愈友善,讓公司找到好人才。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個比較大的題目,這題可以算是人才招募的前哨站。 #組織現況分析 你知道目前單位內的人力相關組成狀況嗎?從基本的年資,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到進階的目前人生階段,對於短期的職涯規劃發展,這樣大概可以拼湊出一個單位的結構。身為人事的我們,也許有系統可以分析,如果沒有系統也可以自己
Thumbnail
這次來聊一個比較大的題目,這題可以算是人才招募的前哨站。 #組織現況分析 你知道目前單位內的人力相關組成狀況嗎?從基本的年資,年齡,學歷,工作經驗到進階的目前人生階段,對於短期的職涯規劃發展,這樣大概可以拼湊出一個單位的結構。身為人事的我們,也許有系統可以分析,如果沒有系統也可以自己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為何先關心新人   25%~40%新人半年內走人,這是2023年的數據統計,實務經驗上應該相去不遠,即使如目前這個相對穩定的公司,新進人員的六個月離職率也都有18%。   在這個招募不容易的時代,照理確實優先照顧現有人員,不過既有的薪酬福利制度未必能夠輕易改變。於是處在目前角色的我們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團隊因優秀同仁離職後出現職缺,而離職同仁透過關係積極求職。文章談論外商工作的高薪低壓情況,以及職務天花板的困境,並鼓勵個人明確自身需求與目標。透過此篇文章,作者分享了對現況的反思,並期望讀者梳理自己的想法,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Thumbnail
EP.1 人事撈履歷  We're Hiring.... 大缺工時代,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喊缺人,人事行政常見工作最多的就是撈履歷,約面試,這篇就先從招募的入門聊一聊,也許招募應該可以寫滿多篇的。
Thumbnail
EP.1 人事撈履歷  We're Hiring.... 大缺工時代,幾乎所有的產業都在喊缺人,人事行政常見工作最多的就是撈履歷,約面試,這篇就先從招募的入門聊一聊,也許招募應該可以寫滿多篇的。
Thumbnail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就自己創造一個!】 幾年前,我剛從研究所畢業,正意興闌珊的瀏覽著人力銀行上的職缺。 找工作,相信曾經是不少人的惡夢。比起明確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不想做的事似乎永遠比較多。我當時忍不住在想,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職缺都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Thumbnail
【找不到理想的工作,那就自己創造一個!】 幾年前,我剛從研究所畢業,正意興闌珊的瀏覽著人力銀行上的職缺。 找工作,相信曾經是不少人的惡夢。比起明確知道自己想從事什麼,不想做的事似乎永遠比較多。我當時忍不住在想,為什麼世界上所有的職缺都像是一個蘿蔔一個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