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接續上一個話題「教育」來做一些補強。有朋友私訊我,並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在討論後以及分享了彼此的想法/ 觀念以後,我想再做一些補充說明,也因此有了這一篇。
有一些職業本身並沒有非常直接的科系學程,這不在討論範圍內。
唸A科系,畢業後選擇B職業,這其實是勇於跳出一些框架的限制,你也可以說是跳離舒適圈。畢竟,大學剛畢業還年輕,的確可以多一些在工作相關的嘗試。
就好比高職我是國貿科,二專是企業管理科接著二技是醫務管理系。但我的工作都跟這些沒什麼絕對相關,無論是IT工程師、業務、學校行政到現在的獵頭。
那,我也很幸運換過不少的工作,累積了很多跨領域的經驗(包含如何面對一些糟糕的主管、愚蠢的同事),所以當我在做獵頭的時候,我可以很快的抓到一些求職者的個性,並進一步給予一些職涯上的建議。
但,撇開這個,我還是要誠心的說,台灣的教育很可惜,培養了很多學士,但不少人都是學非致用。在工作初期,可能沒什麼感覺,就一路順順的做(畢竟,工作嘛,熟能生巧),但當到了中壯年,在職位上開始要往上爬的時候,學歷這個部分也會被攤開來檢視,這時候如果你的競爭是相關科系的,那這個評比項目對你來說就是弱項了。
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但如果是本科系在自身專業領域上鑽研,在未來的道路上相對來說會是比較吃香的。